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写作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综述及展望

2019-02-16谌鹏飞

关键词:文创学者文化产业

谌鹏飞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出版社,湖南 长沙 410082)

文化创意产业因其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位,且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而成为当前带动国家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发展为一种新兴业态。而创意写作是以生产创意作品为目的的一种新的写作形态,是当前高等学校写作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的增长点和实践的突破口,因而亦备受关注。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写作是否关联?通过深化创意写作教学改革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否可行?为进一步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写作的相关性,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概念溯源,并厘清其发展脉络;对创意写作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创意写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综合评述,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一、文化创意产业及创意写作概念溯源及演进逻辑

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由最初的经济学领域逐步拓展到新闻传播学、艺术学领域,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跨学科研究点,而创意写作目前主要是中外语言文学学科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溯源及发展脉络

追溯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 发现其源自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的“创新理论”。1998年, 英国为振兴国家经济而成立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发布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1],该概念明确了创意产业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实现方式,呈现出文化创意的表征。2001年,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对创意产业作出更为明确的界定:“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四个产业的总和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2],并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有创意。2011年,美国经济学家凯夫斯将创意产业进一步与文化及艺术相连[3],创意主要强调创造力,且一般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看出,早期的创意产业概念,事实上已把文化蕴含其中。

“文化创意产业”一词形成于文化产业之后。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术语并对其进行了界定,即“那些借助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商业形式,生产和传播各种信息符号的专业产业组织机构”[4]。我国学者李建中在1988年首次对文化产业的性质及范围进行了阐释,文化产业向社会提供的文化性消费资料分为“实物和非实物两种形态, 而前者又往往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二重属性”[5]。1998年,文化部成立了文化产业司。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标志性事件“说明了中国经济开始自觉地重视以文化为资源的经济推动力”[6],之后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

全球范围流行的“创意产业”与我国推行的“文化产业”相结合,催生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该概念于2002年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提出;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学者郭少棠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二者结合的缘由。香港用“创意工业”概念,内地则用“文化产业”概念。创意工业以文化创意为增值手段,其核心是创意,而创意的核心要素是有敏感的触觉、洞察的能力和广阔的视野,这三种核心能力关乎文化的深度挖掘,文化产业必须充分掌握;而文化产业外延较广,更适合高度而迅速发展的现代文化经济,创意工业虽然聚焦于创意,但不可脱离文化素养。“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使创意工业和文化产业有效结合,求同存异,以发挥更大的效用。”[7]

在概念的界定上我国学者主要持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跨越不同行业,居于产业价值链高端,如金元浦提出的越界[8]、奚建华提出的融通[9]等。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源于文化产业,但又超越文化产业,唐建军[10]、王振萍[11]等学者持该观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应综合体现文化、创意和产业三方面的本质,如姚武华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们蕴藏的文化资源、智力、艺术天赋等脑力元素为核心生产要素,生产文化创意产品与文化创意服务的经济集合体”[12]。北京市统计局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界定:“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13]

从以上概念梳理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仍不明晰,第一类观点事实上把文化创意产业等同于创意产业,有违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初衷;综合其他两种观点以及北京统计局的界定,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关注的是文化产业中创意的表达和创意能力的提升。且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已渗透到国民经济若干行业,解决了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创意问题,也就基本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中如果能充分考虑到创意的本质,把个人与组织的创意过程视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与开发,并将其产品和服务融入市场,就可以升级为文化创意产业。

(二)创意写作概念溯源及发展脉络

创意写作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最初仅仅指文学写作与文学写作教育。美国的爱荷华大学是创意写作教学的发源地,它于1936年启动创意写作项目,突破了“文学创造是个体的天才灵感的传统观念,将其发展为在群体教学和反复实践中的技艺提升”[14],但该项目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在产生过程中有何争议却鲜有学者提及。美国创意写作的兴起,有研究者认为与“二战”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有紧密联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数量急剧增加,拥有较多自治权利的大学为了在竞争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特别关注学生的自我认同,帮助其成为各自生命故事的“主角”,“创意写作开始于美国而非别的国家,这也许是一个极其内在的原因。”[15](P206-211)

