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依规治党思想的生成逻辑①

2019-02-19赵丹凤

实事求是 2019年1期
关键词:党纪管党党规

李 燕 赵丹凤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出台了一系列关键性的党内法规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1]“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1]依规治党作为中国共产党日益完善自身的思想和实践,其形成是一个时代内涵和问题导向相契合的过程,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依规治党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经验的回顾和总结,对日益变化的时代问题的辩证看待以及主体自觉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深入分析依规治党思想的逻辑生成构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依规治党思想的承继发展

依规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实践的思想底蕴和理论渊源,其相对完整的党规定位、制定与实施等理论观点为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奠定了基础,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规治党的重要指导。

1.党规的战略定位。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2](P413)恩格斯在致劳·拉法格的信中说:“这种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是资产阶级最害怕的。”[3](P540)列宁在强调无产阶级集中力量完成经济建设任务时更是指出,“需要有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组织,如果没有这样的纪律和组织,他们不仅不能支持两年多,甚至连两个月也支持不了”,[4](P416)并从布尔什维克主义政党建设的需要和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从严治党思想,在他看来,党内法规“如果没有被代表大会或中央新的决定所取消,它就仍然是党的法律”,[5](P66)对于任何破坏党纪党规的行为都要善于揭露批判,从而使党的纯洁性和纪律性得到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规党纪的战略地位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新时代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四个伟大”,则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统筹推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以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巩固党的执政能力。

2.党规制定的具体原则。党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具体的原则规范,在制定党规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并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加以完善。首先,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实现了组织上的民主才能做到行动、组织的统一集中,从而为民主和集中的结合提供经验。列宁则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个概念并将其作为建党原则,强调:“如果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没有部分服从整体的原则,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6](P131)此外,列宁亦认识到执政党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在制定党规时注重从严要求党员,其程度超过苏维埃国家法律。其次,在法规内容需与实践相结合上,恩格斯认为有生命力的政党借以活动的法律基础应由自己从实践中获得,并依据实践“可以随时改变”。在列宁看来,党内法规作为党的指导性和规范性的文件,应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并受其检验,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革命会在事实上证明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和策略是正确的”。[7](P52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具体的组织原则上作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废止了一部分与现实不适应、与党章或党的政策方针相抵触以及被新规定覆盖替代的法规,修正出台了“一准则两条例”等。

3.党规实施的纪律规范。党内法规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是推进依规治党的关键,而要确保党内法规的严格执行则有赖于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的权威性的有效的维护,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监督渠道,建立专门的机关监督党内法规的实施。列宁认为,“要依据党内法规,从严管理各级党组织,不容存在特殊情况”,[8](P188)鉴于此,列宁曾严厉批评莫斯科委员会包庇犯错误党员的危险行为并提出给予莫斯科委员会严厉处分。[6](P332)此外,列宁还指出,“党本身必须对它的负责人员执行党章的情况进行监督,党的负责人必须履行所负的党的责任”。[6](P34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党员的监督职责,强调依据党规开展党内批评。恩格斯指出:“在党内绝对自由地交换意见是必要的。”[9](P435)列宁认为这种批评是在党内法规范围内的批评,而非背后或私下的小圈子批评,是党员权利的体现。从制定同盟章程时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将代表大会制作为一项固定的组织制度来及时监督党的工作。[10]自1920年起,俄国亦不断建立健全党内监察机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亦是重视严格党内法规实施,他强调:“所有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一切权力必须有边界、受监督,决不能越界、越轨。要加强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学习,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吾日三省吾身’,使守纪律成为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自觉修养。”[11](P80)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运用党内法规制度管党治党历史经验的凝练提升

历史是现实的源头,新时代依规治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运用党内法规制度管党治党历史性展开的新成果和逻辑使然,也是对这一进程中所有历史经验的系统性规律性的凝练提升。

