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树立与增强文化自信的逻辑及现实理路
2019-02-19李健
李 健
(山东艺术学院,济南 2503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是世界各民族从理论和历史两方面探索总结出来的结论性共识;而“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发展历程的准确把握,以及对于文化发展规律的清醒认识。
对于文化自信,学界进行了深入、广泛地研究,但集中于对文化自信命题的阐释、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探究上,对于如何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对这一自信确立和发展的完整环节缺乏清晰、系统的阐述,本文将文化自主、文化自省纳入到文化自信的逻辑环节中,首次将文化自觉、文化自主、文化自省、文化自强统一到一个体系中,将四者之间的关系阐释清楚明白,使得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在理论上更为圆满和顺畅,在实践上也有助于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从而更有实效地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的逻辑前提在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本质是一种心态的自信。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新时代要有新气象”、“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种气象和样子其实就是中国的自信,中国的自信就是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心态的转变,而心态转变的前提就在于主体自觉意识的产生。任何一种文化的发生发展必基于本民族的自身需求,物质需求之后才是精神需求,而物质需求之后也必然是精神需求。这种对于精神需求的要求即是文化的初步自觉,包含着自觉需求及创造冲动,这种自觉需求和创造冲动最初表现为对文化的自觉追求和创造活动,即要产生属于自身、服务自身、满足自身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产品,而在属于自身的文化产生之后这种文化自觉就更多地演变为对这种文化的自觉保护以及推动这种文化继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可以说,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产生,更不可能会有对这种文化的自信的产生。只有在高度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相应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作为古文明之一和东方文明的代表,这种文化自觉在文明之初就得以萌发,而且在长达几千年的历程中始终保持并日渐成熟,促使着中华文明不断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从孔子的“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的自信,到“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慨叹,从孟子“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的自觉担当到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中华文明就是在这种自觉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和发展的。当然,近代我们也陷入了古老文明发展的怪圈,变得故步自封、唯我独尊,但是这种自觉并没有消失,中国人一旦意识到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痛苦而艰难的学习和转变,这期间,我们进入了一种“非常态”的文化自觉,在一个方向的两面墙之间来回摇摆,频繁撞头,要么全面复古,要么全盘西化,失去了自己的节奏。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这种文化自觉又重新进入了一种“常态”,这种常态是一种“新常态”,即不同于以往的个体式的英雄人物的先知先觉,中国共产党人有着一种集体和代际自觉,每一代领导集体都保持着一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自觉意识;不同于以往的大的磨难之后的知耻后勇,中国共产党人沿着一条既定的道路驰而不息的前进着,这条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的积极因素,不断推进理论和文化创新。这一切都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探索和实现的。
二、文化自信的关键——文化自主与文化自省
文化自信的逻辑关键点在于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必须保持文化自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1]这种肯定和信念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承继以往、开辟未来的根基所在,而这种肯定和信念产生的关键在于时刻维护一种自主地位的同时保持一种自省的谦虚,也就是既要坚持文化自主,又要保持文化自省。
所谓文化自主,是指一种对于自身文化发展方向和节奏的自主把握,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这种自主既体现为不因自身政治、经济因素的改变而干扰文化发展自身的节奏,也表现为不因他国侵略而否定自身文化的价值。所谓文化自省,是指对自身文化的一种切实的审视和反思。这种审视是审视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和差异,反思则是反思自身文化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中所犯的错误和不足。一个不懂得反思和吸收的文化是死文化,而不是活文化,更不是一个能够自信的文化。
凡谈自信,必须力戒两种倾向,一种自负,一种自卑。自负是在自信向前的过程中要避免的,自卑则是在自信遇挫后的发展中要克服的。因此,文化自主与文化自省是一体两面,仅对我们的文化保持肯定和自信而无反思,则必走向自负;而一味反思,失却自主,则容易流于自卑。
中华文明绵延千年,且不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始终保持着一种自信的心态,这种自信主导着中国人对自身文化命运的认知和对外来文明的态度,使得历尽沧桑、频遭险厄的中华文化在磨难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向上、向前的勇气和动力。但中国近现代以来,在对待民族文化的问题上,却恰恰出现了这两种矛盾的心态,即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
