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审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9-02-19李广畴

市场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审计法审计工作机关

李广畴/ 文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健全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刘家义,2008),胡泽君(2017)提出政府审计工作要做到“全覆盖、常态化、重实效”。党和国家都十分关注审计工作,因此,如何在审计实务中提升审计人员绩效是当前审计理论与实务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在实践中探索的重点。

审计工作绩效分为单位绩效、部门绩效、人员绩效以及审计项目绩效(郑石桥,2016)。作为审计工作绩效的基础组成部分,审计人员的绩效决定了审计工作的绩效。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是提高政府审计整体绩效水平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审计人员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审计人员绩效的因素,进而提出提升审计人员绩效的建议,为提高审计绩效建言献策。

二、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以前学者的研究,以及笔者对政府审计工作人员的调研,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政府审计人员绩效的影响因素。

(一)审计的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文件,我们可以明确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该怎么做。比如:2010 年9 月印发的《国家审计准则》的第175 条、第177 条、第180 条、第182 条、第184 条以及第186 条分别规定了审计组、审计组组长、审计组主审、业务部门和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在审计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且可以操作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复杂程度可以影响审计人员绩效。但由于近期《审计法》正在修订中,对应的法规、制度也要在《审计法》修订完成后进行相应的修改,所以本文不对法律法规这个因素进行具体讨论。

(二)外部工作环境方面

审计人员工作的环境对于审计工作的绩效有着长远的影响。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激励机制对于提升审计人员绩效有着显著影响。政府部门有着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审计人员工作的努力程度和积极性。审计部门的职业晋升机制也对审计工作的绩效有影响:工作业绩突出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有职位上的上升空间,尤其对于刚入职的新员工而言,职业的上升可能比单纯的工资更有吸引力,而且职务晋升的诱惑还会使得审计人员加强学习,在职称上获得提升,比如从初级审计师提升为高级审计师,而职称的提升,会使得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更加熟悉,工作的效率更加提升。综上所述,政府审计部门的激励机制能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审计人员学习的动力,可以实现审计工作绩效的提高。

第二,审计管理体制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有着深远影响。自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几次修订后,目前执行的是2006 年的版本,根据《审计法》对审计管理体制的规定,我国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管理体制,也就是说地方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地方政府的制约,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项目的质量,审计结果反馈应用以及审计人员职业晋升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风险。在如此大的外部干扰下,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受到阻挠,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自然受到影响。虽然现在党中央成立了中央审计委员会,实现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同级的审计委员会,但是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仍然受制于同级政府,只是在法理上有了对同级政府机关进行审计的依据,审计人员依然会受制于政府,所以审计管理体制仍然影响审计人员的绩效。

第三,审计手段和审计辅助工具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就审计的手段而言,以前的审计主要通过手工翻阅会计资料以及其他资料,查错补漏,现在有了计算机,审计手段的进步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查找更多的资料,处理更多问题,相对于以前的审计手段,现在的手段更先进、快速、准确,大大提高了审计人员的绩效;辅助工具的使用尤其是在资源环境审计方面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审计效率,比如利用GPS 等工具,精度高、数据量大、处理方便快捷,能够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绩效。

第四,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对政府审计人员的绩效也有很大影响。对于某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单位或机构,如银行等,审计机关的信息化水平较落后,可能会导致信息收集出现问题,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被审计单位可能会限制给审计人员查阅的资料,也就是说我们看的材料也许就是他们希望我们知道的,而我们想了解的也许没办法收集到,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审计结果真实性,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对于某些偏远地区、落后地区而言,信息化程度很低,没有电子系统进行财务数据的处理或者不会用财务系统处理账目,所有的工作仍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在审计这种单位的时候,审计人员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手段,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审计人员的绩效。