1.建党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初步探索。党的成立标志着依规治党历史实践的开始。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作为依规治党实践探索的初步成果,其约束性条例涉及到党的性质、组织制度和保守保密制度等方面。党的二大对依规治党的重大贡献在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将“纪律”一章单列,在党内法规的制定上确定了“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的原则;在党规实施上要求各地党组织和党员均不得违背中央立场等,并且对党员干部的约束规范更为具体。随后,历次党代会皆不同程度地对党的纪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行为标准,不断推进依规治党的实践。毛泽东于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党内法规”的概念,将“四个服从”确立为党内四项最重要的纪律,指出:“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轨,除了上述四项最重要的纪律外,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12](P528)是依规治党在这个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党的七大分析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及加强纪律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出了党规党纪的范畴,并在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把我们党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纪律的原则之下,坚强地团结起来,团结服从党纲、党章和党的决议的同志。”[13](P1097)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和“六条规定”更是有力地推动了依规治党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严明的党纪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是领导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

2.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曲折推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时期的革命性政党转变为执掌国家政权的执政党,地位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执政条件下的依规治党实践逐步展开。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恢复国民经济和建设干部队伍的实际需要,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在“三反”运动中党员犯有贪污、浪费、官僚主义错误给予党内处分的规定》,并决定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来狠抓党纪、监督和保证党内法规的有效实施,为此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1956年9月党的八大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成果,明确了贯彻党内法规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原则,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明确规定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党的决议、做到“四个服从”;规定了各级检查委员会对党员执行党内法规情况的监督以及对其违反党规的处理程序等。党的八大对于依规治党的探索为后来党进一步推进依规管党治党提供了基本指南。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思想在实践中未能全面贯彻执行,使得许多党规制度形同虚设。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稳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主法治观念的不断深入,党的建设也逐渐制度化和法治化,依规治党开始步入正轨。1978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上指出:“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14](P147)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在吸收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时代特征和现实要求制定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法规,为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有序性和正常化打下了基础。随后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恢复了“党的纪律”章节,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突出了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1990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对党规的名称、划分层次和适用范围等提供了具体依据,使得依规治党逐步科学化和规范化。党的十五大在强调从严治党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的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执行党纪党规等从严治党的要求,对党内法规制度的实施要求进一步细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强调“制度建设”,并明确提出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他建设中。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15](P144)突出依规治党的重大意义。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16](P11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规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将依规治党提升到重要战略高度,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在党规制定上,完善“1+4”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从而对新形势下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作出了统筹部署;在党规实施上,按照党规党纪以高标准要求党组织和党员,特别是对“四风问题”和腐败现象“零容忍”,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在党规监督上,党内党外监督体系日益完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经验的回顾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具体的党建实际有机结合的新成果。

三、时代逻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的科学判断

时代是实践的客观基础,也是推进依规治党的大前提。一切先进的政党其存在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在认识时代属性、把握时代逻辑的基础上科学研判时代特征与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1]相应地,党的建设也需跟进到新时代新阶段。故此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1.依规治党是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17](P367)我们党必须长期自我警惕,严明纪律,通过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强化管党治党,从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当前,中国共产党正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局面。从世情看,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权力结构发生深刻调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并利用各种手段干扰人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大肆渲染散布“中国威胁论”,更是发起针对中国的“2025中国制造”的中美贸易战等,从而遏制中国的发展;从国情看,当前,虽然我国在经济、政治、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巨大难度,在精准扶贫、医疗卫生保障等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方面依然有很多薄弱环节,发展依然很不平衡;从党情看,我们党的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党员队伍结构也发生变化,中央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但是近些年来党内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如党员观念弱化、组织观念淡薄、党内腐败等问题突出,这些都使得党的长期执政面临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17](P386)因此,只有严明党纪党规,赋予依靠制度建设强化管党治党更为重要的地位,才能有效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依规治党是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前提。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治理理念和手段,而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故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离不开依规治党这一重要环节。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力的组织保障,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国家的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这就必然要求党要严明纪律、从严管党治党,有效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从而为依法治国的有力推进发挥前置性作用。其次,依规治党是依靠党内法规制度管党治党,而具有这种规范功能和政治功能的党内法规不仅是依规治党需遵循的依据,同样也是依法治国需遵循的依据。全体党员按照严于国法的党内法规制度行事,必然能够促进其按照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自主自觉。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中,强调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亦指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1]据此可见,日益完善的党内治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不可或缺的助力。

3.依规治党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障。十九大报告第二部分专门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首先,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引领者。作为承载伟大复兴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就要确保其有效的党内治理,这就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的运动轨迹。建设一个具有权威的领导核心和坚强的领导集体、严明的政治纪律和强大的制度创新能力的现代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指南。以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党的制度化治理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来夯实管党治党的组织制度基础,从而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组织保证。其次,中国共产党是“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够在执政过程中与时俱进、因时而进,始终以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全面贯彻党的各项建设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这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和重要保证。唯有如此,才能聚合全民族力量实现“中国梦”。

