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
2019-02-15张永德刘晓艳
张永德,刘晓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学“痿病”范畴,中医学无“重症肌无力”的病名,因为其临床症状的不同,所以又分属于不同的病症,如“睑废”“视歧”“大气下陷”等。近年来,中医对重症肌无力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临床治疗都做了较多的工作,也取得相应的成果,现仅就近十年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因方面
1.1 六淫邪气因素 顼宝玉[2]提出重症肌无力病因主要与外风有密切关系,风为春令主气,行厥阴风木之令,风气行常令,则能涵养肝体,风气失常令,不及或太过,则能影响肝的生理功能;风为阳邪,风令太过,则易生火化热,化热则伤耗津液,津液耗伤则内风自生,进一步加剧外风引动内风,内风外风相合以客人体。
1.2 先天、饮食、劳倦因素 周绍华[3]认为其病因主要是先天禀受的二五之精不足,后天饮食过饥或过饱,后天劳倦失度。先天禀赋不足,因肾为先天之本,则肾中精气亏虚;后天饮食不节,过饥则化源缺乏,气血化生不足,久之必然以虚损为病;过饱则饮食积滞,造成脾胃纳化功能障碍,影响精气生成;劳倦过度,劳伤心脾,久则耗气伤筋;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则日久累及肝肾,出现肝、脾、肾俱虚,引起筋骨肌肉痿废不用等病症。
2 病机方面
2.1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 郭志红[4]以《素问·生气通天论》重视人体阳气为理论指导,认为脾胃阳虚,气不上行为其根本病机,临证时注重补脾胃之阳气,同时重视通利畅达三焦之阳气,使得全身阳气通行致密。林海雄等[5]从纳入的63条中医处方73味中药来进行药物归经分析,结果显示五脏皆在其中,脏以脾为主,腑以胃为主,其中黄芪、白术、柴胡、升麻四味药为核心药物,出现频次最多,此四味药为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要药,故认为其病机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尤其以脾胃阳气虚损为主。姜德友[6]认为MG病机为脾胃虚弱,中气亏虚,气虚下陷;脾胃位居于中焦,脾升胃降,调畅机体气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化生精微经脾气散精,上入于肺以成宗气,肺主气司呼吸,以朝百脉主治节;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胸中之宗气难以维续,进而发展到重症肌无力危象期,临证中以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大法。
2.2 脾肾虚损 ,先后天失养 任琢珊[7]不拘泥于“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在重视脾脏的同时,亦重视肾阴肾阳;肾藏精,肾主骨髓,为真阴真阳之宅,为阴阳之泉源。肾阳亏虚,则火不足以温煦中土;肾阴亏耗,则水不足以濡润中土,故脾胃日久虚衰;临证在“独取阳明”同时,从先天本肾角度出发,脾肾双补,认为MG病机以脾虚为本,涉及于肾,与脾肾关系密切。
2.3 肝气血亏虚,体用失调 谢建晓[8]根据殷萍华、关景义等人对MG住院患者调查的结果,总结出大多数重症肌无力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肝喜条达,肝恶抑郁,说明与肝密切相关,并依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肝气亏虚为其主要的病机,提出益气健脾,其实质就是补肝之气。尚尔寿[9]认为重症肌无力患者肝血不足贯穿始终,血虚易于生内风,肝体不足,则肝用过亢,进而引起肝风内动,导致筋脉筋骨失养弛缓不收,故而肝风内动为主要病机。肝具条达之性,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肝气失达,肝体欠柔,则体用失调,进而影响人体整个气机升降,加快疾病的发展变化。
2.4 脾气虚损,肝肾不足 王敏[10]总结李智杰治疗MG经验,认为本病与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主要以正虚为主;肝肾依赖后天脾胃饮食化生精微物质来补充营养濡养脏腑,所以认为脾胃气虚、肝肾不足为其主要的病机。张运克[11]认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相互滋生;脾输转精微之气上输于目,目的正常开阖有赖肝、肾、脾的功能;肾精不足,则精不能化生血;精血两不足,脾不输精,则不能上注于目,目不荣则不能视,而出现视岐。从而认为MG病机以脾胃虚损,肝肾不足为主,与脾、肝、肾三脏密切相关。
