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抓手
——心理原则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2019-02-16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原则

万 珺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福建 漳州 363000)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培育信念坚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矢志不渝追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规律,科学运用心理原则,从心理层面深度触动受教育者,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深层次激发学生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热情,用“心”浇灌思政之花,用“心”收获思政之果。

一、思政教育中的四个“心”原则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指出规律具有客观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心理学原则是符合人们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规律的心理准则”。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人的意识产生与人的心理有密切关系,思想是心理的高级形式。人的心理既包括由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组成的心理过程,又包括由个性心理倾向与个性心理组成的个性心理。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认知过程的低阶开始,也就是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获得理性认识,也就是思想观念。可见,思想观念的产生与人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发生着内在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均属于思想观念范畴。心理是思想观念的基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将心理原则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思政教育中最重要的四个心理原则为:心理互换原则、心理引导原则、心理相容原则、心理共振原则。这四个原则贯穿于思政教育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推动,对提升教学实效性有重要意义。

二、思政之花必要用“心”浇灌——遵循心理原则的必要性

1.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智慧结晶, 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为了培育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思政课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手段使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指导自身实践,实现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融相合。受教育者能否在心理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关键,受教育者只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将其整合进心理结构,成为稳定的思想品德要素,形成思想观念,最后外显于行。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规律、个性心理特征,适时、合理的运用心理原则能极大的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形成满意性接受,避免出现逆反性接受,使思想政治教育能最大程度的达成预期目标。因此,心理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人心的要求。

2.是思政教育主体性生成的助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理论灌输为主,在教与学这对基本关系中,教处于中心地位,学习思考过程被弱化,“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容易养成“沉默的大多数”,受教育者容易持消极态度,在可信度权衡时由于缺乏思考而产生怀疑倾向,无法将教育内容内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变为意义学习。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指出,意义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意义学习要求教育者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也就是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学生思政教育主体性生成,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把四个心理原则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帮助教育者更好了解受教育者的利益需求及困惑所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使受教育者主动发起学习行为,促进意义学习发生;能促进受教育者自主思考,能动地认知、选择、接受、整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能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自我控制、自我辨别、自我评价,变“他律”为“自律”。四个心理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能够更好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科学思维方式,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有效促进思政教育主体性生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传播正能量,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是彰显思政课人文关怀的必须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政治课必须围绕学生、贴近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科学文化素养,以人为本,充分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具有不平衡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与社会阅历不足的矛盾,强烈的理想追求与薄弱的意志品质的矛盾,情绪易变两极性与情感内隐闭锁性的矛盾,使大学生容易产生认知错误,面临绝对化观念、过分概括化思维、灾难化思维等问题,容易陷入迷茫、困惑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是关键,教育者应具有亲和力,亲近学生、倾听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注重师生双向互动,洞察学生心理需求,真诚解答学生疑惑,与学生心理相容,情感共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教育者熟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抓手,将心理原则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中,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人文关怀精神,也是思政课的本质要求。

三、用“心”收获思政之果——用心理原则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心理原则的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动机不强,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沉闷氛围不佳,学生主体性生成困难等问题,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与实效。

1.心理互换原则——让思政教育更“懂”你

心理互换,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站在对方的位置,用对方的态度、立场、观点来考虑问题,体验对方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懂”受教育者的需求,需要教育者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深入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了解其生活环境。高校思政教师要善于利用社会调研活动、实践活动、文体活动与学生沟通相处,从学生的行为表现上了解其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心理需求。思政教师必须根据学生需求确定教学活动的重难点,目的是让思政课能切实解决学生在成长成才路上遇到的种种困惑。思政教师还必须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生实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所在,提升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心理互换原则还体现在当学生面临学业困难、情感困扰、人际关系等问题而求助教师时,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真诚对待学生的困惑,理解学生困难所在,切实帮助学生解开心结,给予学生心理疏导,为学生排忧解难。青年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但由于社会成熟迟缓及情感多变等原因容易在认知上变得消极。此时,思政教师可采用转换认知视角法来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心理互换原则设身处地帮学生分析自身真实优势所在,将学生的视角转到关注自身资源上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价值,获得积极心态。

心理互换原则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育者可以更好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更“懂”彼此,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使学生能够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课,从心底认可思想政治教育。

