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关闭国有煤矿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探究
2019-02-16黄体明
黄体明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技术的革新,作为中国经济能源支柱之一的煤炭工业,正在不断退出市场,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煤矿企业通过关闭退出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煤矿企业关闭最重要的问题便是职工安置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从B区M煤矿关闭案着手,探寻煤矿关闭职工安置流程,所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等,对话国外煤矿关闭经验,探索M煤矿关闭中职工安置方案的合理性和不足。
[关键词] 煤矿关闭;职工安置;经济补贴;再就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1. 084
[中圖分类号] F41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1- 0198- 03
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一些煤矿企业由于开采技术落后、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长期亏损等原因,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无奈退出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施煤矿关闭破产政策,关闭大批资源枯竭、亏损严重、高硫高灰煤矿企业。煤矿企业关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随之而来的是诸如资产清理、职工安置、设备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其中职工安置最为重要。
职工安置意味着如何转变职工身份,如何对职工进行必要的经济补偿,如何解决历史遗留,如何促进职工再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命运,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煤矿企业,由于其产品的单一性和技术的特殊性,企业关闭后职工安置将会更加艰难,更需要企业在关闭期间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2 调查背景资料
M煤矿位于重庆市B区M村,始建于1958年,现有员工995人,其中从业人员872人①,主要从事原煤开采和煤炭销售工作,为国有矿业。
2016年,重庆市政府下发通知,制定2015-2017年的煤矿关闭工作目标,确定了煤矿关闭退出走向。2017年,重庆市政府下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规定:“关闭金属非金属小型矿山100个。②”再一次强调政策性关闭煤矿的工作。2017年3月29日,M煤矿根据重庆市政府下达文件中的关闭要求,正式开始煤矿关闭和职工安置工作。
3 M煤矿关闭现状及职工安置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1 M煤矿关闭措施
M煤矿的职工安置工作历时两个月,主要采用分流安置、退休安置、内部退养、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四种安置方式。
退休安置指符合退休条件的煤矿职工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内部退养是指截至2017年12月31日,距法定退休年龄(含特殊工种退休年龄)5年以内且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的(含退养结束时满15年)职工自愿申请,企业同意,双方签订内部退养协议。分流安置是指总公司下属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根据需求提供工作岗位,员工自愿申请选择竞岗,被用工单位录用的员工,其工作年限连续计算,不给予经济补偿。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是指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企业依法支付经济补偿③。
为了加快安置进程,M煤矿还根据煤矿本身的特点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给予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职工一次性现金奖励的措施,针对截至2017年3月31日在册,并在分流安置时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员工,依据接受安置时间给予不同等级的一次性现金奖励。
3.2 M煤矿关闭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M煤矿的职工安置工作并未出现较大的企业与职工间的冲突,但仍有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是社保问题。社保问题是M煤矿安置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在安置初期引起员工与企业间冲突的主要问题。M煤矿作为企业方,未能足月缴纳员工社保的公司缴纳部分,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员工之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应。虽然公司迅速进行了社保补缴,但员工对公司安置工作的不信任已经产生,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员工对于接受安置更加犹豫。
二是职业病问题。M煤矿的井下工人及部分二线工人饱受职业病困扰。职业病是职工未来生活保障的拦路虎。患尘肺和矽肺的员工,身体功能大大减弱,因病返贫的概率大大提升,许多社保缴纳不足十五年的员工,出于对未来的担忧,迟迟不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职业病还是工人再就业的严重阻碍,岗前体检职业病较严重的职工新公司不予录用。职工无法顺利再就业,企业又不能给予较好的解决措施,职工自然不肯接受安置。
三是劳动关系问题。劳动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解除旧劳动关系难”和“建立新劳动关系难”两个方面。解除旧劳动关系难,主要是由于关闭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员工出于对未来生活和再就业的担忧,不愿接受安置。建立新劳动关系难则主要表现在:①煤矿工人具有技术的特殊性和单一性,转岗困难,煤矿关闭大势下,可供就业的岗位数量大大减少,职工难以建立新的劳动关系。②M煤矿和分流安置企业不属于同一体制,被安置职工的劳动关系续接程序不流畅,导致职工难以及时与新企业建立新的劳动关系。
