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过程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2019-02-18黄彬芯郑明月

关键词:学习动机信念显著性

林 薇 黄彬芯 李 青 郑明月

(1.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心理统计的学习旨在培养运用统计学思想整理与分析心理学中的数据资料,寻找客观规律。心理统计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实际心理调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的价值观紧密联系,但主要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习动机[2-4]是指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且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学生的综合成绩已经由单纯的期末考试成绩改为学生的过程成绩(至少三项)与期末成绩的组合,这样调动了学生平时上课的积极性,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心态。

为研究不同的过程成绩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作如下调查,将某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5级应用心理学学生的过程成绩为:考勤、作业和期中考试,综合成绩构成比为考勤(10%)、作业(10%)、期中考试(20%)以及期末考试(60%)。2016级应用心理学学生的过程成绩为:考勤、作业和调查报告,综合成绩构成为考勤(10%)、作业(10%)、调查报告(20%)以及期末考试(60%),调查报告题目自选,几乎均是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学生的问卷调查最终形成论文并进行ppt报告,期末考试试题的难易度相同。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以成都市某大学应用心理学2016级81人(后文表述为2015级)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4人,女生57人。应用心理学2017级(后文表述为2016级)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6人,女生48人。其年龄分布及其人口学信息见表1。

2.问卷设计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讨论,在Anthony,R.Artino,Jr[5]编制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SLQ)上进行修改,共31个题目,包括外驱动机、内驱动、任务价值、学习信念、自我效能、考试焦虑六个维度,主要测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自陈式量表。每个题目都采用Likert scale 7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清楚;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总分217分,分数越高,表明学习动机越强。

表1 调查对象信息

共发放问卷145份,其中应用心理学2016级发放问卷81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为93.8%;应用心理学2017级发放问卷64份,回收有效问卷61份,有效回收率为95.3%。

3.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P<0.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性别、年级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性别、年级、年龄讨论学生的学习动机,见表2。

表2 性别、年龄与学习动机的检验结果

从性别来看,由于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从所在班级的期末成绩来看,女生的平均成绩都要高于男生的平均成绩。在年级这个变量上来看,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显然,将2016级学生的过程成绩中的期中考试改为更适合其专业的心理问卷调查,并形成学术论文,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统计学上有意义。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学生不同的年龄在心理统计的学习动机上无统计学意义。

2.不同维度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在学习动机量表中,由于将其分为了6个维度,根据各维度的分值,对其进行t检验,其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2016级和2015级的外驱动机的P值为0.02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2015级与2016级的外驱动机具有显著性差异。外驱动机是学生一个外在的驱动力,可能来自于家长的期望,也可能来自于学校的要求,也可能来自同伴效应……这些都是外驱动机,正是这些外在的社会环境原因导致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2016级的学生正处于刚刚适应学校的生活,开始慢慢接触专业课程的学习,辅导员也开始慢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加上中期考试的改革,从而具有一个较强的外在动机,学习动机更强。

表3 各维度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内驱动机的P值为0.03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内驱动机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内驱动机是指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关键要素。2016级的学生整体上来说内驱动机更强,可能是因为学生总体的特质决定的。

任务价值的P值为0.0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个年级之间的任务价值具有显著性差异。任务价值是指一个任务对于学生所具有的吸引力,任务价值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学习动力,一个事物对于学生的价值越高,学生自我感受到的利益越大,则学习动机越强。2016级的学生由于中期考试的改革,用完成论文的形式代替考试,对于学生来说任务完成的困难程度降低且具有实践意义,所以该任务价值较高,学习动机也会更强,从而具有更高的分数。

学习信念的P值为0.009(<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个年级学生的学习信念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学习信念是学生对于学习方面的一种观念,即学习的价值观,这种信念是由自身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观念,它会影响学习行为和态度,2016级的学生在外驱动机与内驱动机都较高,从而影响的他们的学习信念,对于2016级的学生来说,觉得学习是积极的事物,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从而拥有更好的成绩

而在考试焦虑和自我效能方面两个年级的学生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因为对于考试,每个学生的焦虑感和自我效能感都具有个体性差异,在整体环境下并不具有显著性,从而不具备整体差异。

3.各年级主成分分析

对2015级和2016级学生的问卷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4和表5。

根据总方差解释的结果,有2个特征值大于1,若提取两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只有70.068%,故而需要提取三个主成分,此时累计贡献率为84.557%。分别使用x1表示外驱动机,x2表示内驱动机,x3表示任务价值,x4表示学习信念,x5表示自我效能,x6表示考试焦虑,三个主成分表达如下:

表4 2015级主成分分析结果

说明影响因子Z1的维度主要为外驱动机、任务价值和自我效能,影响因子Z2的维度主要为考试焦虑,影响因子Z3的维度主要为内驱动机。

表5 2016级主成分分析结果

根据总方差解释的结果,仅需要提取二个主成分,此时累计贡献率为81.452%。分别使用x1表示外驱动机,x2表示内驱动机,x3表示任务价值,x4表示学习信念,x5表示自我效能,x6表示考试焦虑,前两个主成分表达如下:

影响因子Y1的维度主要为外驱动机、自我效能、任务价值和内驱动机,影响因子Y2的维度主要为考试焦虑。

三、讨论

1.改变传统教考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根据2016级和2015级学生的学习动机问卷各维度分析结果,很显然,将传统的考试模式改为更符合其专业特点的问卷调查,在外驱动机、内驱动机、任务价值以及学习信念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由此说明,通过改变传统的教考模式,将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形成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思考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子,促进学习动机的提高

2016级和2015级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影响其学习动机的因子出现差异,2016级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收集、整理、统计,直至最后形成论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升华学生对心理统计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在心理统计学习方面的积极性,说明了改革过程成绩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学习动机,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3.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将2016级和2015级学生的心理统计学综合成绩与学习动机比较,发现学习动机离平均分越近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呈倒“U”曲线。(即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对学习产生最佳效果[6])。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强的动机则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因而对于学习动机,要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

4.关注影响学生学习的多方面影响因素,增强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不是单一因素,受学习需要、学习兴趣、爱好、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学习的情绪、意志等综合影响。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考核、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正性情绪,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保持对学习的热度,培养较高的学习动机。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信念显著性
为了信念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发光的信念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信念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