2.心理引导原则——让思政教育“亮”起来

心理引导原则,是指教育者针对明确的目标,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自愿接受引导,改变行为的过程。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心理引导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方向,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引导,“要因其势力,不逆其心;要导其向,不纵其谬”。 心理引导主要包括引导需要、引导注意、引导理解、引导接受四个方面。

(1)引导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需要。” 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原动力,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源于人的需要,又因需要的无限性特征,需要也是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得以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观念的起点,需要的强烈程度也决定了受教育者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思想政治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至高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铸魂育人的活动,思政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追求高层次的需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主人翁精神,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要利用时政热点、社会争议事件来激发学生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大学生对社会有着强烈的新鲜感与求知欲,思政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思政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安排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深化学生对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社会的认识,为学生注入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代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2)引导注意

在认知过程中,人的注意对接受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在社会生活中,体量庞大的信息对人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注意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的有选择的朝向与深入集中。注意具有选择、维持、加强的功能,使人能够不受其他无意义的刺激影响,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分析、判断,维持良好的心理接受状态。

无意注意是指人容易被新奇、特别的刺激吸引。无意注意接受是指人不由自主的对某一事物发生注意而引起的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无意注意:在教学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之“新”;教学手段上创新多变,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视听刺激,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有意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接受是指人朝着一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的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刺激的多次重复出现能强化人的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思政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嵌入、渗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续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信息。

(3)引导理解

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一环。受教育者在对刺激作出反应之后如果不能对刺激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辨别,也就无法接受相关信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有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也有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人的思想观念受社会客观条件、人的认知方式影响,也有正误之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如今正呈现新的特点并把和平演变的重点集中指向中国,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以新的内容和形势变本加厉的推进:一方面是将意识形态斗争以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是将意识形态之争转化为不同价值观之争。在此情况下,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的选择、甄别、思考、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深刻体会爱国主义的深层含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4)引导接受

接受是指受教育者把刺激的内容进行理解之后内化为自身思想观念的过程。受教育者在接受的过程中主体性表现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态度以及可信度权衡方面。在后接受活动环节,受教育者会将已接受的思想观念反复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对已接受的思想观念进行修正、拓展、价值评估,进而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与行。因此,引导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内容的关键是确保信息的正确性与真实性。思政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信息,排除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并且思政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必须是有根据的、真实的、有说服力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经过选择、辨别、思考、价值评估后接受思政教育信息,内化为理想信念,并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3.心理相容原则——让思政教育更“亲”你

心理相容,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心理上的和谐相融,情感上和睦融洽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往往是一致的。心理相容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和学生的三观一致,也就是思想政治教师要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的人格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学生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品质。” 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是“真情”的,用情动人,用情化人,用心关爱学生,用情感联系学生,柔软学生内心,让学生与教师情感相融。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是“真实”的,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合理解释实际、揭示规律,真诚待人,平和谦让,富有正义感,从而引起学生的敬慕感,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是“真心”的,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将心比心,感受学生的情绪,与学生共情,以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语言素质理解包容学生,消除师生隔阂。

心理相容原则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让思政教育更“亲近”学生。心理相容原则能使受教育者更加信赖教育者,消除受教育者的对立心理,在接受过程中呈现积极状态,学习自主性大大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程度高。心理相同原则使群体成员产生归属感,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感情融洽,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效率。

4.心理共振原则——让思政教育“燃”起来

心理共振原则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由于需求、兴趣、认识、情感的一致而产生的心理共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的交融,情感的共鸣,能够产生巨大的心理感染力。思想政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感情,以情动人,同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寻找师生情感契合点,产生共情,及时升华教学内容,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这点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尤为突出,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内容,思政教师只有将自身的爱国真情实感表露出来,才能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情感的激发作用使得学生的接受活动充满感情色彩,有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立志报国,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心理共振原则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让思政教育“燃”起来,打破满堂静默的尴尬,学生与教师再不是“相敬如冰”,而是相互感染,畅所欲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振,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积极的态度认识客观事物,减少认知偏差,提高政治认同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抓手,教师熟练运用互换原则、引导原则、相容原则、共振原则深入学生内心,挖掘学生学习内生动力,打造和谐融洽的思政课堂,遵循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增加学生的获得感,提升了思政课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原则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