4 M煤矿关闭职工安置分析
4.1 职工安置措施的优点和不足
M煤矿依据法律制度,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安置工作的进程,制定了系列的安置措施,这些安置措施本身有优点,也有不足,其优点主要在于:
(1)企业奖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工的焦虑情绪,提高了安置工作的效率。
(2)政府高度支持,联合企业召开职业技能培训会及招聘会,拓宽员工的就业渠道,促进员工再就业。
(3)职工安置措施设想全面,给予职工充分的选择权和充足的安置路径。
(4)充分发挥小组领导的作用。将安置任务细化,由小组长主动联系员工,带领员工完成劳动关系和工伤报销等流程,解答员工疑惑,促进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同时,本次的安置措施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职工奖励措施过于急于求成,并不能从实际意义上解决员工的困难。
(2)职业技能培训会过于形式化,职工参与度不高,并不认为这样的培训能真正提升职工职业技能,不能真正达到职业技能培训会的目的。
(3)企业的安置措施不能满足员工安置需求。企业能解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但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并未给予较好的解决措施,不能很好地化解职工的不满情绪,更无法给予员工相应的生活保障。
4.2 职工接受度分析
职工是安置工作的主要对象,职工对于煤矿安置措施的接受度直接影响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本次安置工作中,员工对于煤矿关闭和职工安置措施接受得很无奈,但接受速度极快,很多员工表示,煤矿关闭已成事实,只能接受。从正式开展安置工作开始,十天内成功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共478人。除办理退休和内退的员工,剩下尚未完成安置的员工已不足两百人。
员工的接受度高,一方面来自于行政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市场经济下劳动者思想的转变。传统的国有企业下,员工对于单位的依赖程度较高,这种依赖不仅是工作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劳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员工的工作认同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失业和再就业的接受度提高。M煤矿虽然是国营企业,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员工的流动性高,劳动合同法的完善和市场化的发展淡化了国有企业从一而终的观念,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因而在面临失业时,年轻职工更倾向于尽快与煤矿解除劳动合同并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但对于年长职工而言,他们一般不能从事体力消耗较大的一线工作,平均工资较低,对煤矿依然存有较强的期望和依赖,在自我期望未得到实现前,不愿接受煤矿的安置。
5 对话国外煤矿关闭政策
M煤矿的关闭作为中国煤矿关闭进程中的一环,体现了中国煤矿企业关闭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较之于许多发达国家,国内的煤矿关闭与职工安置政策仍存在不足。
何花和奚陈莲从英法德日四国的煤矿关闭案例中,探讨国外煤矿关闭退出及矿区转型的经验,为我国的煤矿关闭工作提供相应的启示。总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点:
(1)严格区分煤矿关闭和企業破产。煤矿关闭是行政行为,而企业破产是法律行为,二者政策大不相同。国内煤矿关闭和企业破产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安置措施缺乏针对性。
(2)颁布专项法规。针对煤矿关闭,各国均颁布了专项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机构,处理煤矿关闭的各项问题。在国内,由于区分不严格,缺乏相应的专项法律,没有清晰的安置规定,易出现员工期望过高和安置政策的冲突。
(3)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是职工安置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如德国由政府财政补贴煤矿职工养老金,这些财政措施对职工安置起了重要的作用。
(4)有效的再就业培训和再就业安置。国外大力推进煤矿工人跨行业就业、就近就业、开展多样化经营,创造就业岗位、开设专业的再就业培训机构,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国内同样重视职工再就业,但有效性有待提高。由于技能特殊,职工再就业依然会选择煤矿行业,随着煤矿关闭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其失业隐患一直存在并进一步扩大,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的职工安置。
6 总 结
本文在调研M煤矿关闭职工安置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煤矿关闭的经验,探索M煤矿关闭和职工安置优点和不足。M煤矿关闭过程中,采用四种方式进行职工安置;针对煤矿的特点和工作进程,采取一次性现金奖励的方式,提高安置工作的效率。综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职工安置工作是煤矿关闭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目前,中国煤矿关闭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对煤矿关闭的正确认识,职工安置工作仍存在较大不足,等待改进。煤矿关闭、职工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从制度法规和财政上给予支持,严格区分煤矿关闭和企业破产之间的关系、制定专项法律、创造有利的再就业环境,从实际出发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经贸委企业改革司考察团. 法英两国煤矿关闭思路及启示[J]. 煤炭经济研究,2002(4):79-82.
[2]何花,奚陈莲. 国外煤矿关闭退出及煤矿区转型的经验及启示[J]. 煤炭经济研究,2016,36(7):19-22.
[3]李金萍,邱锡忠. 国有煤矿关闭破产职工安置的实践与思考[J]. 江西煤炭科技,2009(1):94-95.
[4]孟选莉. 财政推进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实践与思考[J]. 西部财会,2008(9):8-11.
[5]徐鑫,黄岚,刘国林. 英德煤矿关闭政策及煤炭工业转型经验[J]. 中国煤炭,2016,42(7):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