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弘扬现状述评
2019-02-16邓群刚
邓群刚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
“两路”精神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在修建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过程中形成的,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为主要内涵的一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文化资源。它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所作的重要批示中第一次高度凝练概括出来的。在此次批示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交代了“两路”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过程及其主要内涵,而且着重强调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1]。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交通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自提出至今已经跨越四个年头。对目前学界有关“两路”精神的学习、研究、宣传弘扬现状进行梳理,找出其发展瓶颈,为未来的着力点指明应该努力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现状
回溯目前关于“两路”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弘扬的现状,总体说来,四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机构方面,成立了一个国家级的“两路”精神工作室。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搭建学习弘扬“两路”精神的平台,2017年11月28日,由交通运输部党组领导、部政策研究室牵头,《中国公路》杂志社承担日常工作的“两路”精神工作室在北京宣告成立。据介绍,该工作室的职责定位是:专门负责“两路”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弘扬工作,致力于推动“两路”精神学习宣传工作的常态化、系统化,在实践中发现和拓展“两路”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让“两路”精神不断弘扬光大;负责相关文字、实物以及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负责相关新闻宣传、活动和会议的策划与组织,以及相关成果的梳理和制作等工作。该工作室的近期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线下将逐步建立“两路”文献资料库、展览室或者博物馆;依托线下资源建立线上资料库、展览馆;开通运营“两路”工作室微信公众号;适时组织召开“两路”精神研讨会;组织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体验感受“两路”[2]。从其设立的宗旨和近期工作计划看,体现了学习贯彻、理论研究、宣传弘扬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完整性,注重线上与线下、行业与社会、行业内部的交流互动。由此可以看出,“两路”精神工作室是一个职责定位清晰、工作安排精当、组织有序的,“两路”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弘扬的专门机构,相信在此工作室的有力领导下,必将大大开拓“两路”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弘扬工作的新局面。
项目申报方面,申报成功了一个国家级研究课题。2014年8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路”精神的重要批示发表后,重庆交通大学王戎教授以敏锐的学术嗅觉迅速做出反应,经过精心准备,以“川藏、青藏‘两路’精神研究”为题获批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王戎教授的带领下,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重庆交通大学师生为核心成员的“两路”精神研究队伍,取得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重庆交通大学在“两路”精神研究方面的实力与气派。
研究成果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自“两路”精神提出以来,除了海量的新闻宣传报道外,在学理探讨方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对川藏、青藏公路修建和养护的研究方面,庞跃辉、王戎的《世界公路建设的宏伟壮举——川藏、青藏公路建设的战略决策与重要启示》一文从战略决策的角度对川藏、青藏公路进行了研究[3];二是在“两路”精神的形成研究方面,王戎的《穰明德与“两路”精神》一文对某位历史人物与“两路”精神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4];三是在“两路”精神的精神实质研究方面,庞跃辉、王戎的《群众路线下的“两路”精神分析——基于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设的认知》一文从群众路线的角度对“两路”精神进行了深入剖析[5];四是在“两路”精神的当代价值方面,李琪以《川藏、青藏“两路”精神当代价值研究》为题完成的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6];五是在“两路”精神的宣传弘扬方面,蔡昕、袁园、薛晓磊的《“两路”精神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7]和庞丹丹的《弘扬“两路”精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8]两篇论文,以及罗婷的硕士毕业论文《“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9]均对“两路”精神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性及融入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初步拉开了“两路”精神研究的序幕,为未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宣传弘扬方面,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影视创作方面,完成了五集电视纪录片《高路入云端》的制作播放、电影《天慕》的拍摄公映以及《七个月零四天》京剧的创作公演。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两路”精神的重要批示发表后,为了进一步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经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单位批准,在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以及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交通部队等共同支持帮助下,五集电视纪录片《高路入云端》最终得以完成拍摄,并于2015年底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纪录片全面深入诠释了伟大的“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在领略西藏大美风光的同时,人们感受到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全国的支援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电影《天慕》则讲述了“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率领筑路大军用七个月零四天的时间,修建长达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的光辉传奇事迹,讴歌了老一辈革命军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弘扬了他们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在戏剧创作上,创作了京剧《七个月零四天》,该剧讲述了慕生忠将军率领两千人的筑路大军勇闯“生命禁区”,以热血铺就通天“神路”这一在青海家喻户晓的真实事件。