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2019-02-14冯锐刘思义王巧悦
冯锐 刘思义 王巧悦
[摘 要]村镇银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普惠金融、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着力点。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是农村普惠金融资源可持续投入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村镇银行发展的异质性从规模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四个方面构建村镇银行经营绩效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基于2016年河南省村镇银行18家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村镇银行之间的经营绩效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结合重要影响因素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村镇银行作为服务县域经济、支农支小的专业化金融生力军,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和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从2007年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成立到现在,基于村镇银行成立门槛低和经营机制灵活的特征,越来越多的村镇银行快速成立和发展。然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导致银行业竞争加剧,本身缺乏竞争优势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越发艰难,经营绩效出现分化。因此,研究影响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显得至关重要。
围绕镇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成果从早期的定性研究、案例分析逐渐演变到实证分析。例如,郭琳(2015)利用2009-2012年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数据,以资本收益率、股权结构、费用率、业务范围、规模、时间和发起行性质作为因变量,以此来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衡量村镇银行绩效综合的分值,从而得出每个因素对村镇银行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田溪(2018) 利用安徽省21家村镇银行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选出具有影响力的因子,并据此建立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从村镇银行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影响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村镇银行的评价体系方面,大部分文献均采用了因子分析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对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但大部分经营评价体系并不能涵盖村镇银行的经营状况,设计的经营评价体系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补充。本文以河南省18家村镇银行作为样本,探究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利用相关数据构建起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对河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正确认识到村镇银行的发展态势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根据村镇银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为村镇银行以后的发展选择更好的道路,从而推动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1 理论分析
村镇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起源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因此,村镇银行在构建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上可以参考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并根据村镇银行自身所具有的高负债的特点做出一定的调整。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上根据村镇银行的特点, 本文将从规模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四个方面进行指标选取。
一是规模性指标。村镇银行的资产规模较小,资金来源范围较窄,主要以农村地区为主,吸储对象主要为农户。由于地区的发展状况的不同,村镇银行之间的资金存款也会各异,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会具有数额较大的资产总额,反之则较少。规模性的指标选取了资产总额,资产总额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以及经营成本。
二是安全性指标。 村镇银行的安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农村金融环境的不稳定,村镇银行所面对的客户大部分为具有不稳定收入的农民以及中小型企业,由于对客户的征信不足的原因,村镇银行相较于商业银行而言具有更大的风险性,更容易产生不良贷款。因此,出于避免经营风险以保证资金安全的原因,需要对村镇银行的经营进行安全性评估。选取指标包括了不良贷款率以及贷款拨备率。不良贷款额以及贷款拨备金额的多少能够体现村镇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的强弱。
三是流动性指标。相较于商业银行而言,村镇银行具有资产規模较少的特点,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弱。村镇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为农户和中小型企业,其具有信用信息不完善的特点,容易出现呆账、坏账而出现流动性不足的现象。村镇银行位于农村地区,消息的传播速度相对而言较快,农户在面对村镇银行负面信息时的辨识度不够,容易导致村镇银行发生挤兑现象,出现流动性风险问题。因此,村镇银行的流动性指选取了存贷比率以及流动性比率。存贷比率反映的主要为村镇银行总体的资金利用情况,流动性比率对村镇银行的偿还能力做出了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村镇银行的流动性储备资产。
四是效益性指标。村镇银行虽然位于农村地区,但银行的部门数量相较于商业银行而言并不会较少,并且村镇银行的最终目标与商业银行一样,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赵志刚等,2011),通过选取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和人均利率来观察村镇银行的经营效益,能够较好地反映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资本利润率能够反映村镇银行的总体盈利水平,低成本收入比则意味着村镇银行有较高的盈利能力,人均利润反映了村镇银行的用人效率,更能体现村镇银行的盈利状况。
2 实证分析
2.1 村镇银行经营绩效指标的选取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以往学者所研究过的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结合以上规模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方面选择具体的指标进行构建,从而确保了评价体系的完整性。
2.2 村镇银行数据来源
以河南省村镇银行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筛选了18家村镇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为栾川民丰村镇银行、孟津民丰村镇银行、偃师融兴村镇银行、宜阳兴福村镇银行、洛宁兴福村镇银行、汝阳兴福村镇银行、巩义浦发村镇银行、新郑郑银村镇银行、荥阳利丰村镇银行、新密郑银村镇银行、宝丰豫丰村镇银行、郏县广天村镇银行、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安阳珠江村镇银行、滑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汤阴兴福村镇银行、内黄兴福村镇银行、淇县中原村镇银行,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银监局,最终构成了18家村镇银行2016年的横截面数据。
2.3 村镇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本文所選取的指标有三种:正指标、负指标和中性指标。为了排除指标方向性所引起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不良贷款率和成本收入比这两个负向指标采用倒数的形式正向化处理,即指标的数据越大表明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越好。为了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文通过Staa15.0软件进行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705,说明各变量之间的信息重叠程度较高,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 Bartlett球形检验中的P值小于0.05,即表明各变量之间显著相关。
