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坚守与变革

2019-02-16余曙光胡一梅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教育

余曙光 李 勇 胡一梅 杨 帆

(1.成都中医药大学党政办,四川 成都 611137; 2.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四川 成都 611137;3.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四川 成都 611137)

一、前言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工作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随即,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医药教育如何守正创新,是当前中医药高校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需要在传统中医人才培养的历史中探寻规律,从中医药高等教育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坚守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正道;同时,又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吸收新思想,运用新技术,开创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

在古代,民间的“父子相传,师徒相授”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官办的具有医学校性质的太医署,到隋唐,太医署发展成为集医政、医疗和医学教育为一体的机构。宋朝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局,后划归国子监管辖,将医学教育正式纳入国家官学的体系,明清时期则由以临床医疗为主的太医院承担官方的医学人才培养任务。民国时期,中医药被排除在政府开办的医药学校之外,但却出现了大批由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药教育机构,如开办于1917年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31年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创建于1936年的四川国医学院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1956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了独立设置的中医学院,将中医药教育正式纳入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体系。60多年来,经过一代代中医药人的不懈努力,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生力军,为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1]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专业结构层次有待优化,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培养方式以及使用和评价机制有待健全。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期盼,国家战略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医改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新影响,世界医学教育改革趋势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提示的新方向,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中医药作为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其国际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对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将有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中医药高校既要坚持中医药教育的基本规律,坚守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初心,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融入新的内涵,以变革促发展。

二、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坚守

60余年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办学历史,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医药高校要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通人文、重经典、强能力”的理念,坚持“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培养途径,坚持将中医思维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要始终把培养学生中医传承能力、中医思维能力和中医临床能力,提高中医药人才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根本。

1.遵循中医药高等教育本原,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办学理念

1956年,随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学院的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正式纳入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创建,其根本目的是传承中医药学术与文化,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这也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本原和初衷。坚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是中医药高等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中医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也一直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这一办学理念,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但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出现了中医药主体性受到一定削弱的问题,开办了一些非中医药专业,建设了一批非中医药学科,如何处理好中医药与非中医药的关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是开放式的,也需要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持,需要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学科间是相辅相成的,相关学科应把服务和支持中医药学科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中医药院校应遵循中医药高等教育本原,回归初心,坚持中医药学科的主体性,重视和加强现代多学科的建设,并促进中医药学与现代多学科的互补与结合,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成果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2.遵循中医药学术特色,坚持通人文、重经典、强能力的培养理念

重视中医传统经典教学。中医的精髓在于经典,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应用体系的基石,是培养中医原创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最佳教材,是建立中医辨治框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中药研发的不竭源泉。在现行的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中,呈现有诸多不足和缺陷,体现在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重专业轻基础,重现代轻经典。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及对策,进一步强化中医经典教育,优化中医经典课程设置。因此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加重中医经典课程比例,推行经典等级考试,加强经典实践课程的建设。同时通过“读经典”“学经典”“辩经典”“用经典”,使学生成为真正具有中医原创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与国际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相吻合的中医药人才。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是中医药教育传统特色,21世纪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和谐融合发展更是必然趋势。推进具有中医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从医学的角度来诠释经典文化与中医学术理论的相关性,以文化的视角对中医学进行全方位研究,探究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和互动过程,诠释传统文化对中医理论发生的影响,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助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

3.遵循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坚持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挖掘传统中医药精髓,院校教育与中医传承模式有机结合。在中医药院校教育之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师承教育。面对当前社会对中医药人才中医特色不鲜明的困惑,针对现行院校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在中医特色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注重挖掘传统中医药精髓,按照“学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要求,通过大力创办中医特色班、中医传承班(李斯炽班、凌一揆班),使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传统传承模式有机结合,师承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完善“师带徒”方式,着力塑造“重素质厚文化、重传承熟经典、重实践多临床”的特色中医药人才。

传承工作的三内容,三阶段,三方式。中医师承模式的传承内容与方式在古代师承制度中,老师不仅仅注重对医术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医德的培养。因此在名医传承的过程中,要全面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人文思想“三内容”,医术、医理、医道 “三阶段”,对名老中医的传承采取口传言教、耳濡目染、自我提高相结合的 “三方式”。领会名老中医的医德医风、道德修养、独特的认知方法、待人处世的方式,结合院校教育中多学科融合的知识构架,将传承的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自我提升,自我实践的方式。

4.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中医思维贯穿培养过程的始终

中医思维是中医药学术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药大学生的核心能力,中医药高校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将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培养过程始终。首先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通过开设中国哲学、文献学、训诂学、中医方法论等课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构建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奠定理论和文化基础。其次要实行先中后西的模式,建立中医学思维定势。在专业基础课教学阶段,先学习中医基础课,强化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后学习西医基础课,强调西医知识服务于中医临床。第三,中医经典课程要以强化辨证思维能力为核心。改革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突出经典课程与临床的结合,确立中医经典课程以强化辨证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第四,在中医基础和临床课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如,开展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中医思维原理教学、双师案例辨证思维训练、辨证论治情景模拟训练、临床各科病证结合诊治思维训练等。第五,开展中医思维能力综合训练。如,运用中医标准化病人对学生进行中医思维能力综合训练,编制以临床病案为基础的中医思维训练软件。[2]