爱荷华大学开设的两个创意写作项目在全球都有较大影响力,推动了全球创意写作的兴起。一是创建了作家工作坊。工作坊教学模式首先被复制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创意写作课程。英国East Anglia大学[16]、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17],以及澳大利亚Curtin大学[18]都在20世纪中期开始了创意写作教学。尽管多年来不乏对“创意写作是否能教与学”[19]、“工作坊教学是否有效”[20]的质疑,但过去20多年,它一直在美国、英国等国盛行,“工作坊教学法始终没有被别的更有效的方式取代。”[21]随后,Dawson[22]、Donnelly[23]开展了工作坊理论研究,Haake[24]、Green[25]在工作坊教学中分别引入叙述学理论和文化研究。此外,一些非英语母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相关教学与研究,包括墨西哥、西班牙、韩国、菲律宾[26]、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27]以及中国香港和澳门[28]等。我国台湾作家余光中、聂华苓等曾受邀去爱荷华工作坊交流访学;严歌苓前往哥伦比亚留学,其写作训练方式类似于作家工作坊模式。

二是1967年启动了国际写作项目。每年资助30多名作家到爱荷华大学进行3个月的写作交流”[29],至今已为“120多个国家的1 000多名作家提供了交流、写作、推介作品的平台”[16]。我国很多知名作家,如萧乾、艾青、王蒙、丁玲、吴祖光、王安忆、谌容、徐迟、冯骥才、张贤亮、古华、汪曾祺、莫言等,受邀加入了该计划,“长达数月的广泛交流开阔了视野,接触到创意写作的教育理念”[30]。

从以上创意写作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创意写作的产生与兴盛,与社会环境的变革及社会需求密不可分,但重点仍在文学创作,兼顾自我叙事。2012年,美国学者马克·麦克格尔首次把创意写作与社会资源关联起来,他在其专著《创意写作的兴起:战后美国文学的系统时代》中,对创意写作产生及发展的经过、原因及结果进行了系统阐述,认为创意写作从文学教育传统中挣脱出来,以“系统化的方法调动着社会资源,系统地培养着作家并生产着作品,从而使文学能够不断与社会总体相匹配”[15](P3-24)。我国学者吕永林、刘卫东评价该书是“一部美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且可被视作一部美国战后文学的系统发展史”[31]。

国内开展系统的创意写作研究始于2009年。2009年4月,上海大学文学院成立了“文学与创意写作中心”,该中心致力于创意写作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并组织出版了《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丛书》。丛书介绍各种体裁和写作技巧、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及方法论,对学科的发展做了较广泛的初始研究;该中心还参加了2010年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策划,从而把创意写作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

有关创意写作的概念,国外早期的研究对其概念大多是顺带提及,较少予以系统论述。Duncan对创意写作进行了界定:“以本能、直觉、情感、想象力和启发性为特点,其研究特征是创意,它对世界的探索是全景式的,最终的作品是研究的综合体现。”[32]葛红兵、许道军认为:“创意写作既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传统文学的写作的创意,又适应文化产业化发展新变化,面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开展有创意的写作。”[33]可以看出,创意写作虽然是一种写作形态,但是以创意为本位,写作只是创意思维的体现形式。

二、创意写作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研究

通过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写作的发展脉络及概念梳理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归属的学科不同,但本质内涵都是表达创意,已有学者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一)文化创意产业间接关联创意写作

国内外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写作的文献虽然较多,但尚未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在内容上与创意写作有直接关联,有间接关联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才方面。学者们运用定量分析法,分析出人才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李新安运用因子分析法,发现人力资源是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四种主要因子之一[34];文嫮、胡兵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出技术和人才因子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最大[35];此外,还有学者提出要加强文创人才培养。向勇、权基永发现韩国把培养引领知识经济的专门人才作为文化产业立国战略安排[36],虽然学者们没有提出人才培养措施,但创意写作教育是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重要路径,从这点来看,还是比较有关联的。

