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水画教学中临摹与写生课程衔接的方法探究
2019-02-20王天玲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王天玲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中国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形成了完备的体系。所以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其过程与其他绘画形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画因其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特征,所以与西洋绘画的写生再创作的过程不同,它一定要有临摹课程作为先行课为其他课程做好铺垫,才能够更好地向前进行。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从古画入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画特有的笔法、墨法、绘画技巧以及中国画对客观物象的独特理解。根据绘画题材的不同,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山水画作为其中重要的题材之一,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画的审美追求、艺术主张以及精神思想。体现在画面当中,它的观察视角、表现形式等都与西方的风景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面对一幅作品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分辨出它是中国山水画还是西洋风景画,但也正是通过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西洋绘画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对它的了解。在这当中可以进行区分的元素有很多,如材料、构图、造型、色彩,等等。但归根结底是东西方对世界的认知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而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要求我们在临习的过程中,对临摹的究竟是什么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这个深入思考的环节对山水画的临摹与写生的过渡至关重要,但却常常被忽视。
在临摹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是从最基础、最简单,但最常见的一个单独元素开始进行,如一棵树、一块石头。目的是让学生快速地熟悉并掌握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并能够形成小的画面。这部分课程通常进行得都比较顺利。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多数学生都可以掌握山石树木的基本结构、结构与笔墨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所临习的画家的风格等。但是,当他们进入到写生环节后,却表现得无从下手,或是对着真实的景物继续画着自己临习作品的样式。之前临摹课程学到的内容不是全部抛之脑后忘记如何使用,就是记得非常牢固而无视客观环境。这样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比比皆是,很少有可以良好的从临摹状态直接过渡到真实景物的学生。这充分说明,尽管中国画教学体系已经非常完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讲授临摹的过程时常会从技法入手,解决的是实际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线条、皴染、笔墨关系、物体的造型和结构等,而非宏观的欣赏与理解,尤其是针对中国画的构图、透视原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通常只是通过画论等书籍层面的文字阐述,而不是以图画分析的方式来进行。这就导致学生在面对自然时常觉得找不到画中的影子,不明白构图的原理是什么。其实这与本科绘画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来说,本科绘画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以阶段式进行的,这就容易出现课程的先后顺序是否接洽、课程的衔接是否顺畅的问题。一些相关课程,在时间上离得太远,不利于知识的整合。所有的知识体系都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所以,多课程的交叉进行从某些角度来看是非常必要的。抑或者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同一案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全方位地理解画面,无论是从技法上、构图上、透视上、还是感受上。在本科院校的授课过程中,跨专业、跨学科的多课程交叉进行已经渐渐成了一种新的趋势。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正如山水画中的临摹课程,如果在课程开设的同时,开设构图学,透视学,艺术学等相关课程都能为临摹到写生的过渡提供很大的帮助。
二、观察方式的引导
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点容易停留在作品本身,而且作为一门课程时间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很难大量地读画,大多数的精力会停留在几个固定的临本上。所以,研究的更多的是技法、笔墨关系等比较外显的元素。其实山水画之所以与西方风景画能产生明显的差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观察方式不同。这种观察方式和角度的不同说起来很容易理解,但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要在实际绘画中进行转变,难度还是很大的。我们现在的绘画基础课程都是按照西方绘画的方式进行的,素描、色彩、速写的设置多数是以写生的方式完成,而西式的写生与山水画的写生在观察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多数情况下,基础课的写生都是以固定的视点来观察对象,画面呈现出线性透视的特点。而传统的山水画则是以散点透视的方式进行观察。这个特点大多数人都是了解的。但是对散点透视是如何呈现的却很少进行深入的研究。
固定视角
多视角环顾
山水画讲究“饱游绕看”,所以在山水画中应该找到作者行走的痕迹,才更容易理解山水画的观察方式。简单来说,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一幅画,分析它的观察路径非常重要。这个部分在临摹课程中常常是一种缺失的状态。学生临习画面的内容,却没有真正地走进画中。在面对自然时常常还是以固定的视点去观察,所以看到的景色总是与临摹的画面有很大的出处,呈现在眼前的单个物体都非常熟悉,但却难以构成完整的画面。这时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画面本身。可以先训练学生以环顾四周、边走边取景的方式进行构图,在掌握了这种观察方式的同时,对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更深的感受。当然在现代的山水画创作中,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去作画,但是了解山水画特有的观察方式更便于学生对传统绘画的理解,也给画面带来更多的可能。
三、被动审美转换为主观感受
在临摹过程中,我们常常注重技法而清淡感受。这个感受不单单是观者对画面的感受,也应包括创作者对客观物象的感受和对绘画的理解及追求。因为临摹通常是山水课的第一个部分,所以在学习之前学生对山水画的整体认知并不全面,这样就导致在选择临本的时候比较盲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喜好来给学生安排临本,这样做对教学有很多好处,但却使学生丢失了对审美的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学生对美的认知来自给予而非探求。这种被动的接受会使学生对画面的感受减弱。
感受常常与个人的审美趣味息息相关。所以在选择临本上还是应该让学生遵从自己内心的审美喜好来进行。教师可以先对整个中国画的发展脉络、风格演化加以阐释,并大量地欣赏作品,来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意境。山水画追求意境的表达,而意境也包含“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在很多作品中,画面展现的是山石树木的自然之魂,传达出的是客观物象特有的意境。如宋代的很多绘画作品,充分地表现出自然物象的精微变化,画出了自然之妙。而有些作品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感受,整幅画面都表现出强烈的精神世界。如元代的文人山水画就是如此。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我们会被不同的气息所吸引,这不仅与创作者展现的角度有关,也与欣赏者的气质有关。所以,在学生选择临本的时候,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感受去引导,从而找到更适合个人的临本。并且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尽可能地在自然中找到真实的景物与之还原,这样更容易在画面中找到自然的影子,在面对自然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结 语
关于山水画的临摹与写生的衔接在很多人看来需要的是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自然就好了。但我认为,如果在临摹和写生的过程中都能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作品的质量,甚至可以通过写生来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而不是将有限的写生课程浪费在迷茫的状态中。当然在山水画的授课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这里只阐述了笔者的一点想法,希望能对山水画教学提供一丝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