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族企业创业精神传承研究

2019-02-16刘晖

时代金融 2019年36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家族企业传承

刘晖

摘要:自二十一世纪发展至今,众多家族企业已经进入了传承式发展阶段,其中以代际传承最为常见。家族企业传承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支撑可以实现家族企业的长盛不衰。目前,许多家族企业在发展和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是生存危机,因此创业精神能够得以良好地延续,事实上关乎着众多家族企业的生死。为此,家族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传承规划,并对传承者进行系统性的意识培训,以实现家族创业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家族企业  创业精神  传承

在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是一种常见的企业人员组织架构形式,以家族形式运营的企业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据统计结果显示,家族企业占据了全球企业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1]。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并通过迅速壮大规模的方式瓜分了较大比例的市场份额。以浙江省为例,家族企业的占比高达百分之九十,目前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为当地的GDP增长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力量并解决了当地人民百分之八十的就业问题。实际上,任何一家家族企业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将自身的独特文化与创业精神进行传承。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家族企业在进行传承时倾向于将大权交由自己的子女,但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来看,代际传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传承过程中,物质财富的传承较为简单,但真正决定企业发展走向的,仍然是创业精神以及文化底蕴的传承。尽管后者难以进行界定和评价,但是如果传承者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就无法有效凝聚人心,打造出作战精良的人才队伍。因此,与其说家族传承是企业管理经营权的交接,倒不如将其看作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目前我国的家族企业文化精神传承正处在瓶颈期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我国能够将企业顺延到第二代的成功率仅有百分之三十,能够顺延到第四代的成功率仅有百分之三。因此,研究如何将创业精神发扬光大,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组织者与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面临的创业形势

自二零一零年发展至今,为了扶持家族企业开拓创新手段,加强创新能力,国家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调控政策。尽管有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各地区的创业形式依旧不容乐观。企业经营环境受到破坏与压缩、海外市场呈现出持续下滑的发展态势以及加工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已经严重阻碍了许多企业的创业发展路径,严重挫败了创业者的自信心。而且随着企业税务的持续上涨,许多企业不仅需要抵御外患,而且还要加大力度化解内忧。接下来具体问题进行详述。

(一)家族企业的税务支出成本较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家族企业的土地成本、银行借贷成本以及各类物流成本都要高出许多,特别是在许多一线城市,成本比例通常会达到三至四倍。而且我国的税率水平也不低,许多一线城市的税率达到了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二零一一年十月十二日,国务院出台了扶持中小型企业创业发展的“国9条”[3],但仍旧难以改变税务负担较重的现状。例如在浙江省就有超过六十项的行政收费项目,即便是采用了三年免征的税务征收办法,但仍然给中小型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具体来讲,税务压力大的原因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国家在收取增值税时采用了无差别性的收费方式,且家族企业的进项税额无法进行抵扣,因此给中小型企业造成了过高的税率;第二,税收政策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族企业的压力,却并没有真正带给家族企业与之相匹配的优惠力度,而且费用的收支状况十分严厉,设备的折旧规定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三,家族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成本较高,一般在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间;第四,基层政府存在乱收费现象[4]。

(二)家族企业融资渠道较窄

家族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时需要付出的成本较高,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标准难以实现。在面对中小型企业时,银行会在贷款基准利率方面上调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还会附带一系列额外条件,例如需要先预存部分资本或者是企业之间需要做一定的担保。之所以银行向的融资渠道难以打通,主要是因为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逐年上升,而且行业竞争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且许多贷款政策把控力度较严。此外,从家族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企业发展初期难以承受强大的贷款风险,因此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难以向银行履行债务,所以银行也会在房贷方面加强审核和监督力度。其次,家族企业的管理机制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而且股权形式十分单一,银行难以从外部视角判断该企业的经营完善状况,同时家族企业也难以抽取部分资金用作抵押,因此难以完成银行贷款。

(三)家族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

家族企业在经营之初,为了迅速收回成本,扩大企业规模,通常会采用以投入低廉成本进军市场的发展战略,此时还没有足够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产品以及服务进行创新。当企业迈入平稳发展阶段之后,许多企业开始针对核心技术进行革新,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但是由于我国对技术专利的保护还不到位,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还存在较大风险,一些经由专业团队长期研发的科技成果通常会被其他企业进行利用,继而严重影响了该企业的技术发展和经济效益,给不少实干型企业人员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

(四)家族企业的市场自信程度较低

近年来,许多以高利润为核心特点的行业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大部分空间,使得其他行业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利润率则是在不断下降,这一发展态势严重挫败了家族企业的发展信心。而且随着市场空间的不断变换,一些家族企业难以有效掌握变化大趋势,因此也逐渐被一种不确定性所笼罩,再加上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都会给家族企业的运营管理人员造成严重的精神负担。为了应对这一状况,許多具有一定基础的家族企业开始向海外过渡与发展,且移民现象层出不穷,移民热情也丝毫没有递减。