二是内容创作方面。学者们认同内容创作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徐延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创作、制作、渠道和展示,通过销售创造价值,其中内容创作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37]。 文化创意产业内容创作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意写作活动的具体呈现,内容创作是沟通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写作的桥梁,因此二者还是密切相关的。

(二)创意写作直接关联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写作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大体上是国内文献,国外文献非常稀少。最早把创意写作与文化创意产业关联起来的是上海大学的葛红兵、许道军两位学者。2011年,他们在《中国创意写作学学科建构论纲》一文中提出通过创意写作培养文化产业核心从业人员的构想[33]。2017年,王雷雷指出,创意写作的核心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一致,都重视创意本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文案写作等新的写作类型的需求,该类型的写作必须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这为创意写作提供了市场条件[38]。而更多学者是从创意写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这个层面来进行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意写作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性工作。研究者们将创意写作终端成果放置在文化创意产业链的起点,强调创意写作的基础性作用。葛红兵、许道军提出,“创意写作是文化创意产业链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其中生产类创意文本是创意写作的独特产物。”[33]葛红兵等又进一步强调创意写作在文学产业化中的决定性作用[39]。吕永林、刘卫东通过案例说明,那些最早提出打造创意城市和创意国家理念的国家,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等,“注重创意写作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它在推动创意文化、创意城市和创意国家发展所扮演的基础性角色地位的重要性”[31]。

第二,创意写作作品是一种市场化的产品。在相关研究中,部分学者认为创意写作首先是有市场需求,作者然后才进行创作,写作之初就把需求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意写作内容和形式较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葛红兵、郑周明指出,“一部分作家因接受杂志社、报刊的约稿而有目的地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已成为符号化的商品。”[40]此外,王雷雷认为创意写作工作坊“对内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训练机制,对外则将创作者们放在了文学产品的市场之中”[38],随着出版等媒体行业的发展,创作者的作品被更加有目的性地投入了市场。从中可以看出,创意写作作品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而媒体行业的发展推动了作品更快走向市场。

第三,创意写作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学者们主要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推断创意写作的兴盛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美国为例,郑周明通过梳理美国创意写作的发展历史发现,自创意写作诞生之日起,创意写作就“参与了美国几乎所有社会问题的讨论及美国思想的建构过程”[41],从而间接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吕永林、刘卫东通过分析美国创意写作的兴起及发达程度后指出,高校创意写作的兴盛是“二战”后美国的整体文化创造力激发和助推方面的一大利器,它以鼎力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旨趣[31]。李盛茂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创意写作推进了美国文化创新,“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曾一度达到美国 GDP 的26%,美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大文化产业出口国。”[42]此外,还有学者以世界创意城市为例,指出创意写作对城市文化的推动作用。如葛红兵、刘卫东认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被 UNESCO 认定的七座文学之都,文学创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和产业创意能力等方面提供支持。”[43]

第四,创意写作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在创意写作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创意人才培养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关联:一是激发创意潜能培养创意写作人才。马克·麦克格尔指出,创意写作能激发学生创意潜能,通过外部激发来聚集学生内在的天赋才能[15](P84-85)。二是以美国为案例说明创意写作人才培养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陆涛指出,美国创意写作培养的人才,“涉及整个文化领域,直接导致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达”[44];李晓梅、李文娟指出,“美国创意写作学科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对美国当今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45]三是从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层面分析。王雷雷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要具有“面对产品描述、活动诉求时产生创意的能力,以及在创意策划阶段精确的文本写作与表达能力[38],而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理念完全符合这种需求;吕永林、刘卫东指出,“国外创意写作为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造意识和书写能力的创意人”[31],他们是在现代创意产业和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时代的中坚力量。

此外,在2017年上海召开的中国创意写作研讨会上,许道军教授介绍了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发展路径,认为创意写作不仅仅要培养作家,还应更着力于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

