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教材变革的必要性
2019-02-19王敏
王敏
摘 要:鉴于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在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立德树人”和“依法治国”及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等前提下,本学科对原教材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与编写,将道德与法律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当前形势下学生思想变化更加契合。
关键词: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材调整
2016年起,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已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很多家长、学生或教师也在追问,教材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之后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影响?教材变化能帮我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或解决遇到的法律难题吗?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通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来谈谈教材变革的必要性。
首先是编写依据的调整。2003年,《思想品德》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2008年,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作出修订;2013年,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作出修订。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全社会各阶层的要求,当然也是对青少年的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成为思想品德学科的编写依据,随之课程标准也进行了调整,课程标准(2003年版)的课程总目标是“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标准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课程的基本原则是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相统一。课程标准总目标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所以新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既包括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党的路线方针、国家相关制度和政策,又包括《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
其次,原教材的内容或情境选择与目前该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协调。原《思想与品德》教材的编写第一版的出版时间为2003年,此后每年都会有小的变动,但主体框架和知识并未做较大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本年龄段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也与2003年出版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编写时有所不同。中学生追求思想自主,多样化价值,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加鲜明。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呈现,原有教材的内容设置等已不能与当下时代的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等现实问题相匹配,所以《道德与法治》在对《思想品德》的整合基础上又做出了较大调整,使其与这个时代学生自身发展更加契合。
再次,十八大以来关于“立德树人”要求的提出及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这些改变都要求将道德与法律更紧密地结合。据此,教材采用专册与分散融入相结合的方法安排对原教材法治教育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以满足不同学段学情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需要。
第四,在社会广泛提倡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教材中情境事例的选材也紧密联系和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通过当今学生的成长生活,结合学生不断扩展的阅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强化教育效果,从而引导学生对道德事件及法律事件的认知层层推进。通过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后,原思品教材存在部分章节安排或内容选材的合理性有待商榷。思想品德课中涉及的国家法律法规都是富有实效性的,但是,原教材中的案例偏老旧,尽管部分案例比较经典,可是与目前学生生活的时代已不太相符,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另外,课时板块之间跳跃性较大,如七上第一二课讲中学新环境,第三课直接讲生命话题,还有些部分体系结构不够合理,上下单元之间、前后课时之间无法通顺衔接。如原教材七年级就设置了关于集体的话题,但中间教材不再涉及,九年级又重新提到集体责任感。
教材的重新编写与调整,更契合当下社会状况和学生生活背景,老师需要重新认真研读。利用好这一套新教材,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政治课“立德树人,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法护人”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瑜.初中政治教材改革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7(11).
[2]黎燕妮.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改革之我见[J].学周刊,2017(1).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