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

2019-02-19宫长瑞汤婉丽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共生人类生态

宫长瑞,汤婉丽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人类史和自然史发展表明,人与自然关系已经经历了“神化自然”“物化自然”“人化自然”三个阶段,目前正在朝着“生态自然”阶段转化。从历史发展看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在不断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23是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论述的重大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指导原则,更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条件。目前学界主要从哲学、政治学以及经济学视角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内涵、特征以及原则进行了研究,但鲜有学者从“共生”这一创新点出发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展开论述,因此从概念出发对“共生”这一创新点进行学理性阐释,厘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依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指向,从而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依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含着以和谐手段实现共生目的的意蕴,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比,目的更加明晰化,更准确地表达了新时代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对实现“人-自然-社会”共生共荣景象的渴望与信心。“共生”这一创新点有其自身的起源与特定的内涵,对“共生”这一创新点的学理性分析是论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性的前提,同时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一)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共生”一词本意是“一道共存”“一道生活”的意思,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是指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后来延展到人类社会领域,强调不同的个人密切地生活在一起。从生物学角度看,自然本身是共生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人要想生存必须与自然共生,向自然索取生存物资。可以说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一出生就必须与他人、自然和社会共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共生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其得以实现的本质条件是合作与协调,这也是人类和生物不断进步的条件。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共生认可适度竞争而反对过度竞争,适度竞争强调因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和共同发展而获得共同进化的竞争。社会共生论认为,共生系统有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2]9“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2]10“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2]13可以说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与自然是共生单元,人与自然产生关系的手段是共生模式,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环境就是共生环境;从共生关系的行为模式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对称性的互惠共生关系,对称性互惠共生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有排斥性,又有互补性。再者依据社会共生论“人人平等是共生的前提;斗争-妥协是共生的方式;法律是共生的度;社会发展是关系的改善”[3]8等原理,可以看出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共生”具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从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提供学理基础。

(二)自然力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条件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叙述中渗透着共生的认识逻辑,马克思从共生逻辑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自然力方面。首先,从人与自然界本身的自然力看共生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本身的自然力看做是“劳动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4]50并认为劳动的自然条件是人十分重要的自然力,在自然力丰沃的地域,人们合理利用自然力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利用引流灌田,促进农作物成长等。从人身体的自然力看共生关系,这种自然力是人的主体行为产生的。马克思强调“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5]209因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自然界紧密联系的关键,同时人本身具有自然力,而这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重要前提。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谈到“如果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人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人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4]336这诠释了人与自然力的制约关系。其次,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看共生关系。这种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源于社会分工与协作和人口增长。正如马克思所言:“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它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6]443正是这种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使得人们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引发人口不断增长,从而扩大了这种自然力的范围。最后,从科学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是一种自然力,这源于“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7]188“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698因此马克思说:“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7]170总之人与自然力的关系实质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描述,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具体来说是离不开自然力,因此人必须与自然共生。

(三)共生利益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目的

“共生”一词不仅适用生物学领域,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延伸,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状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因利益相同而共生,可以说共生利益是共生的本质特征,也是共生系统发展的本质属性。从生物共生论看,动植物因为彼此共同利益而生活在一起,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在于生存者彼此的利益得到实现。从社会共生理论看,“共生利益在人类社会中表现为共生,个体与共生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的提高。”[2]17换句话说,人和群体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提高的过程其实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和谐过程。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也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过程的主要体现。因此,“共生”一词不仅体现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也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中,更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区、社群等所有领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实现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共生,而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达到共生关系最优化的重要条件,即实现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生态关系的最优化。简单来说,“共生”囊括了人的范畴和物的范畴,受人类中心主义思维限制会做出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因此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保护和谐共生,达到双赢效果,离不开人们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宣传和行为实践。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指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对称性互惠共生的根本原则,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共生系统的最终进化方向。”[2]45这源于对称性互惠共生所倡导的价值方向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所具有的一致性,无论是在共生度还是共生利益的生成和分配以及组织模式方面,都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稳定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益于生态难题的破解,对生态治理具有重要价值。

(一)破解人与自然不和谐难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自然对人具有先在性和客观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关于人与自然对象性存在和“人是类存在物”等观点,说明了人是“具有思想的芦苇”,“能够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能够自觉地协调好自然界结成的共存共荣和休戚与共的关系。”[8]221另一方面,自然与人在实践基础上互相改造,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9]134再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变化形式和特点,而目前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众多不和谐因素,阻碍社会发展。从全球生态问题看,主要源于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因资本主义追求利润而无限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短缺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破坏现象严重,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看,如果环境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而日积严重,不仅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样也会危害社会稳定。这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也是人类自以为是的后果,因此在生态危机压力下,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主张,表达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看法,这一主张强调人在自然之中,只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消解人与自然的主奴关系,才能建构起人与自然在价值地位上平等正义的关系秩序,也只有当人与自然平等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真正实现。