三、创意写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从学者们以上研究来看,创意写作无论是写作成果的输出还是创意人才培养,都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联。对于创意写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学者们也通过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创意写作研究虽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把创意写作教学与地方经济、文化结合起来,已基本达成共识。在100多所高校开设创意写作课程的背景下,全国创意写作大会于2016年9月在北京召开,创意写作如何服务于文化产业,是其中的重要议题。学者们就创意写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对策。

一是加强创意写作者商业思维的培养。关注该方面研究的学者,认识到创意写作成果要适应市场,创意写作主体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在创意写作选题策划及写作构思阶段,需要有市场化意识。席晓丽指出,“市场意识是将写作作为一种生产行为,将作品作为商品,培养创作者的市场意识,使创意写作成为一种‘生产力’。”[46]作者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片以故事的手法讲述美食,并利用多种媒体对作品进行宣传,使得该纪录片取得了创作和营销的双重成功,其解说词就是一种创意写作形式,也迅速走红。

二是把创意写作活动纳入文化创意产业链。在创意写作如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上,有学者提出应把创意写作活动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环,从而进一步加强写作主体的市场意识。席晓丽认为,“创意写作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链的上游,突破传统创作行为的孤立性,将原先单个作家和创作活动纳入产业链条成为其中的一环。”[46]王雷雷进一步指出:“在文化资源已然被高度重视的时候,创意写作以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紧密联系、和自身的书写要求,应作为文化资源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通道。”[38]

三是将创意写作学科与本土文化资源结合。随着创意写作教学的进行,学者们着手如何开展具有本土化的创意写作研究与实践,普遍认为发展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将创意写作学科与本土文化资源结合,从而使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地方特色。张永禄指出:“将高校创意写作学科资源与本土文化资源充分结合,这是当前高校应对文化经济时代到来的一种反应。”[47]陆涛认为,创意写作应着眼于既有的本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发掘与再生,“在文化创意业这一领域为其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达到创造性的再生”[44]。李晓梅、李文娟主要从打造西部文化品牌的层面来阐释。“要实现创意写作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接,应将创意写作与西部地区特有的文化有效结合,使西部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深入开发和挖掘中形成品牌。”[45]谢彩侧重从文化遗产的阐释与传播的角度,开展创意写作教学与训练[48],如文物纪录片脚本、文化类APP设计、历史文化小说、动漫故事脚本等。

王雷雷则引入了“地方性知识”概念。作者认为,写作者熟悉的当下生活既是创意写作的重要资源,也是文化产品创造的资源。地方性知识在宏观上为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文化向心力,在实践层面则为从业者提供书写的核心资源,在微观上可为具体的书写形式和类型提供参考案例[38]。此外,体现城市和学校特色的创意写作模式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谢彩指出上海大学和复旦大学创意写作课程均能以“自身城市的特色带领学科开设的路向”[49];梁慕灵指出香港的大学创意写作与电影融合,且具有国际化特色[50]。

四是加强创意写作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持该类观点的学者主要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比较成功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与阐释。Kathryn&Holeywell指出,世界文学之都对文化创意能力的培育体现了创意写作与创意城市的跨越式双向融合,彼此之间互为支撑、相互促进[51]。陆涛以英国诺维奇市为例,这座人口约 23万人的古老小城,是世界环境科学与艺术中心之一,该城的东安格利亚大学将其“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产业、现代经济通过创意写作衔接起来,在创意写作和创意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44]。

四、研究评述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评述

综合以上相关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虽然创意写作和文化产业均起源于国外,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由我国提出,其定义目前仍未统一。创意写作起源于美国并在全球逐步开展,其研究重点集中在各国教学实践及工作坊相关理论。我国创意写作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重点还是在国外理论的引荐阶段,本土化的创意写作教育已引起学者关注,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于创意写作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就现有文献来看,主要呈现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创意写作与文化创意产业关联起来的主要是国内学者,国外学者马克·麦克格尔研究内容仍限于文学领域;二是把创意写作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是当前我国创意写作研究的创新点,但主要是通过分析国外案例和统计数据推理论证,说服力不强,论证还有待深化。