三、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变革

当前,中医药事业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期,中医药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中医药战略地位上升带来的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引发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范式的变化等等。要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在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顺应新形势的变革。

1.适应大健康时代需要,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内涵

中医药高等教育应全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及社会多元需求,主动对接大健康时代,根据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优势,适时优化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坚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办精办优中医药类专业,带动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更加主动地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由以治疗疾病为中心向以全面维护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仁爱为魂、精诚为本、创新为要、能力为重”的“四为”一流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对中医药事业有深厚感情,对中医药发展有充分自信,对社会责任有担当精神,对中医药理论有深邃领悟,对中医药实践能力有深入掌握,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六有”一流中医药人才。

2.顺应国际化趋势,树立为全人类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观念

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向世界各国传播,日益被国际社会所熟知和认可。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科技争得了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在全世界的传播。2016年12月,国务院《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指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新加坡、越南、阿联酋和俄罗斯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3]目前,我国政府已与40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签订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到2020年,我国将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建立30个中医药中心。[4]

随着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对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中医药高等院校要顺应形势,拓展视野,面向全球,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树立面向全球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观念,承担起为全人类健康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责任。

3.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实现教育技术的变革

大数据技术是21世纪最具时代标志的技术之一。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提出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智能医疗应用示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将会给教育和中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中医药高校要提早进行研判和分析,早谋划,早准备,既要考虑对现行模式的冲击,又要考虑如何利用新技术为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服务。

首先要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引起的中医药行业的变化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如中医诊断的智能化、针灸机器人、药材识别机器人等的出现,对现行的医疗服务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从而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式上做出相应的变革。

其次是在中医药教育中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如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精确学情诊断、个性化学习分析,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背景和过程相关的各种数据测量、收集和分析,从海量学生相关的数据中归纳分析各自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行为,进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虚拟化的教学资源,如虚拟仿真实验室,智能化的技能训练系统,智能化的标准化病人等。

第三是利用大数据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与教育信息服务将成为我国高校管理常态。学校的决策机制从基于少量信息的模糊决策发展到基于海量信息分析的科学决策,数据治理成为高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收集、准确分析、合理利用教育管理过程产生的大数据,用数据进行高效管理,用数据开展精准服务,利用数据开展研究,建立起基于客观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

4.发挥书院制优势,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是师带徒的模式,1956年,中医药人才培养转为院校教育模式。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融合,也采取了诸如导师制的一些举措,但还未从根本上解决两种培养模式的融合问题。

传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本身具有一些书院制的特征,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可以将目前的学院制与现代书院制结合。学院负责课程教学,书院则承担课堂以外的事务,包括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学生日常管理等。为将导师制落到实处,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可引入现代学徒制的一些理念和举措,同时,为避免门户之见的局限性,可以尝试实行多导师制。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结合四川省的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建立了以中医药学科建设为导向的、具有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功能的交叉融合型国医书院。由此搭建三个平台,一是中医药名医名师成长与优秀临床人才培养的平台;二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社会集约大众化传播平台;三是中医药人才经典理论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平台。使国医书院成为具有自主性、研究性、开放性特点的师生学习生活共同体。完成五个任务,即举办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整合中医名医名师工作室;创建中医药文化通识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开设名医名师大课堂;传播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知识。

国医书院教育改革将注重传统中国文化与中医药知识全面发展,强调个性发展。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通过开设中医药通识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经典习读、学生课题及学生自创刊物、学习名医传承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满足和达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5.落实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实现教学范式的变革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高质量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和作为社会成员的成长需求上,凝聚在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虽然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在才培养过程中的体现还很不够,还需要将这一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教学目标的确定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教学内容选择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依据;教学方法运用要以学生适合为准绳;教学效果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标准。同时,教学过程组织要强化学生的参与,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中要考虑学生的权益和感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需要建立以“学生、学习、学问、学用”为中心的“学的范式”,中医药高校应加快推进“以教为中心的范式”向“以学为中心的范式”转变,构建基于学生学习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过程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型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将问题探究、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其次,鼓励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使学生在课堂内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三,开展小班化教学。营造有利于师生互动的环境,使课堂教学既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智慧,也能够启发老师的思维,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第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流的本科教育,应当树立“互联网+本科生教育教学”理念,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主动探索依托网络学习平台的在线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模式,尝试“网络自主学习+课堂深度研讨”的课程组织形式,积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和学分互认等配套管理制度。第五,拓宽学习空间和平台,着力构建“五个课堂”。一是传统和现行的教室内课堂;二是校内的课外社团、公益、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三是国内校外各类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和义工等活动;四是海外学习、交流、考察和实习等项目;五是网上虚拟课堂。[5]

四、结语

中医药教育也如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既要传承,也要发展,更要创新。保持中医药特色,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突出临床能力、突出传承能力、突出中医思维,坚守中医药教育的本真,是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改革则是促进中医药全球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医药高等教育应与时俱进,立足大健康时代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适应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顺应教育现代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变革人才培养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手段,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中医药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