这些影视作品、戏剧的完成与公映,无疑在“两路”精神的宣传与弘扬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综观目前有关“两路”精神的学习、研究、宣传弘扬状况,可以用成立了一个国家级的“两路”精神工作室,申报成功了一个国家级项目,初步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拍摄公映了一部电影、录制并播放了一套纪录片、排练并公演了一部京剧来概括。可以说,四年来在“两路”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弘扬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就笔者寸目所及,目前学界在“两路”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弘扬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弘扬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仍有很多短板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研究、宣传弘扬机构较少,没有形成系统。“两路”精神作为一种新近提出的革命精神和文化资源,其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学习、研究、宣传弘扬涉及中央与地方,军队与群众,行政部门与民间力量,交通行业与高校等多个层次的单位和部门,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单纯依靠一两个机构和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构建一个覆盖中央与地方、行政部门与民间力量、交通行业与高校三位一体的研究系统,打通学习、研究、宣传弘扬之间的隔阂,形成合力,才能共创“两路”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弘扬工作的新局面。
新闻报道较多,学术性成果不够丰富且质量不高。笔者以“‘两路’精神”为篇名,在CNKI上检索共获得28条相关信息,其中只有5篇属于研究性质的学术论文,其它23条大多是发表在报纸期刊上的宣传性文章。在百度搜索上,以“‘两路’精神”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有3 500 000个信息链,与中国知网上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自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两路”精神的批示发表后,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贯彻的高潮,但是学界反应相对迟钝,目前理论界对“两路”精神的研究力度还十分有限。即使在目前寥寥数篇研究成果当中,质量和水平也令人汗颜。从论文发表的质量上说,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还未出现。就笔者寸目所及,目前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有关“两路”精神的论文可谓凤毛麟角,权威期刊上更是一片空白。此外,迄今为止,有关“两路”精神的学术专著还未出版,这与“两路”精神的地位极不相称。
关注宣传弘扬的应用性研究成果较多,学理性和基础性关注不够。学理性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没有学理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恰恰相反,仅有的几项研究成果关注的是如何宣传弘扬“两路”精神的应用性成果,对基础的学理性研究关注较少。
有关“两路”精神的资料收集利用十分有限。资料是学术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础。学术研究的开展和创新除了研究方法的局限外,还有资料的局限。从当前整理出版的“两路”精神资料集来看,大多是纪念性文章的编著,很少见到有价值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从研究者所利用的资料来看,大多是公开出版的二手资料,很少引用档案馆档案、民间文献等第一手原始资料,这就如同嚼别人吃过的馍,读起来寡淡无味,导致研究成果的质量大打折扣。
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缺乏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参与。从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批示中可以看出“两路”精神的学习、研究、宣传工作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但从目前“两路”精神学习、宣传、研究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交通行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背景的专业人员行动起来了,其他学科基本未涉足,更不用说相互之间的学术对话了。
对“两路”人物和“两路”故事的挖掘十分有限。虽然“两路”精神的内涵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凝炼概括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24个字,但这区区24个字的背后不知是多少川藏和青藏公路筑路人与养护人乃至当地群众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故事凝炼而来的。因此,要想宣传弘扬好“两路”精神,必须要挖掘好“两路”人物,讲好“两路”故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筑路司令慕生忠将军的个人故事挖掘较多,并且在此基础上成功拍摄了一部电影和一部京剧。如果没有前期大量的研究成果提供的素材,很难想象能够拍出如此精彩的作品。除了慕老将军,可能还有筑路政委、筑路英雄、养护模范等等为数众多英雄人物的“两路”故事未挖掘出来。“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值得注意的是为数众多、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为“两路”的修建养护以及“两路”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从目前来看,对他们的“两路”故事的挖掘基本是一片空白,这大概也是导致“两路”精神宣传弘扬的效果不够彰显的原因所在。
宣传弘扬方面,手段单一,缺乏创新。从当前宣传弘扬的方法和手段上看,除了影视创作之外,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渠道和路径上,缺乏创新,很难适应年轻一代的口味。由于时代的变换和社会的变迁,知识大爆炸和生活节奏快成为当今世界的显著特征,碎片化学习和快餐文化成为年轻一代热宠的生活方式,佛系生活、宅男宅女、非主流等成为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如果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宣传媒介和方式之中,必将使其弘扬践行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必须看饭下菜,改变菜品的制作方法,迎合食客的口味,才能收到理想的宣传弘扬效果。
学习、宣传、研究割裂严重,不能从整体上相互沟通和借鉴。从总体上看,目前有关“两路”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三者是割裂开来的,并没有形成合力。比如有关“两路”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术成果,很难说很好地应用到了宣传弘扬的实践当中。大多数情况是,学习归学习、研究归研究、宣传归宣传,三者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与借鉴。
三、未来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就目前“两路”精神的研究现状而言,尚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在研究平台的搭建方面,构建自上而下的一整套研究系统。首先,在相关高校、交通行业、研究机构设立“两路”精神工作室分支机构,在交通部“两路”精神工作室的统一领导下,从上到下构建一整套完整的研究系统。其次,建立“两路”精神研究会,组建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专业研究队伍,组织相关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最后,在相关地方设立“两路”精神实践基地,以更好地服务于“两路”精神的学习践行、理论研究、宣传弘扬工作。
