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心: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探索
——基于云南X 县的调研和实践
2019-02-19储琰
储 琰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00237)
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扶贫扶志扶智+扶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对于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习近平总书记说,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贫困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摆脱贫困,可怕的是即便脱离了暂时的贫困,由于缺乏知识、缺乏认知、缺乏技能,使得生活重新返贫。只有靠教育,才能够真正的让贫困地区中的下一代掌握脱离贫困的技能,彻底摆脱贫困。
我们在广大的贫困地区真实地看到,农村小学初中的基本硬件水平不断地在加强,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贫困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暴力、学校欺凌、情感缺失等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体现的非常明显。
扶贫先扶志,要让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这是战胜贫困的动力;扶贫要扶智,要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通过知识使贫困群众摆脱愚昧和落后,这是战胜贫困的本领;扶贫也要扶心,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使青少年能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让他们的生活中充满阳光,这是他们战胜贫困的心理支持和能量来源!在扶贫“扶志+扶智”的方程式中,加入一个“心”元素,用“扶心”为孩子们的成长注阳光,也是我们需要努力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城乡有别:贫困地区青少年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认知相对落后,在发展教育过程中,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和意识进一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贫困乡村调研过程中,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听到乡村教师的疑问:在知识教育方面,我们已经尽力了,教育部门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与发达地区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成绩不能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我们也曾经听过农村家长的抱怨,孩子这是怎么了?咋就这么不听话,咋就不知道我们的辛苦和用心……这些现象,与充分尊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尊重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有着极大的关系。总结下来,我们发现,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家庭角色和功能缺失或错位。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由祖辈带领的情况十分普遍。无论是双亲外出留守儿童,还是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其家庭结构都是缺失的。由祖辈照顾的孩子,普遍存在父母亲情关爱的缺失和渴望、与祖辈交流的障碍、祖辈教育的简单粗暴甚至没有教育只有喂养;由于农村父母知识水平的普遍偏低,在与孩子交流和教育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正确的教育方式,父母角色的承担只有简单的衣食抚养或者粗暴地责骂教训,使得孩子希望得到的恰当的父母角色出现偏差;此外,还有一种现象,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也就是刚刚到法定结婚年龄甚至个别没有到达结婚年龄的年轻父母,生育孩子之后根本没有心理准备,也不知道如何承担父母角色,孩子主要由祖辈抚养,祖辈承担了实际的父母角色,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大不利的。
第二,自我认知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是一个从主观自我到客观自我的过程,孩子们从我是谁(自我概念)到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评价)的认知进行发展,并同时进行着我为什么会这样(自我体验)过程。研究表明,小学生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评价的水平会逐渐降低,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会逐渐觉得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符合程度越来越小,对自己的认知印象逐渐变低。用TA 理论来做说明,孩子小的时候,面对成人会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因此接受教育接受改变的过程比较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所需要的关注没有受到重视之后,就会变成另外一种自我贬低,甚至会发展成为自尊受损或者自卑。比如,在边远贫困地区,还存在着很多重男轻女的现象,当女孩子逐渐长大,发现自己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么受到父母的重视,那么她的认知发展就会受到阻滞,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受到打击。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贫困地区由于青少年父母的知识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局限,对于鼓励孩子正确自我评价的过程仍然是部分缺失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的观念还被比较广泛的接受。“笨蛋”、“你咋这么废物”、“学不好就是浪费钱”“咋不去笨死了算了”……类似于这样的带有贬低甚至侮辱的教训词汇还会层出不穷,这对于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极为不利的,严重的会引起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为以后的心理问题埋下伏笔。
