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期情感虐待与青少年自卑感的相关研究

2019-02-14杨芯

青年时代 2019年35期
关键词:儿童期自卑感自卑

杨芯

摘 要:目的:探究自卑感与儿童期情感虐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中的情感虐待分量表和自卑感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自卑关系与儿童期情感虐待显著相关。结论:儿童期情感虐待可以引起个体的自卑心理,并且能够预测个体的自卑心理。

关键词:自卑心理;儿童期情感虐待

一、引言

研究表明,童年期的虐待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而虐待主要包括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在控制了个性和家庭的影响之后,仍然发现儿童期的身体虐待会对青少年时期的抑郁、酗酒问题及精神健康产生影响。除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可能更具有破坏性,情感虐待反映了儿童与施虐者之间长期的互动模式,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辱骂、贬低、威胁、恐吓、孤立、漠视等。这种虐待会对儿童的情绪、行为、认知等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的,却极容易被忽视。在Fang等人的研究中,18岁以下儿童发生情感虐待的概率高达19.6%,并且儿童期的情感虐待能都显著预测成年后的抑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九十年代上升到25%。随着时代的不断不发展,近年来心理障碍的人数达到30%,而在这些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因强烈的自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现象比较突出。再对入学新生进行的《大学生UPI人格问卷》测试后,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感到自卑”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23.27%。自卑感(The Feelings of inferiority)是自我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性格上的缺陷。自卑是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情绪体验,自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既包括主观的感受,又包括对别人的感受。既可由自我体验生成,又可经由外部的语言与行为表现(郑传芹,2004)。在以往对自卑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家庭环境、幼时经历、挫折后的思维方式等都会影响个体自卑感的产生。

目前已有少数研究证明情感虐待与儿童社交焦虑、儿童抑郁症状都有显著关系,并由情感虐待可以直接预测儿童社会焦虑与抑郁。目前对自卑心理研究大多只关注了整个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而忽略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因此,本研究的宗旨是探究自卑心理与儿童时期的情感虐待之间的关系。

二、方法

(一)被试

18~25岁在校大学生80名,剔除了个人信息缺乏、项目回答有误的问卷1份,最终有效问卷为79份。其中男生37人,女生42人,来自城市的30人,农村的49人。

(二)工具

1.儿童期创伤问卷

由赵幸福、张亚林和李龙飞(2004)修订的儿童期虐待问卷中的情感虐待分量表,共包含5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情感虐待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问卷分数越高,代表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越多。

2.自卑感量表

该量表共有36个项目,包括5个分量表,分别测量个体在自尊、社交自信、学习能力、外表和体能5个方面的自卑感程度。量表采用7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自卑感越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α系数为0.90,分半信度为0.84。

3.研究设计

通过“问卷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后,使用SPSS22.0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人口学变量与自卑心理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自卑心理在性别、来源地的差异不显著(P值均>0.05),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自卑心理无差异;城市与农村户口的同学自卑心理无差异。

(二)人口学变量与儿童期情感虐待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儿童期情感虐待在性别、来源地差异不显著(P值均>0.05)。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儿童期情感虐待无差异;城市与农村户口的同学儿童期情感虐待无差异。

(三)自卑心理与儿童期情感虐待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卑心理与情感虐待为中等程度正相关(R=0.299,P<0.01),表示高自卑心理的被试在儿童期受到的情感虐待也较多。低自卑心理的被试在儿童期受到的情感虐待较少。

(四)回归分析

以儿童期情感虐待预测自卑心理程度,为一简单回归分析,简单回归与相关分析主要结果相同,结果见表2,Pearson相关系数与β系数均为0.299,这两个系数的检验值均相同,达显著水平。R?则提供回归变异量,显示儿童期情感虐待预测自卑心理程度有8.9%的解释力,P<0.001,该解释力具有统计上的意义。以儿童期情感虐待预测自卑心理程度,β系数达0.299(t=2.746,P=0.008),表示受到的情感虐待越多,自卑心理程度越高。

四、讨论

本研究探究的是自卑心理与儿童期情感虐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儿童期情感虐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自卑心理,即在儿童期受到的情感虐待越多,越容易引起自卑心理。说明情感虐待是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其次在研究中也表明,性别、来源地的差异在与自卑心理上无显著差异,即性别、来源地不同,但自卑心理没有显著差异。同样,性别、来源地的差异在儿童期情感虐待上也无显著差异,即性别、来源地不同,但在情感虐待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被试人数较少,被试先测的为自卑量表问卷,后测的为情感虐待问卷,自卑量表问卷题目较多,而情感虐待问卷较少,当被试做到情感虐待问卷时可能会忽略情感虐待问卷的引导语有关。

本研究最终的结果为儿童期的情感虐待能够预测自卑心理,表明兒童期情感虐待是造成自卑心理的一代风险因素,这种儿童期受到的创伤延续发展到了个体的现在,所以在进行干预时不仅要注意到躯体上的虐待,也要主要到儿童期是否受到了情感虐待。

参考文献:

[1]Fang X,Fry D A,Ji K.The burden of child maltreatment in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5,93(3):176-185C.

[2]安芹,贾晓明,李波.中学生童年期创伤经验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8):81-82.

[3]向秀英,邓云龙.国外儿童心理虐待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43-45.

[4]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435名儿童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4):377-379.

猜你喜欢

儿童期自卑感自卑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在儿童期逆境对中老年健康影响间的中介效应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你的自卑感,从何而来
大学生儿童期受虐与攻击性、自尊的关系*
伴儿童期忽略的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氢质子波谱对照研究☆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儿童期语言技能与成人读写能力:29年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