(二)克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而这一矛盾的正确解决与合理把握也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具体就是资本和财富积累问题,环境保护就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美丽清洁与否问题,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自然资本,自然资本具有存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而金山银山就是人造资本,具有使用价值,强调人造资本的增加不能以损害自然资本为代价。”[10]21这也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其次坚持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点。生态环境就是自然生产力,是人类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源的自然来源,是形成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基础,这里的生产力强调的是绿色生产力,强调自然本身的力量。正如马克思指出“‘纯粹的土地赐予’现在已经明确地表现为土地给‘耕种土地的人’的礼物,即土地给劳动的礼物,表现为用在土地上的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劳动由于利用自然的生产力所具有的,从而是劳动从土地中吸收的,是劳动只作为劳动从土地中吸取的。”[11]31因此说保护土地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而土地创造的财富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经济就要坚持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从而引导社会保护环境。再次,不能单以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成果。经济发展包含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因此要实现由环境优化增长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结果。这源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污染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当到达临界点后,将反之,环境污染得到改善,这种结果的出现源于生产力到达一定水平,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也逐渐提升,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和践行,有利于引导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促进高质量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三)解决“五位一体”强融合问题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站在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是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认识的,“共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领域,面对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共生理论促进“五位一体”的实现。而只有“五位”的紧密联系,“一体”这个共生系统才有意义,“五位一体”的实质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生态关系的统一。人的社会关系存在于经济生活中,如生产、消费、分配等,存在于政治生活中,如参与选举、民主决策等,社会关系还表现为公共资源的使用以及文化生活中的思维碰撞、观点各异等方面;人的生态关系则主要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人与原生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造景观的关系,等等。正如人不能离开自然界一样,人的社会关系离不开人的生态关系,同样地,人的生态关系以人的社会关系来展现,因此把生态文明融入其他文明就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再者人作为行为主体,要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和和谐的威胁,致力于消除政治生活领域的权力腐败导致的环境法治实施不彻底现象,致力于减少社会生活领域因个人利己主义泛滥而导致的排他性行为,从而导致社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致力于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价值观决定价值视野,“五位一体”强融合的关键在于公民生态价值观的树立,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倡导人—自然—社会的统一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因而“五位一体”需要社会主体参与其中,共同实现社会稳定。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选择

在人类社会中,共生指“以在文化、社会、思想和身体上具有异质性的个人、集团、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12]252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其关键在于人与自然要达到和谐的状态,因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基础,人与自然共生是现实结果”。[13]94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状态,就要坚持科学生态思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遵守生态价值原则,创新生态治理方法,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坚持科学生态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状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离不开科学生态思想的引导,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要以“六大原则”和“五大体系”为要义,把握现实生态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对现代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进行革新。习近平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14]394因而,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离不开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坚持。简单来讲,就是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以崇尚节约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在个人层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要坚持“友善”这一价值观的引导,要求公民应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内化为自觉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践行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通过树立自然系统的“友善”理念,使尊重自然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得到回归,并将其延伸到尊重生命、他人、自然界等领域;[15]37在社会层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要坚持“公平”这一价值观的引导,这里的“公平”主要指公平地分配自然资本,不仅包括生态环境公平也包括代际公平,而穷人和富人、穷国和富国的公平问题也包含在其中。因为“自然资本不仅在穷人和富人之间要合理公平分配,在穷国和富国之间也要合理公平分配”。[16]57因此在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保障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实现,又要把公平扩展到社会各阶层之间有关共享生态利益、承担生态影响、分担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责任的公平正义之中,同时还要扩展到人类代际传承过程之中有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公平正义之中;在国际层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和谐”原则。习近平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7]272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在国际层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的完成和国际正义的实现。