第三,信息多元化与生活单一化矛盾并存。当整个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多元、交流方式多元的时候,偏远农村其实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革。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逐步展现,偏远农村的光纤网络通讯已经基本普及,这就使常年处于信息相对闭塞的山村群众打开了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子,随着这扇窗子的打开,更多的外面的精彩开始慢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智能手机智能游戏已经成为困扰乡村教师的一个新生问题,很多老师表示,孩子们回到家,原来还可以帮着干干农活,现在一回家,就开始拿着父母的智能手机,一刻也不停,忙于生计的父母也乐得孩子不来打扰;有的孩子通过上网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不满,产生厌恶情绪;一位初中毕业的青少年,因为跟着别人出去见识了一下外面的世界,回来以后对自己生在这样一个穷乡村充满不满,甚至发展到打骂父母的程度。在信息多元化和农村生活的单一化的矛盾冲突中,农村青少年形成一种微妙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希望努力拼搏摆脱眼前的贫困状态;另一方面,对于未来的期望又伴随着迷茫,毕竟拼搏的过程相对漫长和痛苦。在这种微妙的心理冲突下,有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有的孩子模仿外面的所谓精彩的世界,吸烟、早恋、打架、混迹社会等各种现象层出不穷。
第四,角色定位受社会现实影响。一个刚刚初中毕业在外面打工了半年的年轻人对笔者说:感觉我现在就像一个“废物”,原来想着外面的天地广阔,有我一片闯荡的天空,可是出去了才知道,我只能干体力活,别的都需要有能力有学历,我咋努力也跟不上人家,可是干体力活我又干不动,回到家里赶上农忙,我跟着爹妈下地,也不会干,他们倒没说啥,我心里不是滋味啊!这位青年人的话折射出一种非常典型的现象——“两边不讨好的人生”,很多年轻人向往着外面的精彩世界,出去了才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好,回来以后,不屑、不能、不愿意参与父辈的传统的农耕劳作,就这样在纠结的角色中摇摆。当发展到中学生阶段,青少年的道德发展虽然逐渐成熟,但更重要的是不稳定的动荡性。道德动机理想化、信念化,感情表达丰富强烈,但同时伴随的是敏感、脆弱、冲动,他们渴望独立的评价和行动,但又面临着理想和实际现实差别的现象。有老师表示,很多中学生说的最多的话是:“我要坚强担当,我要为自己负责”,但在行为上却有着极大的定位偏差。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能够处理任何问题,另一方面,当他们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又发现现实和自己原来设计的结果有着极大的出入,这就会导致几种结果,要么奋发图强,要么停滞不前,要么自我否定。
三、贫困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老师的疑问:为什么学生成绩不能再上一个台阶
客观地说,在智商上,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城乡孩子存在明显差距,从教育教学的质量上来说,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加大投入,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硬件和师资水平已经上升了一个大的档次。中小学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不断提升,加之国家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各种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农村的基础知识教育水平及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知识成长的需要。但是,很多老师会发出上述疑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尽力地在教,孩子们的成绩不能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似乎总有一个隐隐的坎横在前面。
当城里的孩子家长在为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头疼安排时间、面对老师的时候,乡村的老师们也在为家长会头疼。“有的时候孩子生病了,我们和家长联系,你过来看看,我们一块把孩子送到医院,家长回复说,我们忙,没有时间,你们老师看着办吧”,一位老师说到这些情况,无奈的苦笑。开一次家长会,根本家长来不齐,就算来了,也是爷爷或者奶奶或者其他亲戚,交流都会成问题。“曾经有一个奶奶,来到我们的办公室,气势汹汹的用方言和我们说了半天,最后我们才明白,她要说的是为什么要批评他的孙子”,另一位老师也表示无奈。家庭教育、家校互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大的支持作用,但是,在贫困地区,这两个重要支撑的功能并没有能够发挥,孩子的学习之外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支持,在促进成绩提升方面就产生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二)家长的困惑:孩子到底怎么了
相比教师的苦恼,很多农村家长也是满心的困惑,我都已经把孩子喂养大了,送到学校了,学校就应该教育好,我们还要挣钱养家供孩子读书呢。上面案例所描述的家长的观点,并不是个别的现象。当老师告诉家长,孩子需要情感方面的关心,需要父母多鼓励多陪伴的时候,很多家长表示迷茫和不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的概念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提到心理健康,从教师到家长,没有人会说不重要,但是,究竟该如何做,大部分人表示不知道。虽然乡村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但面临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很多老师也觉得无计可施。有的老师表示,明明已经知道班里的某一个孩子出现了明显的抑郁甚至自伤自杀倾向,但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每天胆战心惊,唯恐孩子出事,告诉家长,家长也是着急加无奈;有的老师表示,很多时候还会出现部分老师用简单粗暴地方式处理孩子的问题,“不遵守纪律就给我滚回去”“怎么这么笨,以后怎么办,你还是别上了”类似于这样的简单粗暴的语言还是会出现;甚至有的学校会出现学生打骂教师的现象……教师和家长都在疑问: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三)社会的认知:“这个人是精神病”
前面说过,说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社会是普遍接受的,但是,对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认知,在社会上还是有很多的误区。很多人甚至认为,真的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得了精神病,是难以启齿的。在笔者的访谈中,发现不仅是社会的认知,在某些学校中,个别教师也会认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就是得了精神病。事实上,很多农村所谓的精神病,更多的不是病理性的精神疾病,而是应激性的心理反应。在某个村庄,我们见到了一个村民口中的精神病患者,这是一个20 岁出头的年轻人,穿戴整齐,目光茫然,无目标的游走自言自语。村民说,这个年轻人原来也是读书的,成绩还很好,就是在中学的时候和一个小姑娘谈恋爱,后来被人家甩了不说,还被当着很多人的面被奚落了半天,回来自己在屋子里关了几天,出来就这样了。实际上,这种应激性的村民所谓的“精神病”,如果当时干预得当,及时疏导,还是有可能避免悲剧发生的。