二、家族企业传递创业精神的发展现状

我国家族企业的管理方式多以“人治”为主,即通过树立个人形象,发挥领导能力,贯彻创业理念,发扬创业精神来影响并带动其他员工进行工作。该方法需要员工拥有一定的契约精神,此时企业的发展也往往更看重领导者的思想与行为。作为初创企业的领导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坚定了强而有力的企业发展创业精神,因此无论是在决策或者是管理过程中,都拥有其不可撼动的地位。而家族传承一旦发生,则个人影响力会锐减,对企业的管理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缺乏一定的组织性

目前,许多家族企业的创始人正面临退休,而家族的继承人还处在未上任或是刚上任的状态。据二零一四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我国私营企业老板的平均年龄在四十三岁左右,因此在接下来的十年内,我国民营企业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人员更替。

由于第一代领导人从建立企业之初,到带领企业走向成熟与稳定耗费了大量精力和心力,因此也获得了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创业精神。如果能夠将这种肯吃苦、肯干事的创业精神传承下去,将会对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推动自身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尽管许多创业者已经逐渐意识到了传承的价值与意义,但是距离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传承措施还有很远的距离。在许多领导者看来,自己还没有真正到达需要退休的地步,而且一些领导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子女能够很好的承接家族企业。因此如果发生一些紧急事件,代际传承往往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6]。如果传承效果不佳,不仅无法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转,甚至还会使企业走向危机与破灭,多年建立的基业也极有可能在瞬间被瓦解。

(二)子女的承接意识不强,意愿度较低

许多出生爱家族企业的子女一开始就拥有极为优渥的生长条件,而且相比于普通人来说,家族企业子女在未来的求学方式与就业方向会更加广泛。一些出国留学的子女也会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回到家乡后,子女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份事业。此时子承父业就成为了众多子女所抵触的一件事情。而且许多年轻人为了展现自身的能力,不会追随父母的步伐,寻求父母的庇佑,而是希望开创属于自己的独立事业。此外,一些资历尚浅的年轻人即使承接了上一辈的基业,父母也不会完全授权给他们,因此年轻人在进行工作时也时常会受到他人的监督。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年轻人的工作激情,因此许多年轻人也更愿意选择试错成本较小的工作。目前,国内的许多中小型企业利润十分微薄,主要从事于一些简单的产品制造与加工,因此许多年轻人对父辈企业的认可度较低,且更愿意选择目前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例如互联网、金融等[7]。在代际传承过程中,亲子关系是重要因素之一,只有父辈能够和子辈做到有效沟通,互相支持才能完成企业交接。

(三)家族企业的创业精神受到多方质疑

尽管许多家族企业历经了许多发展时期,但是目前也普遍呈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即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因此,许多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受到了大众的质疑,而且“富二代”等负面信息的曝光也给企业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再者,许多企业家的思维难以跟随当前的发展趋势,还在延用老一套的管理和运营方法,因此也饱受他人的质疑和负面评价。具体质疑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失创新精神。许多中小型企业在初创阶段位于产业链的末端,而且难以掌握核心科技,再加上无法独立开发自己的品牌,因此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只能以仿造其他品牌的形式赚取微薄利润。这一做法会导致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较低,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面对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差。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家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大部分人都是从农民转变而来,因此不具备基本的市场判断能力。

2.缺失团队精神。许多企业家都是来自农村,拥有浓厚的乡土情怀以及传统的家族观念,因此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多以选择自己的熟人为主。尽管在初始发展阶段,家族成员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追责手段无法有效落实等问题,家族团队之间通常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与摩擦。如果许多概念不清晰的成员将情感牵扯进来,就难以明确工作目标,划分工作内容,并依据相关条例明确当事人责任。再者,许多庞大的集团通常会拥有多家子公司以及其他关联公司,而法人代表通常都是亲戚朋友,因此在外界看来极容易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3.缺失道德意识。许多初创公司为了获取丰厚的利益回报,时常会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一旦发现国内的某些政策尚不明晰,许多企业都会越过道德红线,尝试一些灰色地带的产业。事实上,许多成功了的大型企业在创业初期都经历过这个发展阶段。此外,如果一些私营企业的经营手段不被法律或者政策所认可时,许多企业会转变经营模式,出现各种以假乱真的不规范行为。如果一些进行了适度创新的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异议,则不少企业会先开始做事,然后在之后的过程中慢慢观察发展与变化,等到政策明朗之后已经赚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这一做法的成功很难让企业家在短时间内抛弃这种不正当的想法,尽管在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但在进行取舍时,通常还是会选择效益,放弃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而且许多企业为了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通常会采用一些见不得光的做法,例如恶意降价搅乱市场、以次充好、割韭菜等。

