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人文教育的渗透之我见
2019-02-19余剑洪
摘 要: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与自然、社会、人类和谐相处的道理,明白学科知识的立足点,弘扬人文精神,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涵养,初中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的教学角度,适时地渗透人文教育,实现数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密切结合,牢牢地把握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促使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内涵,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人文教育;渗透
伴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新课改理念的渗透,为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教学条件,让学生真正明白了教学内容的真谛,有效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和开展。为了实现初中数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广大教师要细致地解读新课标,深刻地意识到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地挖掘和寻找,充分把握新课标的发展和演变,主动肩负起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育人优势,展示其与众不同的魅力,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数学知识地学习,找到解决数学难题的方法,从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那么,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人文教育呢?
一、 把握教学时机,实现人文教育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
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性环节,只有把人文素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显著地提高。在此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刻地找寻,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地健全、完善,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量,绽放出绚烂的光芒和色彩。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学科的传统定位也有着类似的缺陷,即把数学看做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因而数学就被很自然地归在理科的范畴内,这样,由于单纯地视数学为自然科学的典范,而忽略了数学的其他价值,进而造成数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裂痕,这一缺陷对数学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要实现数学,特别是义务教学中的数学有机合理的在少年中扎根,人文精神教育就少不了在课堂中体现,为了建立数学教育研究的新秩序,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取向就是要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功能,并进一步把科学主义的教育与人文主义的教育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想想把人文精神教育与纯数学教育分开来教,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因此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 利用数学历史素材,彰显人文教育的文化成果
数学是一门自古以来就有的科目,古今中外数不清的数学家,都对其中的人文内涵进行充分地利用,数学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历史资料和素材,能够很好地被采纳,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和开发,精神世界得到提高,促使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发展史。实践证明,学生对科学史和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是一个个实事求是、严谨治学、不屈不挠、激流勇进的故事,也是一个个献身精神、敬业精神的故事,更是热爱祖国、造福人类的故事。学习数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获得一定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人类创造的这一文化成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历史上数学家的崇敬,从而感受数学哲理,感受数学的人文精神。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发掘出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境界
数学之美是处处存在的,需要教师营造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会到数学识的美感,主动地研究数学公式,找到解决数学的思想方法,对其中的定理、性质和结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和内涵,把握起实质,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促使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提高。例如,在讲“黄金分割”时,可用“美神”维纳斯的形体等,让学生感受和谐美;在讲“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时,引导学生欣赏对称美;最近科学家发现:蛇的运动轨迹完全符合正弦曲线;大雁在空中飞行排成非常漂亮的“人”字形,其所形成的角正好是天然钻石一角的二倍,非常准确;还有每只鹦鹉螺,无论来自那一个海滩,其螺旋弯曲的精度必定丝毫不差,这种不可思议的精确生长模式,被数学家称为“完美的对数螺线”……可以借助这些科学前沿消息,让学生体会数学无处不在的奇异美。在數学教学中充分揭示这些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很大的作用。数学正是由于它所蕴涵的丰富的美,使它在成为“思维的体操”的同时,成为“心灵的体操”。西尔维斯特指出,置身于数学领域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能把人类思维活动升华到纯净而和谐的境界。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巧妙地利用上述安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人文教育,是没有条件、环境限制,这是教育教学全面开展的具体体现,能展示教育教学育人的最高宗旨,促使课堂教学更趋于人性化,更能充分展示教育教学的真谛,真正捕捉到人文教育与数学知识的切合点,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为课堂教学的深入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体制的完善和健全。
参考文献:
[1]张伟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数学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6(26):42-43.
[2]刘秀霞.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初探[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7(09):25-26.
作者简介:
余剑洪,重庆市,重庆市石柱县临溪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