(四)学生的担心:“我该怎么办”
其实,在贫困地区,心理健康重要性虽然基本得到的认同,但是,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处理,存在着一个怪圈,没有人说不重要——有了问题不知道是问题——知道了也不愿意承认——承认了也不知道去求助——想去求助也不知道哪里求助。这种怪圈,让家长和教师感到纠结,让学生同样感到困惑。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有的中学生,感到了自己的心理抑郁倾向,向亲密的朋友和家长倾诉,家长通过各种了解,找到了自认为是明白的有知识的人进行劝解,劝解的结果是孩子感到没人理解,更加困惑和痛苦。这样“明白人”转“明白人”,对孩子的自我认知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也为后面转入专业干预人为的增加了阻碍。以至于孩子最后在求问:我究竟应该怎么办。实际上,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作为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在与乡村教师的交流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提到,要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要练就一双能够发现问题的眼睛,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寻求专业的支持。
四、贫困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一定要有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孩子成长成才的保障,这不仅仅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需要,更是国家教育战略的大局需要,是我们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支持。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我们应该紧密结合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实际,有针对性进行现阶段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工作。下面以某贫困县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对贫困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的方式进行探索。
(一)“发现—评估—干预”的总体服务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 年)》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孤儿、残疾儿童、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辅导。加强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使每一所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加大对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补充和培训力度。”在贫困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要按照“规划”要求,加强对中小学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建设,并进行有步骤有层级有针对性的能力培训。以X县的实践探索为例,建立一个“发现—评估—干预”的教育服务体系。
X 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已经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标准,中小学教师素质较高。从学校分布来看,存在着乡村教学点、乡镇中心完全学校和县级学校的三个层面,结合该县实际情况,对教育系统的三个层面进行三级网络的设置。
“村组一级发现”:在乡村一级教学点,主要对教师的基本心理健康常识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大部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苗头,在日常的学生教育和家校沟通中能够传授一些心理健康常识,在与学生的教育互动中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
“乡镇一级评估”:乡村一级教师的培训,目的并不是将所有教师都培养成专业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而是帮助其掌握基本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按照该县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乡镇中心学校承担着组织管理本乡镇所有中小学教育的工作,以乡镇中心学校为核心,组织该乡镇若干骨干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和特岗教师),组成专业教研室或教研组,进行针对性更强,专业内容更为丰富的深入培训和研讨,面向全镇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对村组学校上报的疑似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和初步干预。
“县级以上干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全县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专业教研室,遴选专业教师和相关人员组成专家团队对全县开展教育服务工作。专家团队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对乡镇经过初步干预遴选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干预;接受县级以上各种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县级以上教育系统或专业机构的专家进行专题研讨,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问题;对全县教师进行不同层级的专业培训;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等。
“引进专业辅助”:在建设“发现—评估—干预”的体系过程中,有必要引入相关的专业辅助。X县引入了专业的心理测量软件系统,可以以中心学校为单位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试,以供专业教师参考;在专家支持上,X 县建立了县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平台,与大学、专业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定期远程督导和实地辅导,借助外界专家资源对县里教育服务工作进行支撑。
(二)“统筹—科普—志愿”的协作推进机制
