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改进教学方法举隅
2019-02-19王瑞铭
摘 要: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师教的活动方式即教法,学生学的活动方式即学法。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对教法的研究和指导学生的学法,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改进;兴趣
一、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了学。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 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多思”
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学起于疑,捕捉学生的兴奋点、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当然,“问题”的设计要认真推敲,要准确反映教学目的,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又要能使学生感兴趣。
(二) 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
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阔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如讲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进行“权利和义务是否可以放弃”的课堂讨论等。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 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多做”
即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所谓“不动墨笔不读书”。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 课堂生动活泼,创设和谐气氛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品德理论本身抽象性、逻辑性很强,在教学中更要讲究授课的艺术。
(一) 语言表达要生动幽默
在讲授概念、阐述理论观点时,语言表达切忌平铺直叙,“风平浪静”,而应有抑扬顿挫,要生动形象。可选择社会生活中的奇闻趣事、名人名言、网络语言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道德与法治观点。
(二) 理论分析可借助例证名言
讲授理论观点时,可从有趣的例证讲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理性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汉语中的许多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活生生的事例等,都包含着或直接表现着精深的道理。像“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有力地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为恶小而为之”,包含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通过这些名言的分析,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理论情境之中。
(三) 教学手段应多种多样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兴趣,采用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讲故事、举事例、看图解意,图表分析、时事品德报告、小品表演等方法,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在听、看、思、说、演多种器官的并用中,学懂、记牢、运用品德知识。
三、 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志是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识记程度,也正是这种过于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陷入了单一的状态中,也就出现了传统意义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方法。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此类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影响到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结构的改革,成为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改革和优化的制约瓶颈。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地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道德与法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道德与法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个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的理念。比如,我讲到“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先让学生知道,公民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地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变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
四、 回归生活,让道德与法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道德与法治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道德与法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黏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五、 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讲“多彩情绪”一课时,提出这样的提问:“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通过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学科渗透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的,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改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面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王瑞铭,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凤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