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对照研究

2019-02-15姚树生杨兆平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烘箱急诊科血清

于 泓, 姚树生, 杨兆平, 于 洋

威海市立医院 1.急诊科;2.创伤骨科,山东 威海 264200

严重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条件下造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身体部位的严重损伤,且至少有一处创伤是危及生命的[1]。其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病情严重、休克率高,病情复杂、极易漏诊的典型临床特点。严重多发伤多为突发性事件造成,患者死亡主要是因为抢救不及时或抢救不当。既往研究报道,实施及时并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急诊科急救是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减少并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后续入院诊断提供有利基础,对显著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3]。本研究旨在探讨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方式将患者分为院前急救组与急诊科急救组,每组各3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院前急救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00±2.11)岁;平均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为(18.65±0.34)分。急诊科急救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4.12±1.76)岁;平均ISS评分(19.04±0.41)分。正常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3.97±0.98)岁。各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组与急诊科急救组的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降钙原素(procalcitonin,PCT)水平。分别于患者伤后12 h及2、4、7、10 d采用促凝管采集静脉血6 ml,使用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70℃保存待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将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各0.1 ml依次吸入一排7孔定量盒中,第1孔只加样品稀释液的作为零孔。每孔加100 μl已用样品稀释液稀释(1∶4)的待测血清。酶标板加上盖,放入37℃烘箱内反应90 min。待反应后用自动洗板机吸去酶标板内的多余液体或甩去酶标板内液体,再用吸水纸拍试。将准备好的抗体工作液按每孔0.1 ml依次加入空白显色(TMB空白显色孔除外)。继续放入37℃烘箱反应60 min。反应后用0.01M PBS洗涤3次,每次浸泡1 min左右。将准备好的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工作液按每孔0.1 ml)依次加入(TMB空白显色孔除外)。37℃烘箱反应60 min。0.01M PBS洗涤3次,每次浸泡1 min左右。按每孔90 μl依次加入已在37℃中平衡30 min TMB显色液,37℃烘箱避光反应30 min,即可按每孔0.1 ml依次加入TMB终止液,此时蓝色立转黄色。最后用酶标仪在吸光度450 nm测定光密度值。

1.3 观察指标 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IL-6、TNF-α及PCT水平;并比较院前急救组与急诊科急救组患者的受伤至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救治成功率及预后情况。

2 结果

2.1 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炎症水平的影响 院前急救组与急诊科急救组的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且急诊科急救组高于院前急救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组与急诊科急救组的IL-6和TNF-α水平分别在第2、4天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且院前急救组患者的IL-6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急诊科急救组。见图1、2。

2.2 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PCT水平的影响 患者在受伤当日血清PCT水平均达到峰值,治疗后血清PCT明显下降。院前急救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低于急诊科急救组(P<0.05),且下降速度快于急诊科急救组。见图3。

图1 两种急救对严重多发伤患者TNF-α水平的影响图2 两种急救对严重多发伤患者IL-6水平的影响图3 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PCT水平的影响

2.3 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院前急救组的受伤至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急诊科急救组,救治成功率高于急诊科急救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效率的比较

2.4 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院前急救组预后效果良好、中度残疾的比例高于急诊科急救组,重度残疾和植物人比例均低于急诊科急救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与急诊科急救模式相比,院前急救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见表2。

表2 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例(百分率/%)

3 讨论

多发伤具有突发性、严重性,伤者的病情极易快速变化的特点,容易造成漏诊。在对多发伤患者采取救治的过程中,病情严重、复杂,病死率较高,而且,人体对严重多发伤的抵抗和修复能力差,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4-5]。在发生严重多发伤的情况下,人的生理功能严重受损,机体出现炎症反应[6-7]。健康人血清PCT水平极低,但在发生严重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清水平会明显升高。因此,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清PCT水平也是衡量严重多发伤患者疗效的一个关键指标。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从事发现场送达医院之前的现场就地施救、看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是急救医学的关键构成环节和重要领域[8]。院前急救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急救水平的标准之一,体现在发生突发性事件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给予高效急救和处理[9]。院前急救可最大程度降低在所谓的最佳抢救“黄金小时”内死亡风险的概率。急诊科急救主要指急诊科医师在接收到患者后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相对较集中、病种较多、急救和管理任务较重的科室[10]。院前急救和急诊科急救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急诊科急救模式,院前急救可更快降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血清PCT水平,急救效率和预后效果更好。

在20世纪末,我国院前急救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期。但目前我国院前急救模式发展尚不规范,管理规定不健全,资金运筹不够灵活,影响院前急救工作的展开,限制院前急救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为尽快解决院前急救医疗的难题,医务工作者应尊重医疗急救科学的客观规律,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尽快解决这项难题,为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

综上所述,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及预后过程中,院前急救模式救治效果优于急诊科急救模式。

猜你喜欢

烘箱急诊科血清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烘箱改造提高纸张涂布干燥效率及效能
复合材料生产车间电烘箱的改造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