政府统筹,部门协作。X 县政府层面专门出台全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文件,在文件中,以培训计划、关爱计划、健康计划、朋辈互助计划、爱心手牵手计划等“五个计划”,全面强化全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要求全县教育、工青妇、财政、卫计、宣传等相关部门联手协作,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该项工作。此外,该县还充分运用大学、社会专业机构等专业资源对全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
平台辐射,多层科普。在X 县和对口支援大学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成立,平台具备了知识宣传、专业测量、游戏指导、健康辅导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与相关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心理健康专业指导关系,在全县各行业遴选心理健康专业和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员作为专业志愿者,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工作室,依托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此同时,各乡镇着手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室),开展由相关专
业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和科普知识的巡回培训。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指导,志愿参与。在加大教育系统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积极行动起来,依托庞大的志愿者团队,开展志愿者的技能培训和问题发现的志愿工作。各乡镇团组织组织团干部、志愿者积极活动在乡村田间地头,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也积极搭建另外一条发现问题的体系。发现问题通过团组织与教育系统的联手行动,有效的覆盖了乡村非在学青少年群体以及需要关注的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三)“活动—教育—督导”的技能提升方法
“学生游戏活动”。根据专业教师配备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实际情况,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事实上,学校在现阶段普遍开设心理咨询专业机构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在专业机构未完成全面普及的情况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是由教师经过初步培训之后,开展学生的团队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游戏活动中经过自身体验收获心理健康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团队游戏,更重要的是引导、组织和感受分享,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相对不高,便于操作。
“知识普及培训”。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训,按照上述总体体系的目标要求,比较好的方式是对于教师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专题培训,对于普通教师,进行初步常识的培训,班主任和德育教师以及骨干教师,可以进行初步评估方法的培训,对于乡镇教研组和县级专家组的成员,进行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一方面,可以按照上述的游戏辅导为重点,开展游戏教育及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心理健康书籍的阅读和分享,可以与德育教育的内容相结合,进行积极心理调适知识的传授。
“专业人员督导”。在分层培训的过程中,对县乡一级的专业教师的评估和干预工作,可以结合专业人员远程督导的方式进行。聘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家和社会专业机构专业人士作为督导专家,定期与县内专家进行专项远程督导,解决实际问题。
(四)“朋辈+家校+校社”的互动支持模式
朋辈辅导共成长。结合乡村中小学实际,大力促进学生朋辈辅导的工作。在X 县,每个乡镇都有中心学校,所谓的中心学校,就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完全制学校,或者是一到六年级的完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高年级带低年级的特点,遴选高年级学生组成心理健康小使者或者小志愿者,经过教师对其的初步知识普及培训,让他们成为关爱低年级学生、传播正能量的使者,同时,也促进这些小志愿者本身心理健康的全面成长;对于相对简单的村组教学点(三年级以下学生),除了培养校内的小志愿者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中心学校统筹全乡镇教育管理的优势,由中心校的小志愿者组织或者心理健康兴趣小组不定期开展教学点活动,对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此外,学生朋辈志愿者还可以协助教师更早更快的发现问题苗头。
家校互动强协调。前面讲过,家校良性互动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结合乡村外出务工家长较多、留守老人照管孩子较多的情况,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材料、学生桥梁纽带和教师家长沟通技巧等途径进行家校沟通。尤其是心理健康科普工作,需要学校和乡村党团组织共同携手,通过共青团、妇联等基层单位的活动组织,对农村家长进行科普宣传。
校社携手促发展。在脱贫攻坚的大战略中,全社会普遍关注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教育发展,充分依托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行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向深入。在进行爱心活动过程中,在对孩子们进行经济支持、知识支持的同时,还建议社会爱心人士能够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在资助过程中,对情感关怀、成长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内容。爱心人士的一封情感丰富的信函、一次充满鼓励的深谈、一次活跃互动的游戏活动,会给孩子强大的心理支持,极大的促进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贫困地区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我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扶贫过程加入“扶心”的内容,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贫困地区青少年成长成才注入持久能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一个适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是在教育扶贫的一个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