加强学理性研究,为应用性研究提供素材、奠定基础。学理性研究其实和应用性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比如“两路”精神提出后,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践行、宣传弘扬的高潮,但是在学习践行、宣传弘扬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习总书记在关于“两路”精神的重要批示中提到:“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那么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到底是如何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的?怎么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的解答可能只有进行深入的学理性研究才能令人信服。如果我们的学理性和基础性研究清楚了这些问题,就为学习践行、宣传弘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大大增强了其说服力和感染力。
打破壁垒与界限,加强以档案资料和民间文献为中心的资料搜集,打造“两路”精神资料数据库。资料是所有学科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础,只有充分占有丰富详实的资料才能为创新奠定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对“两路”精神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建立资源数据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两路”精神的学习践行、理论研究和宣传弘扬工作。但是,川藏和青藏公路的修建与养护涉及到军队、民族地区,大多是涉密单位和敏感区域,面临着资料开放有限的困境,要想方设法打破壁垒与界限,广泛收集散布在各地、各单位的档案馆资料,才能为未来研究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史料基础。此外,散存于各地的民间文献也载有大量有关“两路”精神的信息,与官方档案文献相比,民间文献多反映地方与普通民众的足迹和心声,能够弥补官方档案之不足,与之形成互济。因此,还要下大力气加强有关川藏和青藏公路修建与养护的个人日记、工作笔记、书信、照片等民间文献的搜集,在此基础上,构建资源共享的“两路”精神数据库。
挖掘“两路”人物,讲好“两路”故事。人物和故事是历史构成的两个要素。“两路”精神是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中总结凝炼而来,其内嵌于“两路”人物的身上,靠人物的故事来呈现。因此,我们在掌握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塑造好筑路人和养护人的人物形象,讲好“两路”故事,能够大大增强“两路”精神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挖掘“两路”人物时,除了上层人物、英雄群体外,还要特别注意不能忽略普通民众的“两路”故事。
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跨学科研究。“两路”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与养护,可以说两条公路的修建与养护是孕育“两路”精神的母体。而川藏、青藏公路修建与养护的历史至今已跨越60余年。因此,要研究“两路”精神,就不得不对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历史进行详尽的考察,这属于交通史的研究范畴。目前交通史与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的融合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另外,要想让“两路”精神入口入脑入心入行,真正把“两路”精神的学习践行、宣传弘扬工作落地生根,离不开心理学、教育学等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两路”精神的学习践行、理论研究、宣传弘扬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宏大工程,涉及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要求我们必须鼓励其它学科的学者,积极参与到“两路”精神的学习践行、理论研究和宣传弘扬中来,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流、合作与对话,进行跨学科的多方位碰撞,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两路”精神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加强田野调查,做好两路精神口述史、影视资料的收集。在宣传弘扬“两路”精神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明明已绞尽脑汁,费尽心力,想尽一切办法想做好“两路”精神的学习践行、宣传弘扬工作,但就是很难做到内化于心,引起年轻一代的共鸣。这主要是因为时代的转化使当今的青年一代产生了隔膜感,只有亲临其境才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就是这个道理。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其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文化资源相比,“两路”精神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就是距当今很近,亲身参与川藏、青藏公路建设与养护的大量当事人和历史见证者大多还在世,为我们进行田野调查,进行“两路”精神的口述史、影视资料的收集提供了方便。但是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大多已是耄耋老人,他们的数量年年甚至日日在减少,对他们进行访谈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采用新媒体手段,多管齐下呈现好“两路”故事。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爆炸和速食文化日渐流行,书籍、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信息获取的主渠道逐渐被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即时通信等新媒体形式所代替。当今时代信息量如此之多,获取信息如此容易,人们再无时间和耐心去看长篇大论、鸿篇巨制,碎片化学习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如果我们仍旧沉浸于迂腐老套的宣传弘扬模式沾沾自喜,必将被年轻一代所抛弃。只有迎合时代潮流,采用动漫、动画、微视频、纪录片、影视等多种手段重新包装和组合“两路”故事,才能牢牢抓住年轻一代的心,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践行、宣传弘扬效果。
四、结语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一旦掌握群众,必将迸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作为一种新近提出的具有鲜明交通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两路”精神,只有学习认识到位、理解挖掘到位、阐释传播到位、践行落实到位,才能极大地鼓舞人们积极投身交通建设事业,为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的实现贡献力量。因此,只有认清“两路”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弘扬的现状,查漏找缺,才能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多出新品,多产精品,从而为学习、研究、宣传弘扬好“两路”精神添砖加瓦,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