文化自负心理表现为对本位文化的自我满足、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这当然是因为本身文化的悠久或优越所导致的一种心理变化,文化自负可谓是古老文明的一种通病,对本土文化的“自恋情结”既是一个民族维系自身团结和保持自身独立的基础,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必须背负的文化负担,这种负担在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绵延中,愈发沉重,最终导致这种文化和在这种文化哺育下的民族表面上处处以一种自尊自信的姿态示人,而实际上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对于外来文化的极度恐惧和高度戒备心理,其根源实在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和反映。真正的自信是海纳百川的包容,只有虚假的自信才时刻保持一种脆弱的尊严。
与此相反,文化自卑心理,则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2]其可以认为是对文化自负的价值逆反,即当文化自负下的那种脆弱的尊严被打破之后,迅即陷入一种迷茫而痛苦的精神危机。
中华民族在鸦片战争前从未否定过自己的文化体系,形成了“天朝上邦”的自我过高认知。而鸦片战争打破这种迷梦之后,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可度越来越低,甚至产生了对中华文化的罪恶感和“赎罪”意识,最终形成了从“天朝上邦”到“全盘西化”的极度逆反。
我们承认,文化自主是容易的,也是舒服的,而文化自省是文化发展中的痛苦嬗变,但是这种嬗变是必要的。历史上中华文化几度更新,在信息交流那般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懈地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何况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我们更需要立足更大的视野推动文化发展,才能有好的成果。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视野,如果我们只关注中国自身的东西、传统的东西,很难达到很高的境界。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方面既有着高度的自觉,也有着强大的勇气,在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所以,坚持文化自主和保持文化自省并不矛盾。我们今天强调文化自信,也依然要本着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态度去做。
三、文化自信的保证——文化自强
文化自信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产生,在文化自主和文化自省的双重规定下得以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也就是说,在上述逻辑下产生的文化自信还是不坚定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它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情感认同和历史认同,更多的是一种自尊和不舍维系下的自信,而不是一种理性自信。文化自信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强有力的持续的保证,才能真正得以持续,真正获得时代和人民的认同,从而真正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发挥属于自己的作用。
这里的关键在于文化自强要像冯友兰先生强调的那样,既要“照着讲”,更要“接着讲”。“照着讲”是文化自信的必要,“接着讲”则是文化自信的需要。如何实现“照着讲”和“接着讲”,有三个基本方面: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这是理解和促进文化自强的思想前提和逻辑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实现文化自强的基本前提,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可以说,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排斥或否定,都势必会从根本上动摇文化自强,导致文化自信的内容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从历史回望今天,我们更加明确,我们今天所重视和强调的文化自信,绝不是也不应该是出于对历史的迷恋和不舍,以及对西方的向往和追求,我们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没有什么好怀疑和争辩的。
第二,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讲,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既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义。而在这一构建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充分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因此,在对话传统、吸收外来的过程中不能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简单聚集,而应该是两种鲜活有生命力的文化,在价值塑造、理论阐释、话语传播等多方面的多重维度的立体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和学术传统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分析和阐发,提炼标识性概念,从而打造融通中外、接续古今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第三,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和助推器,这是因为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找寻深厚的精神基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具体而言,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又继承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境界和道德修养的积极内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文化自强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和突破点。
总而言之,文化必须真正接起来才能“强起来”,才能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而持续的力量保证,否则,文化自信既不可持续,也不会真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发挥属于自己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我们探索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和现实理路,微观上是力图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理性认同的具体说明,宏观上则是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找寻一条更加便捷和顺畅的道路,从而通过“软实力”的增强真正实现国家“强起来”的时代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