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风格特点研究
2019-02-20李旭颖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于 青 李旭颖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一、生平与创作
柴可夫斯基(1840—1893),全名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是俄罗斯民族乐派中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情感丰富,创作领域也相当宽广,创作体裁有钢琴曲、协奏曲、交响曲、舞曲、歌剧等。1869年,29岁的柴可夫斯基在他妹妹家,偶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在哼唱一支动人的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他马上被这支悠长、缓慢、淳朴的民歌吸引住了,他找到匠人记录下来。1871年,以这首民歌旋律为主题写成了《如歌的行板》。这首作品是《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也是最动人的乐章,很多人把它称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
二、音乐风格
(一)曲式结构
作品的结构可以体现作曲家的技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让音乐作品具有逻辑结构,使听众更好地产生共鸣[1]。
图1
乐曲以中间部分是插部的复三部曲式写成(见图1),呈示部是单三部曲式,中部是二段体,再现部为变化再现,并缩减为二段体。呈示部(第1小节—第50小节)为开放型乐部,A段是两句体结构,乐段反复一次,B段是A段的变奏,乐句的材料来自呈示部前两小节,但无重复。连接部分有9小节,使乐曲平稳过渡到再现段,再现段是完全再现。连接部分(第50小节—第55小节)力度减弱,为中部做准备。中部(第56小节—第87小节)为方整型乐部,C'的材料来源于C,这个部分与呈示部相比,半音下行的固定音型持续了26小节,情绪更加激动。10个小节的连接中使用的材料、织体、伴奏与主题保持一致,使中部的对比材料圆滑地过渡到再现部。再现部是第一乐段的压缩、变化再现,A段的第二乐句是前面的高八度再现,并且重复一次,声部加厚。B'乐段的材料是主题部分的重现,与呈示部产生呼应。乐曲的尾声部分较长,一方面对整个乐曲的对比材料加以综合概括,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作品的主要乐思,给予作品更完满的结尾。
(二)和声、调性
乐曲从bB大调上展开,和声大多使用I-IV-V-I为基本模式的功能和弦进行,再现部结束在V上,因此呈示部属于开放型乐部。乐曲的中部是在主调上方小三度的bD大调上进行的,与呈示部不同,C乐段始终都在主和弦上进行,强调了调性。C'乐段转到了关系小调bb上,与前段形成了关系大小调的呼应,也与再现部形成同主音大小调的调性关系。乐曲发展到连接部分仍延续中部的调性,结束在开放的属和弦上,为再现部做准备。再现部回到主调bB大调上,乐部由原来的开放型变为收拢型乐部。乐曲的尾声共48小节,较为长大,旋律在主持续音的基础上,做补充和呼应,加强了结束主和弦的延伸,172小节后使用补充终止以及S—I的变格终止结束全曲。
(三)旋律
1.弱音器
乐曲的旋律音区主要在中声区,中声区具有歌唱性,可以更好地与听众对话与交流。如第一部分中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小提琴本身委婉的音色特征加上弱音器演奏效果的处理,好像给声音蒙上了一纱,使本来有光泽的音色变得隐晦,本来明亮的音色变得暗淡,使其具有神秘色彩[2]。
例1:
2.下行级进
而中段B与A段形成对比,取消了弱音器的使用,力度上也有所加强,并且节奏变得紧密,多使用下行级进的手法,在情绪方面,奏出无奈、叹息式的音调。
例2:
3.持续音型
乐曲进入中部,随着大提琴半音阶音调的拨弦伴奏,旋律起伏增大,附点音符和三连音的使用使旋律变化多样,大6度大跳与连续三个半音下行的持续音型,使音乐更加激动,富有动力。
例3:
(四)节拍、节奏
1.节拍
呈示部中的A段起始使用了 2/4、3/4、2/4的频繁的节拍转换,这种不规则、不整齐的节拍打破了均衡律动,增加了作品的不确定性,音乐因此而妙趣横生,生机盎然,反映出作曲家追求意外效果的倾向,也与中部稳定的节拍形成对比。
2.节奏
节奏在音乐进行中以时间单位体现其律动形式,反映作品秩序[3]。A段多使用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的结合,音乐平稳舒缓。连接部中,第二提琴使用了6小节的切分音,另外三个声部使用休止,平稳地引出了B段。B段频繁使用切分音与三连音,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88小节—第97小节的连接中,附点音符的使用使其歌唱性增强,也推动了乐曲向再现部过渡。
结 语
综上所述,《如歌的行板》是一首浪漫主义时期比较经典的作品,饱含着作曲家的丰富的技巧和情感,通过对乐曲结构、和声、旋律以及音色的分析,可以看出作曲家作品的风格特点,利用本民族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