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怎样从说到写
2019-02-18周晓玲
周晓玲
摘 要: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经在解释“语文”时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其中的“文本于语”就简明的说明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口头语言的发展是书面語言的先导和基础,就作文教学来说,说明了“说”与“写”的关系。可我们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以往有相当长的时间只重视写而忽视说的训练。结果学生“写”的能力也受到影响,其实我们知道,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
关键词:作文教学;从说到写;训练序列;先组织后训练
小学生入学前已有五六年的说话训练,在口语交际中已经掌握了比较多的词汇。这是个很好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在入学后进行学习,才能更好的进行“写”的训,同时“写”又可以更好的促进“说”的训练。实践证明,培养表达能力的训练,是遵循从说到写的顺序的,这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实践证明,初学写作的孩子,对同样的题材,说过再写与不说就写,效果是不同,前者优于后者。所以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必须按从说到写的顺序进行训练,用口头语言的训练带动书面语言的训练,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里简要强调了从说到写的重要性。那么怎样从说到写呢?
1 要有一个从说到写的训练序列
按大纲的要求,低年级着重训练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一年级主要能说、写一句有内容的、完整的话;二年级要在一年的基础上还要能是连贯的话;三年级是段的训练,也就是片断的训练,能有条理的口述记述一件事,主要做到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连贯;四年级是初步进行篇的训练,能有中心、有条理的口述记叙一件事;五年级主要是篇章的训练,能由中心有条理的口述或笔述见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六年级在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基础上,学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人交流修改,达到小学阶段的要求。在这个序列中随着年纪的升高,写的比重应该有所提高。只有按照序列,一步步扎扎实实进行训练才能获得成功。
2 在每次训练中,要做到先组织指导学生说,再指导学生写,可以说了就写
在一年级,首先让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然后把这句话写下来。哪怕是刚学完汉语拼音也可以用汉语拼音把说的话写出来。当然以后写的句子比说的句子还可以扩充些。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先照图说一句话到一段话,再把这一句话这段话写下来,也可把叙述的一件事再写下来,或者给一个总起句让学生围绕这个总起句先具体的口头描述后接着写下来。
譬如有一位教师教学时先说:“今天天气很冷。”然后要求学生接着说“冷”的意思,不许说出一个带有“冷”的字。学生可以分成三组。第一组着重围绕天气变化的状况来说明,第二组围绕人们的穿着来说明,第三组围绕人们的神态动作来说明。每一组先分别准备一下,然后说出来。第一组说:“北风怒号,大雪纷飞,河里结起了厚厚的冰,窗户的玻璃上结满了厚厚的冰花。”第二组说:“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小孩子有围上了大围脖的,有戴上了大口罩的,屋子里烤着电子火炉子,甚至开着暖气。”第三组说:“小兰的脸蛋冻得像红苹果 ,小华的手指冻得像红萝卜 ,小军冻得直跺脚,小红冻得把脖子缩在衣领里,只有小光昂首挺胸在前面走,好像要把严寒斗倒似的。”三个组分别说了,再综合到一起说。把三个组说的串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了 。接着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写成一篇文章 。这对于段的训练 或由片段训练过渡到 篇的训练来说是个好的教例。
到了高年级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到“写”上。倒不是说不需要“说”了,还是要“说”的。只是“说”得可简单些,必要时也可提纲式的或打腹稿。
3 要说明的是
从“说”到“写”的方式尽量多样,可以给一个中心主题让学生说一件事后再写;给一个简单的提纲,让学生叙述一个故事后再写;说一个故事让学生简单复述后再写。还可让学生把自己的某次见闻或自己的想法说了就写下来或拟提纲后再写。教师们常用的方法,往往是看图说了再写或创设情境说了再写。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注意说写训练的序列,并且及时乘机教给有关的方法。那种随心所欲的所谓训练是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因此只有不断地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到从“说”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