三、家族企业传承创业精神的路径

创业精神是众多创业企业家的智慧成果,而且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创业精神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精神也在与时俱进。此外对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创业精神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创业初期,创业精神主要体现在吃苦耐劳;在创业稳速增长期,创业精神主要体现在坚持发展、完善管理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在创业成熟期,创业精神主要体现在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对技术和服务内核进行创新等方面。在创业精神传承方面,由于新一代的年轻人并没有历经上述阶段,因此难以对家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产生浓厚兴趣。所以要想传承创业精神,绝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企业家对继承者进行有组织的培养工作。目前,可以将创业精神传承分为四个阶段:选择继承人、初步引领、共同管理以及逐步放权。在选择阶段,要对继承人的资历和特点进行考核;在初步引领阶段,需要继承人适度参与到管理与经营事务之中;在共同管理阶段,可以依据企业之前的经营特点决定继承人的经营模式,例如控股或者是经营;在逐步放权阶段,应该交由继承人更大的权力,鼓励继承人大胆创新。在整个传承过程中,负责人需要对传承工作提起高度重视,并依据企业特点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赋权,使继承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锻炼,并最终形成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一)制定合理的传承计划

目前许多企业的代际传承都是自组织形式,并没有合理的规划与标准。而自发状态下的传承通常难以传递有效信息,评估继承人的准确实力,且缺乏规范性计划的传承通常会给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企业家必须意识到传承时每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必须早做打算,而且传承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交接工作,而是一項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只有扎实地打好传承基础,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每一位传承人的能力、见识以及信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才能有所沉淀,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一份合理的传承计划通常包含调查需求、选定人物、打造培养方案、设计传承流程与方式等内容。如果家族中多名子女都愿意传承家业,则需要进行严格、仔细的评选,评选内容不仅包含工作能力、兴趣爱好,而且还应该观察子女是否具有领袖气质以及高层次的价值观念。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需要依据企业特点和继承人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如果采用先定人后定事的方法,则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如果能够针对多名子女共同进行培养,在进行综合评比,则可以消除误差与偏见。即便是其他子女落选,将来也有可能成为候补人或者是合伙人。

(二)逐步培养继承者的创业精神

许多家族继承人都拥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因此相对于父辈来说,拥有更加强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许多年轻人还没有踏踏实实进入一项工作,因此距离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者还有不小差距。为此,企业负责人应该主动担起培养继承者的重大责任。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帮助继承人进行企业内部管理,传递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此时继承者应该由基层岗位做起,逐步了解企业的全貌,通过轮岗的方式还能帮助继承者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体会上一辈人的心酸、苦楚与汗水,增强对上一辈人的理解,加深对企业的认同。第二,激励继承人积极获取外部工作经验,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在正式接管家族企业之前,继承人可以进入其他企业积累相关实践经验,亦或是由原家族企业扶持继承人进行独立创业。只有给到继承人相对轻松的学习成长环境,继承人才不至于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我价值感。即便是初期工作成果不佳,也要对继承人进行适当的鼓励。第三,以继承人为核心建立管理团队,培养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由于继承者具有十分特殊的身份,因此极容易被其他同事孤立。而且相比于父辈,继承者得不到一些老成员的全力支持。因此,在安排继承人进行企业时,需要为继承人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通过筛选为继承者指派一些有经验的骨干成员进行辅助工作,在打造优秀团体的过程中帮助继承者顺利度过初始阶段。此外,企业负责人也可以直接让继承者本人组建管理团队,并以高薪的方式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士加入。如果团队的目标能够在磨合过程中趋于一致,将有利于继承者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引导企业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接下来十年的企业家换位趋势,帮助继承者顺利度过交接期,提升创业精神代际传递的成功率,应该结合具体情况,为传承者量身制定传承计划,并通过负责人有意识的培养,增进传承者对企业以及父辈工作人员的感情与认可度,最终转化为具体工作中的指导性力量。

参考文献:

[1]丁爱侠.浙江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代际传承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19(5):101-106.

[2]殷佳迪.创业精神在家族企业中的传承与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6).

[3]陈文婷.创业学习:家族企业跨代创业成长机理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4.

[4]宋泉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跨代转型创业与经营绩效—考虑继承人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D].

[5]孙秀峰.宋泉昆.冯浩天.家族企业企业家隐性知识的代际传承——基于跨代创业视角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7,10(1):20-33.

[6]王扬眉.叶仕峰.家族性资源战略传承:从适应性到选择性组合创业——一个纵向案例研究[J].南方经济,2018,349(10):52-71.

[7]陈忠卫.张琦.家族企业传承者与继任者间信任关系的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16(6):96-103.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19N19);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课题编号Y201840410)。

(作者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家族企业传承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传·承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
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风险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