本文计算特征值情况、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表2为主成分因子法的分析结果。
因子分析选取的是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因此所提取保留的因子共有两个,经旋转后,F1的方差贡献率为56.23%,F2的方差贡献率为21.95%,这两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8.18%。一般而言,因子分析过程中累计方差达70%以上则认为比较满意,因此本文数据能够较好地对这18家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做出说明。
对因子结构进行旋转有助于进一步简化因子结构,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表3为因子载荷矩阵。F1在X2,X5,X6,X7,X8上载荷较大,这五项指标分别为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人均利润,能够反映村镇银行的盈利效益性和安全性,因此将F1命名为盈利效益安全性因子;F2在X1,X3上载荷较大,这两项指标分别为资产总额、贷款拨备率,能够反映村镇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安全性,因此将F2命名为资产安全性因子。
在求得这两个因子的得分后,可以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按照权重进行汇总求得每家银行的经营绩效得分情况,记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得分为F,则有:F=(F1*0.5623+F2*0.2195)/0.7818,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18家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得分,表5为河南省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评分。
依据表5可知,村镇银行的综合得分排名分别将18家村镇银行分为优、良、中三个等级,即优等银行为排名处于前6名的A, B, L, I, G, K银行;良好银行为排名处于7到12名的R, H, M, J, P, O银行;中等银行为排名处于后6名的N, D, C, Q, F, E银行。优等银行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的F1因子为正值,即盈利效益安全性因子的得分较高。其中A, I, G这三家银行的F1, F2因子均为正值,表明这三家银行在盈利效益及资金安全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B银行的F2因子为负值,表明了B银行在资金安全性方面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贷款拨备率为2.8%,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贷款减值准备,进而导致了资金安全性不足;B银行的盈利效益性因子在所有样本村镇银行中得分最高,其中人均利润率高达61.8%,存贷比率适中,为80%。中等银行的F1, F2因子均为负值,即盈利效益安全性因子以及资金安全性因子的评分都较低。E银行的盈利效益安全性因子是所有样本村镇银行中得分最低的,该银行所拥有的资产总额不算多,把大部分资金用于贷款,尽管不良贷款发生的比例较低,但却没有做好充足的贷款减值准备,导致了较大风险的存在。
3 总结与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样本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得分排名得知,村镇银行之间由于建立初期的发起行以及理念的不一样,导致后期的业务发展水平也有所差异,进而使得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安全性方面出现的差异较大,加上地区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村镇银行之间的经营绩效的不同。其次,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弱,盈利能力不够强。相比于商业银行而言,村镇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还有所欠缺,不能为个人的需要而设定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不能深入了解到目标客户的产品需求,业务产品不够丰富,不能抓住和留住客户,导致盈利能力不强的局面。最后,村镇银行的信用贷款手段缺失,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村镇银行由于面对的客户大多来自农户,较少会使用到信用服务,因此,在对农户的风险信息了解这一块是存在缺失的,这会导致村镇银行的呆账坏账出现的可能性增强,从而减弱其风险控制能力。其次,由于村镇银行的贷款抵押品的局限会使其流失掉部分对贷款业务有需求的客户,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
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开展中间业务,创新业务产品。中间业务在村镇银行中所占比例极少,村镇银行应根据当地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为当地居民开发并提供中间业务,例如,为当地居民开展代收水电费、话费等,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村镇银行不仅能从中得到收入,还能扩大在客户心中的影响力,提高品牌认知度,从而提升吸收存款的能力。其次,村镇银行应该对市场进行细分,开辟属于自己的业务领域,根据当地的区域发展情况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定位,通过对产品进行创新而达到为农户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产品,例如,上海嘉定洪都村镇银行结合客户需求与自身实际,提供“惠农贷”“家和贷”等产品以满足各类型客户的需求。同时,村镇银行在把握住农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大银行不愿意提供金融服务的客户源的同时,要适当争取高质量的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不仅能够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还能从中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再次,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和担保机制。通过与已有农业组织相结合,了解农户的生产能力以及信用等情况,对农户的还款能力做出评估,建立起信用档案以确保贷款能够及时归还,在贷款时根据信用档案对农户的贷款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在贷款的抵押品方面,可以创新抵押品的方式,使农户能够更加方便地得到贷款。村镇银行还能建立起信用奖惩制度,对信用较好的农户可降低其贷款利率,以形成一个正向的反馈作用。在贷款的前、中、后期,可以对农户的经营情况进行适时观察,进一步完善农户的信用档案。在审批过程中,根据客户类型、贷款方式、借款金额等的不同,分级授权审批,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办贷效率。最后,给予政策扶持。在村镇银行成立初期,政府可以采用出资的认缴模式提高村镇银行的公信力以及资本实力,从而提高村镇银行吸收储蓄的能力,在村镇银行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程度上的财税支持,帮助村镇银行走上正轨。但政府的干预需要遵循阶段性的规律,政府不能为了自身的政绩而限制村镇银行自身的发展,应从村镇银行的自身发展出发,在村镇银行的发展有了大方向以后,政府需要开始减少干预,使村镇银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逐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俊.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独特性与阶段性[J].武汉金融,2008(04).
[2] 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7).
[3] 孙金凤,周学声.我国村镇银行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05).
[4] 景浩.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04).
[5] 郭琳.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西南金融,2015(11).
[6] 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及因子分析——基于通化市7家村镇银行的数据[J].吉林金融研究,2018(09).
[7] 邓慧博.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银行家,2017(05).
[8] 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7).
[9] 素贞.关于村镇银行运行状况的几点思考[J].经济纵横,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