在创意写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创意写作研究者们重点从创意思维培养、写作活动纳入文化创意产业链、把本土文化资源作为写作资源等方面来阐释,总体而言,研究内容较为宏观和笼统。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广告会展、设计服务、互联网、旅游休闲娱乐等,而现有的推进策略仅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与方法,如基于文创人才培养的创意写作教学模式尚未构建;通过独立的创意写作学科建设还是依托现有的相关学科建设尚无定论;创意写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路径及方法仍是空白;推动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等学校创意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刚刚起步,亟需深化;等等。

(二)未来研究展望

创意写作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探索出新的写作原则和写作模式,以使写作教育教学体系与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关联。为此,笔者认为,创意写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接下来还需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对文创人才需求开展数据分析,以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对接;第二个层面,对文创产品进行分类重组,以提高文创产品和创意写作作品的吻合度;第三个层面,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意写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明确创意写作未来发展路向。在三个层面研究基础上,继而可对具体实施路径展开系列探讨。

第一个层面的研究,似乎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中的人才因子已经开展,创意写作人才供给看似满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事实上,二者因隶属于不同学科,跨学科研究也还在起步阶段,写作人才的需求和供给还没有真正实现有效对接。此外,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对文创人才需求不够显现,缺少量化依据,因此,接下来的研究要对文创从业人员及文创人才的需求数量及职责进行调研、统计和数据提取,开展数据分析与预测,以给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提供参考。因此,未来研究应加强该层面的大数据研究与应用。

对文创产品形成领域及产品形态进行分类重组,并重构文创产品分类体系,是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写作教学有序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该层面的研究深入了,才可以分析哪一类型的文创产品或某一文创产品哪些环节可以通过创意写作来实现。这样就避免了把各种类型的文字产品以及所有文化创意产品都笼统纳入创意写作的范畴[52],从而使后期的创意写作教学更具针对性。此外,创意写作教学可以重点涉及哪些领域,哪些领域的文创产品可以通过创意写作教学创作出来,哪些文创产品需要掌握哪些学科基础知识,哪些文创产品需要开展跨学科教学,等等,都可以在本阶段进行分析与探讨。

最后一个层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牵涉创意写作学科发展方向问题,包括创意写作专业设置可行性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以及分类分层培养问题等。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写作人才培养,将使创意写作呈现更显著的跨学科特征。是否设置单独的创意写作专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学科基础课程构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文创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等等。如果创意写作教学囿于某个学科或专业下,不可能全面培养各领域的文化创意写作人才。如以创意写作闻名于世的美国爱荷华大学,其从事创意写作教育的作家讲习所并不隶属于文学、传媒、艺术等系部,而是独立设置的,“学生可以大跨度地跨学科选修课程,这在客观上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空间。”[53]而目前我国开设创意写作专业的高校,大多隶属于文学院或中文系,无论是课程资源还是师资队伍,都很难适应多样化的文创人才培养的需要;亦或不单独设置专业,而在文学、新闻传播学、广告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设置创意写作模块;或者结合“双创”人才政策,充分利用所在高校的专业优势,开展创意写作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等等,都可以在本层面深入开展研究。待该层面研究比较成熟后,可逐步开展创意写作教学体系、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写作作品的市场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五、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由我国学者提出,并倡导通过创意写作教育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是开展我国本土化创意写作教育的重要路径。但创意写作教育如何适应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仍在初步探索阶段,研究者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创意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一方面需要加大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对其理论基础、现实需求和学科发展等深入开展研究,以指导我国创意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实践探索,可以在已有一定创意写作教学基础的高校开展创意写作教学改革试点,成功模式可以供更多高校借鉴与大范围推广。并且,对于还需要有意发展创意写作教育的地方高校,要积极探索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且有本校特色的创意写作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国创意写作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文创学者文化产业
陶溪川文创街区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学者介绍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