APP下载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价值

2019-02-20包达姣

关键词:几率骨科下肢

包达姣

(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2)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所发生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血管堵塞,进而造成肢体缺血坏死[1]。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以导致患者产生脑血栓、肺动脉血栓以及肾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据临床资料显示,患者接受骨科创伤手术后给予其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2]。本文主要研究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价值。如下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讨骨科创伤手术的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40例患者为一组。

实验组患者中,年龄处于42-6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3.75±5.39)岁;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处于44-7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5.74±5.18)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

2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相关医治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内容为:给予患者基础护理、环境护理、病情观察以及用药指导等。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病房,并保持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合理性,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给予其合理的用药指导。

实验组患者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专科护理干预,内容为:①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指标对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进行评估;手术、年龄偏大、感染、输血、长期卧床以及中心静脉穿刺位置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②体位护理:患者接受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导致身体的血液循环不流畅,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使其膝关节保持微微弯曲的状态;每隔一段时间护理人员要把患者的双下肢进行抬高,使下肢高于心脏22-30cm,可促进患者下肢的静脉回流,降低患者低静脉腔的压力。护理人员及其家属要经常帮助患者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可力度过大,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患者长时间卧床所带来的麻木感,并能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③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后,长时间的不能进行下床活动,会使患者心理出现焦虑、烦躁的症状。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解,让患者有平静的心态接受康复治疗,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详细解答,消除患者烦躁的情绪。④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锻炼,帮助并指导患者进行四肢的活动,比如抬腿和关节的伸缩等活动,锻炼股四头肌的收缩和舒张;帮助患者进行下床锻炼,主要以慢走为主,慢走可以加快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水肿的情况,能够有效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几率。下床活动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保护,谨防摔倒。⑤饮食指导: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多饮食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含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

1.4 数据处理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度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度两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发生几率(20.00%),P<0.05。如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康复时间进行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5.00%),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也使得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随之上升[3]。多数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会伴有并发症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危害[4]。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的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壁损伤等因素有关,病情轻者可造成患者下肢残疾,病情较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大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时间都是在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的1-2d,所以能够给予患者早期的预防可以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6]。

临床医学上主要采用护理干预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通过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沟通,可以让患者了解详细的认知下肢深静脉血栓,并积极主动的配合预防和治疗。给予患者实施体位护理,通过按摩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7]。本文对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80例患者中的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专科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经本文研究得出,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发生几率(20.00%),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5.00%),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患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专科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几率骨科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