四、问题逻辑:探索克服新时代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困境的路径指向

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办法。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8](PP289~290)确保我们党在新时代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实现党的长期执政,须臾离不开坚持问题导向。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效应对和化解实现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种种考验和难题,以问题整改净化党内生态,以问题整改从严管党治党。

1.涵养党内政治生态的策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集中整饬党风政风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从严厉惩治腐败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等,我们党围绕党内政治生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根本原因在于党内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政治纪律上,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重大政治问题面前丧失立场、失去原则,“塌方式”腐败、“潜规则”等问题盛行,严重破坏党的形象与权威;在组织纪律上,部分领导干部漠视民主集中制的工作原则,一定程度上存在独断专行、一言堂的问题,使得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在群众纪律上,部分党员脱离群众,将自身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在工作纪律上,拉票贿选、任人唯亲、滥用职权等问题突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就必须强化党纪党规,依规治党是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因此,必须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党内存在的重症顽疾,从而深入剖析、对症下药,有目的有针对地强化党纪党规和刚性约束,才能有效地应对和化解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风险和考验。

2.增强党员干部规治意识的有效途径。党内法规意识是党员对党内法规内容、规范和精神的一种主观认知结果,其由党内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等现象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党内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等。然而在党内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对党内法规知晓度不深、认可度不高、贯彻党内法规的自觉性缺乏等问题。其一,对党内法规知晓度不深。就党章来说,部分党员只知道大致框架结构,而对其具体内容、基本要求和理念精神等方面所知甚少,有的党员甚至从未读过党章,把党章党规当作摆设。其二,对党内法规认可度不高。一些党员对于党内法规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次的水平上,只知党内法规是对自身的约束而忽略党规党纪所蕴含的制度理念和价值。其三,缺乏贯彻党内法规的自觉性。部分党员不按党规党纪的要求和规范约束自己,总想着钻漏洞或软抵抗,有规不守或执规不严,实施党内法规的自觉性远远不够。因此,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势必需要通过依规治党增强党内法规意识。

3.推动制度刚性运行的关键对策。具备良好的法规制度是管党治党的前提,但要切实发挥其根本保障作用还需有赖于法规制度的有效执行。从很多违法违纪案例来看,有些党员心存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而肆意挑战法律底线,对于法规法纪心中不知敬畏、不存戒惧,这正反映了制度执行乏力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有法规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问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法规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19](P89)其一,法规制度被虚化和空置,部分党员干部常常将法规制度要求抛诸脑后,有的单位将制度写满纸、贴满墙,但就是不执行,使其成为多余摆设。比如中央多次强调八项规定要求,但仍有部分党员干部无视要求规范而顶风作案。其二,法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部分党员干部在贯彻实施法规制度时变形变味,搞变通。比如,针对既往干部选拔中的“唯票”问题就存在严重的走样变形,《党政领导干部任用选拔条例》要求确定考察对象时应综合考虑干部的德才及各种考核情况,而在有些地区的贯彻实施中不唯票变成了不看票,严重扭曲条例规定。其三,对党内法规进行软抵抗,一些党员干部怕违反法规要求而规诫自身不干事,抱着“多干多错”的心态“为官不为”,此种软抵抗表面看是遵纪守法,实则严重偏离法规制度的初衷,是变相的执行乏力。

总之,作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有力保障,依规治党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依规治党思想的当代呈现,是对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依规管党治党经验的凝练和升华,更是时代逻辑与问题逻辑相作用的客观必然。我们要在深刻把握其生成逻辑的基础上落实依规治党的各项举措,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猜你喜欢

党纪管党党规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学术化表达
延津县审计局 召开“党章党规学习月”活动动员会
打出党建统领组合拳 画好管党治党同心圆——柳林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建工作纪实
巍山县档案局组织开展党章党纪法规知识竞赛
十八届六中全会:管党治党的新阶段、新特点、新设计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太原市迎泽区:党规党纪“小锦袋” 党员学习真方便
开展“党纪教育一刻钟”活动
如何理解“党纪严于国法”?
党规与国法的基本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