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党合作的初心与新时代的使命
——基于新型政党制度视角

2019-02-19姚俭建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政治协商多党合作人民政协

姚俭建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上海200237)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既蕴含着多党合作的初心,又富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由此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民主的样式与内容。从新型政党制度视角回顾和梳理多党合作的制度化演进过程,对于重温多党合作初心,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具有极其宝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多党合作初心确立后的制度化探索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一起,在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一党独裁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创造的。中国共产党发布 “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这两者互动的最突出成果就是成立人民政协并正式确立新型政党制度。历史与现实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蕴含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酝酿起来的多党合作初心。

从新型政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在政党制度上,毛泽东不受苏联一党制的影响,坚持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他曾对此做了形象的阐述:党外无党,帝王思想;从前有句话叫 “飞鸟尽,良弓藏”,现在应该改作“飞鸟尽,良弓转”——转向更好更进步的方面去。这一格局的突出意义,一是孤立敌人——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二是新中国的建立,如 “大厦将建,独木难支”,不能光靠一个党派,需要多党派齐心努力,共建大厦[1]。同时,他还劝阻民主党派组织解散。需要指出的是,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于是,有人提出民主党派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毛泽东同志作了明确回应:“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这是因为 “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2]关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毛泽东在1956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 《论十大关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随后又提出了 “两个万岁”,即共产党万岁、民主党派万岁。他意味深长地指出:“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很有利。打倒一切,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使同志们中很少不同意见,弄得大家无所顾忌,这样做很不好。”[3]

早在第一届全国政协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创造了双周座谈会、协商座谈会和最高国务会议等有效方式,就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文字改革、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充分协商。一届全国政协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婚姻法》《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暂行组织条例》《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等重大草案;发表了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通过了 《关于抗美援朝的决议》;筹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承继了一届全国政协的做法,通过政协这一平台,讨论通过了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公私合营的有关规定、汉字简化方案、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草案、兵役法草案、人民币发行有关问题的决定以及战犯战俘处理问题的决定等,充分发挥了政协作为各党派协商机构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新型政党制度确立后的前期,党派合作性既是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从发展逻辑看,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坚持正确方向、发挥制度效能、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从组织形式来看,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充分体现了多党合作的鲜明特点。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 “各党派的协商机构”。这不仅体现了多党合作的历史初心,而且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性质。这一基本性质正是由人民政协作为新型政党制度重要组织形式这一核心定位决定的。

二、不忘初心与多党合作的制度化推进

随着我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就成为多党合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在他推动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都联系着一部分群众,代表着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这些诉求也需要通过这些党派的有序政治参与而得以表达。这就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长期合作提供了新的现实依据。正是根据新时期我国政党关系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在全球冷战结束、多党制浪潮到来之时,1989年12月底,《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 〔1989〕14号)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阐述多党合作制度。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规定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3年,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由此确立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框架: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005年和2006年中共中央又先后颁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 〔2005〕5号)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 〔2006〕5号),揭开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新的篇章。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各种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出现,利益分化和冲突日益明显。多党合作面临整合社会各阶层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双重任务。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权利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另一种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充分进行协商。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社会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民主参与、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与党委、政府工作有效衔接,是实现人民民主制度的具体制度安排。

在规范层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和国外的审慎民主有着很大的区别。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赋予了多党合作的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丰富而又深刻的政治内涵;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则是中国协商民主的一种制度体现。由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民族、宗教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各界代表组成的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就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重大决策进行充分沟通、讨论和协商,具有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体现了协商民主的内在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在多党合作这个平台上,执政党与参政党以合作、非竞争、互利共赢、稳定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政党之间是一种合作、共存、共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执政与参政的关系。即使是八个民主党派,它们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所联系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和界别也各不相同。承认差异,正视差别,用合作与协商方式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团结和民主是多党合作的主题。

三、坚守初心与新时代多党合作的使命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全面执政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建设。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人民政协、多党合作和参政党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化和拓展了多党合作的内涵,不仅契合多党合作的历史初心,而且符合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2015年颁布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指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和确定,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领导党更充分地获得了政党理论层面和逻辑层面上的说明和支持,同时也使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和中国的民主党派有了更为明确的政治地位。

植根于中国土壤中的新型政党制度诠释了新时代多党合作的丰富内涵:在政党关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在政权运作方式上坚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坚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在民主形式上坚持充分协商、广泛参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框架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民主党派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不仅具有了十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找到了发挥作用、履行使命的最佳途径和方式。所有这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中国的首创。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定位,体现了新时代多党合作的制度化飞跃。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总结了人民政协70年的宝贵历史经验,充分肯定了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作用。他指出:“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4]与政协其他许多界别相比,党派界别具有独特的政党优势和专业化优势。它们主要由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党外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组成,拥有较强的社会基础与广泛的社会联系,反映着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群众的意见与诉求。不仅如此,党派界别具有智力密集的突出特点,政协委员中不乏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有着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较深的政治阅历及丰富的社会经验。所有这些都使党派界别在政协这个专业化政治参与的平台上有着较强的代表性、广泛性与科学性,履职活动中具有政治协商的针对性、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民主监督的主动性[5]。与西方两党制国家中的在野党和多党制国家中参加联合政府的小党派相比,我国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这一专门协商机构的履职更加广泛、深入和稳定。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多党合作事业正迎来新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复杂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凝聚共识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7]。因此,新型政党制度赋予新时代多党合作的重要使命就是凝聚人心、凝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8]民主党派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为此,各民主党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广泛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焕发新状态,创造新业绩,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四、简短的结论与启示

历史地看,政党合作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和策略方针。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一个国家内,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之前和夺取政权之后,都要尽可能地争取联合其他可能联合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进程中,始终把开展政党合作和建立广泛统一战线作为化敌为友、为我所用、增进共识、化解分歧的重要法宝。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坚持不懈地推进多党合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完善和实践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制度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它不断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愈加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中,多党合作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从初心和使命的角度回顾和梳理这一历史进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启示之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初心的本质要求。新型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发展具有内在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伴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走向历史前台的,承担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重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同样,中国的民主党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新时代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坚持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与各阶层人民具体利益的统一;有利于凝聚社会力量,共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家权力运行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

启示之二:多党合作初心的确立和坚守伴随中华民族走向美好未来。多党合作是一个递进的历史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大目标下共同奋斗,先后建立起合作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人民政协作为“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正式确立了新型多党合作关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不断发展了新型多党合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作为 “专门协商机构”,进一步深化了多党合作关系。只有坚守多党合作的初心,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启示之三:不忘多党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是新时代参政党的使命和担当。70年来,不管形势发生如何变化,不管在发展道路上遇到多大艰难险阻,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始终做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和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一定要像前辈当时响应 “五一口号”那样,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识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如果说,“五一口号”在当时曾教育和引导了一大批民主党派人士走上了正确的道路,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它将激励各民主党派站在时代前列,更加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政治协商多党合作人民政协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是做好新时代政治协商工作的基本遵循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人民政协是否具有作为政治协商载体与主体的双重性——再谈政治协商的主体问题
政治协商各方良性互动机制探析
论多党合作视角下的“同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