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探析

2019-02-18李咏云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学前教育专业

【摘 要】本文阐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赛项情况,总结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加 2019 年比賽取得的经验:打好基础、扎实功底,尊重作品、演唱细致,结合表演、丰富演唱;提出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改进措施:注重学生演唱基础、调整演唱习惯,训练学生幼儿歌曲演唱的完整性,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弹唱、表演唱相互融合,歌曲演唱儿童化。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歌曲演唱 演唱习惯 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13-02

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已逐渐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2018 年 9 月,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选拔优秀学生组建训赛团队,将 10 个分项目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参加 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比赛项目。赛项中的艺术技能项目有儿歌弹唱与歌唱表演,这是较难的一个技能,基本上是学生相对较弱的项目。通过将近一年的指导与备赛,以及分析正式比赛的观摩情况后,笔者对于今后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有了新的思路与见解。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赛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赛项,主要目的是展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能,通过大赛有效地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教育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技能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以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培养的需求,充分展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良好风貌,更大范围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职业素养与实践技能训练、展示与交流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专业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推动各学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均衡发展。该赛项为团体赛,每个参赛队由 A、B、C 三位选手组成,各院校的三位参赛选手在正式比赛前一天随机抽取 A、B、C 角色,采用团体计分竞赛的方式,总分 100 分。设置以下三个项目:一是幼儿园教师综合技能测评(基本功)(35 分);二是幼儿园保教活动分析与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测评(30 分);三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35 分)。其中幼儿歌曲弹唱与歌唱表演属于幼儿教师综合技能测评中的子项目。考查运用弹唱技能与歌唱表演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及音乐表现力。大赛总结出五方面内容:一是围绕立德树人,树立幼儿为本的理念;二是对接两个“标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三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四是深入赛教融合,推动院校一体化发展;五是增强校内合作,助推各专业均衡发展。

二、通过训赛获得的经验

(一)打好基础,扎实功底。大赛前期提供 15 首儿歌,后期提供 10 首儿歌。我们教学中对大多数歌曲都没有接触,对比大赛的演唱要求,回顾以往我们的儿歌教学还存在差距。因此,要提早做准备,及早开始训练,要把弹唱、歌唱表演等技能融合起来训练,将钢琴、声乐、舞蹈相结合。通过比赛,我们意识到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让学生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锻炼胆量与临场应变能力。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演唱歌曲涉及的一些习惯,牢固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如情感内涵的表达、歌曲节奏特点、歌词表达的意思、普通话训练、歌曲演唱声音的表现力。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对于基本功有专门的要求:首先,儿童歌曲演唱完整,音准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歌词准确无误;其次,真假声结合自然,声音通畅。

(二)尊重作品,演唱细致。要把握歌曲的风格,理解作品,深处挖掘,抓住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思想,正确传递歌曲的情感。如国赛曲目《颠倒歌》《蜗牛与黄鹂鸟》属于幽默、滑稽,《秋天多么美》《小篱笆》《金孔雀轻轻跳》属于抒情、优美,《牧童之歌》《谁的尾巴最好看》《我是快乐的小蜗牛》《夏天的雷雨》属于活泼、开朗,这是根据歌曲表达的情感来划分的。《夏天的雷雨》《谁的尾巴最好看》是提问式的歌曲,在演唱中要注意问与答的关系。《秋天多么美》《小篱笆》《金孔雀轻轻跳》这三首歌曲非常优美、连贯,演唱中要非常注重气息的推动,要以气带声。《我是快乐的小蜗牛》《小篱笆》属于三拍子节奏,注意换气的气口,不能将词语断开,要在句尾换气,并且要迅速换气,不能破坏节奏的均匀。通过比赛,我们意识到要从作品本身出发,分析理解作品,才能演唱好歌曲。

(三)结合表演,丰富演唱。大赛的儿歌演唱与弹、跳结合,因此表现力是丰富演唱的重要因素。应依据风格和情感设计表演,富有美感和童趣,树立幼儿为本的理念,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合幼儿的欣赏和表现、创造。如歌曲《夏天的雷雨》《谁的尾巴最好看》有提问,在表情上就要注意遇到问题时的表情,《颠倒歌》《蜗牛与黄鹂鸟》属于幽默、滑稽,表情上就要表现出幽默,表演表情都要符合歌曲内涵。不同的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就不一样,因此,要通过内心活动、面部表情、语言特点、肢体动作来进行表演。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里特别强调表现力,包括歌曲所表达的情绪与意境把握准确,体现儿童歌曲的风格特点,演唱情绪处理独到,彰显歌曲个性。其次,弹奏也要准确处理伴奏音色,合理配合歌曲演唱,舞蹈动作流畅,能够配合歌曲的演唱。

三、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改进措施

(一)注重学生演唱基础,调整演唱习惯。对于儿歌的演唱,基本功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是要训练演唱的气息、真假声结合、音色和发声位置,这些跟儿歌演唱非常密切。在平时的课堂上,发声练习要作为一个重点的环节。首先是发声练习曲,要交换母音练习,如 a i e o u,这些常见母音要涉及。也可以将一些常见节奏型利用到练声曲的节奏中,不能永远停留在八平节奏,儿歌中常见的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十六平、大小附点、大小切分节奏这些都可以融入练声曲中,并且督促学生每天要进行发声练习,每天要有一个小时的练习弹唱的时间。要正确树立气息、真假声结合自然、音色和发声位置,并且教师要不辞辛劳,反复强调、调整。周而复始学生才能巩固基础。以前的儿歌演唱教学对学生的一些习惯没有细致的要求,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基础性,从演唱的基础发声开始。通过练声曲规范学生的发声位置、发声状态,调整音色,并根据个别特殊情况因材施教。