(二)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对规律的遵循是实现目的的关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不倒行逆施,不强行索取。当前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且多变,再也无法通过控制的方式解决现有问题,从而造成的后果是“人类既往全部控制导向的思维都陷入失灵”。[18]74但是人类固有的思维方式又不可能瞬间改变,因而人类在固执地扩大生产,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尝到了自然给予的报复。因此“由于自在自然的消失。我们的遭遇只能视作为人类自己的行为后果。”[18]19所以社会群体要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尽可能使自然获取更多的自在自然属性,增强自然的治愈能力。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首先就是要按规律办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历史发展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有很大关系。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第六期《全球环境展望》表示,面对气候变化、污染、物种大灭绝和人口增长的威胁组合下,“地球受到了如此可怕的破坏,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将日益受到威胁”,[19]因为“人类的健康和繁荣与我们的环境状况直接相关”。[19]为了人类健康和繁荣,在生产生活中必须按规律办事。其次,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自然优先的理念。“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20]13这句话揭示了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论证了生态优先、自然优先理念的正确性。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1]突出强调了生态优先的重要性。坚持生态优先、自然优先就是要守好绿水青山,象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就是要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以破坏和牺牲环境来实现经济增长,不以满足自己欲望为目的而过分向自然索取,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社区环境;对于青山绿水的开发和利用,要做到不损害其原有生态价值,提升自然的治愈能力,使其增殖。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自然地域,加大力度进行修复和保护,避免二次破坏。

(三)遵守生态价值准则

准则是衡量事物发展的标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离不开对生态价值准则的遵守,凡事有度,逾越则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当遵守的生态价值准则,即生态红线的底线准则、资源消耗与环境净化协调准则、生态承载力和人口经济规模相适应准则、国内生态安全与全球生态安全相统一原则。

生态红线是国家为维护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对特定区域划出的以实现保护目的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目前主要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红线、生态脆弱区或敏感区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红线。其中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红线,主要是协调人类经济活动可开发利用的区域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重要功能区的禁止开发理应区域之间的关系,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要在规定的地域范围内活动,而不能超出特定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当前对待脆弱地区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人类应当坚守生态红线,不逾越。第二,遵守资源消耗与环境自身净化协调准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为人类经济活动对资源的损耗要与自然生态环境自身的再生能力与净化能力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否则人类将面临重大的环境威胁。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必须遵守资源消耗与环境自身净化协调原则。第三,遵守生态承载力与人口经济规模相适应准则。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正如一个杯子就能容纳其体积大小的水量,超出体积之外,便流淌在杯子之外,因此当人口增长到一定数量,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也达到一定强度,地球将可能无法承载这些超出的压力,这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第四,遵守国内生态安全与全球生态安全相统一原则。“国家是具有共同利害关系的命运共同体而形成的秩序机构。”[12]253由于利益关系和文化基础不同,也因资源争夺等问题,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合作和竞争关系。目前生态危机已上升为全球性危机,生态系统的无国界性和地域性决定了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都或多或少受到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而与此同时倡导各民族国家坚持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遭到了一些国家的抵制,这源于这些国家受个人利己主义驱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因而为了更好地解决全球生态问题,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因共同的利益而共生,搁置争议,只有各国联合起来结成命运共同体,在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引导下进行共同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民才能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成果。

(四)创新生态治理方法

方法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即自然界每一物种的存在都有利他性,也即“一物包含着他物”,[22]55一物自身存在也是他物存在的基础。任何一个环境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衡。据报道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小岛上的珊瑚裸尾鼠成为世界上已知的第一种因“人为气候变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由此可见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对全球生态环境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创新生态治理方法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举措。

生态治理包含生态防治和生态修复两方面内容。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1]从生态防治方面,需要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23]结合防治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创新生态治理方法,例如针对人口居住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有针对性地做出防治策略。由荒原变成林海的河北塞罕坝林场的成功经验就是针对当前生态环境特点,尊重自然规律、创新生态治理方法实践的结果。从生态修复方面,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创新生态修复方法。生态修复要依靠绿色科学技术手段,把握生态破坏地区的土壤特点、植被特点等,具体分析适合其修复的生态方法,实现生态修复。但需注意的是生态治理方法的创新也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简单地为实现区域的自然恢复而对其他地区的生态造成破坏,要坚持整体论和系统论原则,摒弃强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自然中心主义立场,尊重所有物种的生存价值,因为“没有什么物种,包括人类物种,可被视为比任何其他物种更具有价值或者在任何意义上更高级”。[24]214人类只有在大自然生存的前提下才能生存下去,只有在大自然的发展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只有尊重自然、平等对待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回赠,人类只有与自然共生共存才能使得自身行为顺利进行。要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就要把自己所处的环境视为自己的生命共同体,做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行为处事生态化,等等。

总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创新发展,从“共生”角度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破解人与自然不和谐状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五位一体的融合难题具有指导意义,而科学生态思想的坚持、自然生态规律的遵循、生态价值原则的遵守以及生态治理方法的创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把握“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关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依据、价值指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具有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共生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人类第一杀手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