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以教促学
2019-02-19陈炳彭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科目,它贯穿于学生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们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能够着眼于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制定出高效可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们能够有效接收到课堂教学内容,切实提升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不断丰富和教学难度的不断提高,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制定有效语文教学策略,使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质不断得以提升,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前进的方向,初中语文教师也一直为打造高效课堂而努力着。本文将以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为中心论点,进行相关阐述。
一、 精心备课,明确教學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整节课的灵魂所在,它指引着教师在课上前进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才能更自信地面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在备课期间,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出高效的教学目标。其难易程度要适中,不能过高或过低,要符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能力、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也要让学生们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只有师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效率更高。
例如在学习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要在课前明确如下目标:1. 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2.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3. 情感目标: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只有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才会凸显出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更好地使教师们对学生开展针对化的教学活动。
二、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在课上创设出的相关场景,营造出的特定学习氛围,并引导学生们置身其中,帮助学生们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到《木兰诗》一课时,可以了解到此诗中满怀激情地记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爱好看电视、电影的特点,提前为学生们搜集和花木兰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影视资料,并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展示出来,使学生们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感受影视剧中的花木兰的形象,当学生们对花木兰这一人物有了探究的兴趣,在课文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
又如在学习到《钱塘湖春行》一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美丽的钱塘湖春日风光实景图片,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西湖的春天中,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使学生们能够产生向往之情。进而教师再引导学生们走进诗词中,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春日钱塘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会更加愿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三、 以生为本,凸显课堂主体
教学教改中的原则之一就是要真正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所学真正转化成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
例如在学习到《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熟读课文,阅读过程不能一目十行或是走马观花,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首先把文章中不熟悉的字词记录下来,并和同桌间对一对,认一认,记一记;其次,在读课文过程中要自主思考:本课题的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为什么要“再塑”生命?谁来“再塑”?生命是如何做到“再塑”的?一边阅读,一遍把自己找到的答案画出来;接着,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们概括文章内容,并和前后桌、左右桌结为学习小组,思考讨论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深入学习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形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文章,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组内交流讨论。通过课上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发挥教育引导者的功能,对每一节语文课的目标都有一个明确的把握,要依据教材内容,创设相关情境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要以学生为本,凸显其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总结、实践、改革和创新,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定会得到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侯武清.点导激活思维 妙法推进展示——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有效策略[J].新疆教育,2011:63-64.
[2]莫全美.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实践报告[J].南风,2016(11Z):95.
作者简介:
陈炳彭,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清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