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陕北早期党史资料》

2019-02-19王晓荣

延安文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魏建国整理者陕北

王晓荣

我谈两点感受。

首先,就《陕北早期党史资料》本身的学术价值来说。赵通儒这个名字,我记得在二十年前阅读1933年长城抗战和察哈尔抗战资料过程中看见过,但仅是大概知道他是从西北去张家口参加抗日活动的众多人物之一,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一直没有时间去查询。直到近日得知《陕北早期党史资料》出版,略一浏览,就很受触动和震动。这部资料的著述者赵通儒以其重要角色,全程参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早期奋斗史的经历,和在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文化修养与知识功底,特别是对政治理想的坚定执着,对党的事业的高度忠诚,在艰苦条件下所著述的《陕北早期党史资料》,具有极其宝贵的学术价值。因为对于早期陕北党史,学界研究一直薄弱,虽然近几年有海内外学者特别予以关注和搜寻,但仍然受到资料问题的制约。就此而言,《资料》出版的价值,是重要的也是直接的。这些珍贵资料的内容,以陕北地域为核心,兼及全党和全国,既有对历史的整理性叙述,也有个人的主观性评价,对于我们加强陕北早期党团研究、马克思主义在陕北传播研究、早期国共关系研究、西北社会史研究、西北红军战史研究以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研究,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就資料著述整理的精神价值来说。历史活动的主角是人。历史的叙述、呈现和留存需要人,而不论是历史的实践和创造,还是历史的记录和撰述,都是人的劳动付出的结果。支撑这种付出的是信仰、信念和精神。著述者赵通儒在严酷、艰难的环境中,既参与了创造历史,又以其珍贵的历史著述延续历史,其中的付出自然令人肃然起敬。而这部资料的整理者魏建国同志,也是这种历史延续的付出者、参与者。他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搜集、鉴别、整理、录入这部珍贵资料,“像蜗牛爬行”般写作“概述”和“传略”,以及处理繁琐的配图和校对出版等事,这其中所付出的辛劳、所持有的信念以及所激发出的情感和精神,让我也是感同身受。比如当我读到“后记”所述,从2007年1月24日在档案馆查阅资料时,得到久已心仪的整批资料的“幸福”,到手之后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阅读和录入资料,沉浸在历史隧道与前人对话中的“震撼”……这些都让我不禁想起自己1998年6月26日在某省档案馆查找资料时所经历的由冷眼、决绝和绝望到偶遇、欣喜和震撼!我想,这应该也是所有对历史负责、敬畏学术研究、忠诚党的事业的学人们的共同经历和感受吧。搜寻资料,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为历史做留存,推进学术研究,不仅仅需要时间、精力等方面的付出,信念、责任、情怀和精神,既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

我对《陕北早期党史资料》的著述者、整理者以及资料保存、出版发行的有关各方报以敬意和谢意,同时也期待魏建国同志整理的更多赵通儒所著资料尽快出版面世。

猜你喜欢

魏建国整理者陕北
ESR-PINNs: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with expansion-shrinkage resampling selection strategies
Simulation of a helicon plasma source in a magnetoplasma rocket engine
长沙吴简临湘侯国都乡民所在丘名考*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Study of double-chamber air arc plasma torch and the application in solid-waste disposal
我的大陕北
传记书坊
党建地图·陕北
魏建国作品
《肩水金关汉简(伍)》缀合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