2.5 脾胃亏虚,玄府气液郁闭 王明杰[12]从 “玄府气液理论”进行辨证施治,认为MG病机为玄府失开,神机不用,并提出“玄微府”的概念,所指的“玄微府”,就是指其分布广泛,无论在人的骨髓、脏腑,还是肌肉、皮毛,以至于世间的万物,都具有这个微小的结构,同时,其结构至精至细至微,形态玄冥幽微,非人眼所能看到,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普遍存在着 “玄微府” 这一微观结构,此结构亦为气血的灌注,津液的输布,精神神机的运转升降出入的重要通道,玄府郁闭,则气血不能灌注,津液不能正常输布,神机失去透达,气机升降出入障碍,进而造成诸官之机能障碍。玄府以开通透达为顺,以郁闭聚阖为逆,故在治疗时不单单重视补中益气,更重在玄府的通达,临证时以补益脾胃,透达神机为要。
2.6 宗气虚滞,神气失达 陈吉全[13]提出重症肌无力病位在肌肉血脉,他以民国医学大家张锡纯宗气理论为指导,以宗气撑持全身,代元气统摄三焦气化之功能为切入点,认为MG病机是宗气虚滞,神气失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人体通过肺肾的协调,将自然界中的清气吸入肺内,与脾胃化生的精微之气相合产生宗气,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则宗气来源不足,宗气乏源则虚滞,宗气虚滞不能撑持全身,不能撑持全身则全身乏力,神气失达不能主司动作;宗气虚滞则进一步引起三焦气化不利,于上焦则无力助肺主气司呼吸,于中焦脾胃则运化无力而纳运不相得,于下焦肾则失摄纳气,三焦气化不利则气机失畅,易于形成痰湿、水湿等病理产物的实邪;临证中以调补宗气为主要治则,宗气得畅补,气血周流,神气达于肌肉,故能主司动作,重症肌无力症状可以得到根本缓解。
2.7 奇经亏虚,络脉虚滞 蒋方建等[14]认为冲为血海,机体肌肉筋骨正常功能活动都需要气血调和,十二经脉气血不足则冲脉来补充十二经脉气血,冲脉虚损,十二经气血无以为充,导致经脉气血亏虚,气血不能濡荣涵养肌肉筋骨,进而造成重症肌无力加重,临床中应用冲脉理论分型治疗MG,对MG患者有良好的疗效,提出MG病机与冲脉虚损有关。
2.8 脏腑虚损,湿浊、瘀、毒内蕴 徐明涟[15]认为脾虚湿盛是重症肌无力的病机关键。脾虚则土不制水,水湿泛滥,湿邪沉重浑浊,浸淫四肢及肌肉筋骨,从而导致四肢困重乏力,肢体痿弱不能用;临证中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湿升清,标本兼治。刘友章[16]在“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MG病机为脾气虚损,中气下陷为本,同时以湿热为标,临证中多运用补脾益气、升阳举陷、运脾化湿、标本同治来进行治疗。王超等[17]认为MG病机可归纳为虚、实两方面:虚主要责之于大气虚损,实主要责之于湿热、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疾病过程中多为虚实夹杂。
3 结语
对于重症肌无力,一般医家多从脾胃着手进行辨证论治,但是在中医临证中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此研究,得到MG病机主要与脾胃、肝、肾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为后天精气来源提供保障,只有脾胃纳运相得,才能奉养全身,即可以养先天;肾为先天本,内藏真阴真阳,为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肾中精气充足,才能以此来温煦滋养中州,即可以养后天,此即所谓的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实后天。肝木依赖肾水来涵养,脾升胃降,肝即可升发有权。本病过程中基本以虚、损、衰为主,虚为损之渐,损为虚之极,都是由虚到损,由损到衰,成为虚衰性疾患;因虚损衰可致实邪的产生,五脏六腑奇经络脉虚损衰,可致湿浊、瘀、毒内生,进一步形成病理性产物,同时,因实邪停滞可致正气虚损衰,体内病理性产物蓄积,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可使五脏六腑奇经络脉虚损衰。本病初发多以先后天脾肾虚弱为主,中期多血虚络阻,进而由虚致损,虚中夹实,有湿浊、瘀、毒等实邪,末期脾、肾、肝由虚损转为虚衰,造成脾肾虚衰,肝木不荣,宗筋失养,从而加重病情,故在临证中,可多从脾、肾、肝三脏进行辨证论治,达到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