(二)训练学生幼儿歌曲演唱的完整性。演唱一首儿童歌曲的完整性,包括流畅性,有表现力,声音響亮动听,歌曲前奏、间奏、尾奏的表达富有儿童的特点。一是流畅性。歌曲的流畅性,是对歌曲熟练程度的掌握,也是歌曲完整性最重要的方面,能够不停顿、完全投入歌曲演唱情境中,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要反复强调歌曲有难度的段落,不能放纵学生自由练习,必要时要亲临现场指导学生的日常练习,这样才能将正确的演唱反复练习,反复记忆。二是表现力。表现力是儿童歌曲演唱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幼儿本身天真活泼,幼儿歌曲也是充满了趣味与欢快,因此在演唱中要通过内心活动、面部表情、语言特点、肢体动作来表达,这样才能体现出表现力。三是声音响亮动听。歌唱是听觉的艺术,演唱儿歌声音洪亮动听听众才能引起共鸣,也才能够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四是歌曲前奏、间奏、尾奏的表达。这三个部分都是歌曲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样要融入情感,好的前奏把歌曲带入情境中,好的间奏过渡歌曲,好的尾奏完美结束歌曲,让人回味。五是富有儿童的特点。幼儿歌曲一定要表达出童真童趣、活泼可爱的情感,并且要了解幼儿年龄阶段的嗓音特点,不同时期演唱的曲目要求不一样。

(三)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通常的音乐素养包括音准、节奏节拍、乐感情感、咬字吐字等。第一,熟练掌握音准,按照乐谱准确演唱。首先进行乐谱视唱,要分析乐谱特点,把难点找出来进行反复练习,教师弹奏学生进行模唱,巩固音准。经常进行每个调的音阶模唱,巩固不同调式的音高。遇到一些特殊的音型节奏,要单独训练。第二,节奏节拍是演唱中一个难点,儿童歌曲中出现较多的节拍有 4 分之 2 拍、4 分之 3 拍、4 分之 4 拍,学生要掌握每个节拍的性质,常见节奏型有休止、大小切分节奏、大小附点节奏、八平、十六平等,这些都是较难掌握的节奏型,在一些跨度较大的段落中,要正确示范演唱的技巧,才能使学生声音统一,避免错误掉。第三,情感是演唱的灵魂,在学习儿歌中,要先通过分析作品,引领学生养成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才能演唱好歌曲。要分析歌曲的情感内涵、歌曲表达的意境。乐感是一种音乐修养,平时可以引导学生多欣赏音乐,多接触不同的音乐形式,这些都可以培养良好的乐感。第四,咬字吐字清晰,歌曲需要通过语音的途径来表达,因此要注意普通话训练,分析作品歌词的特点、歌曲的押韵,演唱中要保证歌词准确无误,要督促学生尽早背诵歌词,以免因为紧张导致忘词。

(四)弹唱、表演唱相互融合。幼儿歌曲有弹唱与表演唱两种表现形式。弹唱配合协调,声部平衡,弹唱流畅、完整,根据儿童歌曲的特点准确弹奏,指法触键规范,和弦编配、和声织体运用恰当,根据歌曲意境编配和声织体,旋律演奏具有美感,准确处理伴奏音色,合理配合歌曲演唱,在弹唱中“以唱为主,以弹为辅”,弹唱配合自如。弹唱时要和小朋友呼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跟小朋友交流中要注意表情,体现出亲切、活泼的情感。尽量避免在较难的段落交流,应在有把握的地方进行交流,以免出现不连贯的现象。表演唱时,肢体动作协调、优美,动作连接顺畅,能合理运用各种舞蹈语汇进行创编,在表演唱时注意歌曲演唱完整,音准节奏准确,气息稳定,歌曲演唱情绪与舞蹈动作所表达的情绪相一致,体现儿童歌曲的风格特点,把握儿童的年龄特点。

(五)歌曲演唱儿童化。歌曲演唱富有美感和童趣,能引发幼儿欣赏的兴趣,设计的前奏、间奏、尾奏符合歌曲特点,适合幼儿感受、欣赏、表现、创造的演唱特点,声音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塑造儿童歌曲音乐形象,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现在有很多歌曲超出了幼儿演唱的范围,不管是从幼儿接受方面还是幼儿嗓音特点来看都是不可取的,学前教育以幼儿为中心,幼儿园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教小朋友,我们就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老师。因此,演唱儿童歌曲一定要儿童化。只有这样,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才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刘世音.幼儿歌曲的特点及演唱的方法与策略[J].学前课程,2009(12)

[2]张群明.幼师音乐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之思考[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3]程 英.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音乐教育部分的理解与思考[J].福建教育,2013(5)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XZZJG2017B185)。

【作者简介】李咏云(1984— ),女,硕士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声乐教师,讲师。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学前教育专业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