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和路径研究
2019-02-18何勇
何 勇
【摘 要】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背景论述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认为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提出着力拓宽引才途径、深化校企合作、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培养培训体系等措施,为新时代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产教融合 中职教育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67-03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职业教育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和人才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产教融合被国家摆在非常突出的战略地位,并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时代内涵。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背景探索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新时代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新思路。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一)产教融合是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进入新时代,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根据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教育进一步发展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具有非常丰富的时代内涵,对职业教育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会上再次重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014 年 6 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总体要求和“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战略任务。2015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在“十三五”期间的改革发展提出了要求,明确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明确了“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这样有效地破解了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难题,推进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
为了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2017 年 12 月,教育部等 6 部委制定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办法》明确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基本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内在要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国务院于 2017 年底印发,《意见》第一次阐明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内涵及制度框架,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强调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重要主体、人才培养改革主线、社会组织等供需对接作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14 年 4 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導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路径。2018 年 9 月,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职业院校教师要突出“双师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主力军,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可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二)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8 年 9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明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但深受企业行业转型升级影响,而且还要为企业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中国制造 2025”和“一带一路”的实施,亟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要求职业教育办学必须紧紧围绕企业行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应该经常关注国家发展规划战略的导向,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释放强大的人才供给能力。无论是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还是学校层面,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都进行了积极探索。职业学校通过与企业行业进行产教对话、实习实训、组建职教集团、试点现代学徒制等路径,构建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平台,调动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有比较深厚的实践基础。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才有可能为经济需求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
(一)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发展根本在队伍,关键在教师。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四有”好老师。
2018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人才培养、“双师型”师资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产教协同育人。该意见的出台,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提出的要求是“高素质”“双师型”。《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释放出对各类各级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内容和保障,对教师的地位、待遇、培养等指明了方向,热切回应了社会期待和实践需求。
根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师队伍建设要“分类施策”,建构一整套适应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制度体系。如何建构这样一套体系和构建一套什么样的制度体系,会影响到每个教师。产教融合背景下,建立灵活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从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到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主要在于“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但要在行业企业与教师、学校与教师、行业企业员工(教师)与学生(学徒)等复杂的权责利关系中厘清关系,而且还在要求公益性的学校和追求营利性的企业中“兼职”或“旋转”。
中职学校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一是把住入口关,拓宽引才途径,建立起“双师型”教师标准。二是培训上跟紧,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质量。三是要赋予办学自主权,激活“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评价上抓实,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评价新起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也至关重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推进项目,积极参与专业师资培训和专业课程改革等工作。建立校企“双师型”师资人才库,为解决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和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实现“中国制造 2025”,培养出成千上万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就离不开新时代、高素质、“双师型”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2019 年 1 月 24 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双元育人机制作出专门部署。《方案》围绕多种举措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的体现,《方案》提出“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方面要求,从而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中职学校师资建设重在素质提升和管理突破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并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特别是突出技能大师、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等队伍建设,着力教师培养改革。二是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建立教师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从行业企业引进教师的准入制度,着力管理综合改革。三是要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实训基地,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实施校企人员双向交流、产业导师制等。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成就,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三、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着力点如下。
(一)拓宽人才引进,改善双师队伍结构。中职学校在刚性进引进教师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利用项目合作、挂职锻炼、科技研发等人才引进方式,遵循“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把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引到学校来工作,达到校企开发产品与课程,协同合作育人的目标,实现校企共享人才资源。中职学校在教师公开招聘过程中,可以把有在企业生产工作经历或企业实践经历作为招聘的条件,考核其专业实践能力,确保新进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扩大教师队伍规模。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增大,中职学校生源规模持续扩大,假如在编在职教师队伍结构、数量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需要,那么兼职教师队伍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补充。把行業企业的高级工、高级技师、能工巧匠等高技术技能人才引进中职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能够扩大教师队伍规模,带动本校专任教师提高“双师”素质,进一步促进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健全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以“双师”素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为重心,实践教学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体系,形成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分类评价机制。比如在专业技术员职称申报中,要求专业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鼓励教师向“双师”素质发展,建立客观公正的兼职教师分类评价与激励机制。
(下转第71页)
(上接第68页)
(四)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校企合作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着落点,产教融合是新形势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应通过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构建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学校与企业共享资源,搭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同时,中职学校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依托“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具体的实践岗位,明确实践具体目标和任务,每两年给予专业教师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企业实践锻炼,使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和技能,真正融入企业的生产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证。
国家对新时代教师的新要求,以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理念、新目标、新标准、新路径、新机制和新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教育梦,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把国家的政策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创新性思维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翠香.新时代的新使命:“产教融合”政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8 (18)
[2]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4)
[3]李 丹.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前沿,2018(5)
[4]汪忠明.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5]顾志祥.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9(2)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新时代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8B14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 勇(1968— ),男,在职研究生,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办公室副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教育教学。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