以上四个方面是外部审计环境对审计人员绩效的影响因素,其他可能存在的因素,限于篇幅不在此讨论。

(三)审计人员的自身情况

审计人员自身的能力、性格品质、思想意识等对审计工作绩效影响巨大。

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审计组领导的组织安排能力等都对审计工作的绩效有着影响。首先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业务的保证,业务水平高的人员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审计项目,相对于业务能力低的人员,他就有着更高的审计工作绩效。其次,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是审计业务完成的重要保证,因为审计的开展是基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真实完整的原始资料。有着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是快速获取信息的基础,尤其是在访谈的时候,人们总愿意向有说话艺术的人透露更多的信息。同样这种交流能力在协调同事间关系、上下级关系,以及需要其他单位(如银行、财政、税务、社保等)协助调查的时候十分重要。最后是单位领导的综合能力,包括领导的决策能力、对岗位的分配能力、对员工的任用能力、对结果的评价能力等在审计实务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决策能力包含在审计过程的方方面面,从任务的下发,到选择人员执行,到任务完成的评比,到最后对评比结果的奖惩,这些阶段中领导的决策能力至关重要;对岗位的分配能力是领导素质的重要评价标准,什么样的业务分配给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人适合做审计业务,什么人适合做宣传、交际,什么人适合做后勤等;对结果的评价能力不仅仅是建立一套评价标准,进行简单的奖励和惩罚,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审计业务的整个过程把控,完整的评价每一个人在业务过程中的作用,并能够根据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对待方式,比如对于看重荣誉的人而言,经济上的奖励也许不如口头上的赞美更有吸引力。

审计人员的性格品质对完成审计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工作人员的性格品质对于做审计,尤其是做国家审计而言极其重要,因为国家审计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人员是国家权力的行使人员,没有良好的品质就难以抵御生活中的诱惑,很容易产生腐败。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正直。审计部门相对于其他政府部门而言是十分辛苦的,常年出差在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能够不怕辛苦。审计工作也十分危险,虽然审计人员很少直接接触不法分子,但是审计就是找问题的,而且审计人员有能力找到问题,这很可能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很可能受到那些人的危害,这就要审计人员能够做到不怕危险,敢为人先的品质。能够拥有上述品质的审计人员才能够应付审计工作中的艰难险阻,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审计任务,才能有较高的绩效。

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思想认识同样决定工作绩效的高低。完成同样的事情,自己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是两种结果。如果审计人员思想认识高,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自身知识难以完成工作任务时能够快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遇到不常见的问题时能主动学习、思考,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对自己的职业有很高的认同感,有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了能够想办法克服挫折。相反缺乏思想觉悟的员工则经常抱怨,对待工作不认真,遇到问题则能拖就拖,能逃就逃,遭遇挫折就会想放弃。良好的思想意识,正确的工作态度不仅能提高审计人员的绩效,更能够使他们感染身边的审计工作者,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与社会风气。

以上三点是审计人员自身条件对审计工作绩效的影响,当然还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审计工作的绩效,限于篇幅不在本文中进行讨论。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文提出的种种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促进我国政府审计事业的发展。

针对外部环境的角度。从政府的激励机制角度,政府可以强化激励措施,在物质奖励方面可以考虑多设一些奖励项目,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审计工作人员的待遇、报酬,精神激励则可以考虑另外设立一些精神性的评比,对于表现优秀的进行表彰,可以作为职务晋升的依据;从管理体制角度考虑,可以考虑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不仅从法理层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更需要在现实层面提高审计人员独立性,降低地方政府对审计机关的影响;就审计技术方法等技术层面,首先可以加大信息化程度,利用互联网服务于审计实务,其次可以加强审计机关间的交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技术方法的培训,最后可以加强多学科融合,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手段服务于审计实践;针对被审计单位与审计机关信息化程度不匹配的情况则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对于落后地区加大信息化投入,使得这些地方可以实现基本的信息化,当审计机关信息化水平较低时,就需要审计机关加强计算机培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针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的角度。可以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首先进行业务培训,不断给审计人员充电,保证业务层面能够较好地完成审计任务;其次在交流能力、领导能力、合作能力方面可以在平时加强训练,提供合适的平台给审计人员提升自己的能力,领导能力的提高需要首先了解员工的特点,对待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最后在意识形态方面可以加强思想教育,多选择能吃苦的员工,剔除态度不端正的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审计文化,影响老员工,改变新员工。

猜你喜欢

审计法审计工作机关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江西省审计厅“三个到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审计法
聚焦主责主业 抓好贯彻落实
关于审计法(修正草案)的修改意见与建议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审计法史的学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