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优化路径探究

2019-02-14鲁卫国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高中学生班级管理

鲁卫国

【摘要】文章主要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特征角度出发,阐述了优化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找准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为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优化路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高中学生;优化路径

作为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班级以集体的形式存在于学校当中,因此,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对学生发展以及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关键性时期,要积极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一、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特征分析

(一)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全面性以及示范性特征

首先,在开展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从学校和管理人员角度来分析,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全面性。其中,管理人员要对整个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管理,班主任要对自己负责的班级实施管理,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在做好某一学科知识传授工作的同时要对整个班级实施有效管理。由此可见,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其次,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性特点。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人员,要以身作则,以教科书式的行动来影响学生,从而潜移默化地实施班级管理。通过与学生的长期接触,教师的专业学识、价值观念以及习惯都会对学生起到示范性作用,其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随时随地都对学生产生影响。

(二)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特征分析

首先,在实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依照具体的工作目标来实施,因此,整个管理过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计划性以及时代性等特点。管理人员在心理素质、人生阅历以及学历方面都要优于学生,并且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要在长期的管理工作当中积极把握时代特征,积极做好日常的管理计划,通过相应的活动和课程来落实管理措施,从而体现出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其次,从工作方法角度来分析,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灵活性以及科学性等特点。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工作者要依照相应的规律和办法来有效处理学校、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且要确保整个过程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实现班级管理目标,为班级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二、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优化路径分析

(一)分工明确,有效落实管理岗位职责

高中班级管理的主体人员是班主任,但是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亲力亲为。因此,要依照班级管理实际情况来积极完善班级管理结构,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有效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职能小组协助管理、班干部直接管理的作用,明确不同主体人员的管理职责,从而有效提高整个班级管理的执行能力。同时,要积极组建合理化的班级管理结构,其中主要涉及职能小组、学生会成员、党团成员、班委等,在实际组织过程中要认真筛选,积极获取学生的意见,确保有责任心、有主见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要积极利用不同的活动和机会来开展班级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主动管理意识的提升[1]。在必要的情况下,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通过谈心、询问等方式来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从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效保障。

(二)加大管理监督力度,促进管理执行效果提升

在实施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要设置相应的检查机制,为提升班级管理执行力奠定基础,合理规划班级管理检查评价、检查时机以及检查方式,从而促进班级管理执行力的提升。其中,监督形式要多样化和丰富化,包括随时抽查、不定期检查以及定期检查等。在定期检查的过程中要落实相应的责任人,针对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不同岗位要实施量化性检查和分析,并积极总结和进行效果统计与分析,最终获取有效的检查结论。

例如,在实施班级卫生检查过程中,要做好评估性检查工作,并依照实际的检查效果来实施相应的教育,从而有效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实施不定期检查过程中,要积极组织相关学生实施突击性检查,从而获取实际的管理情况,确保管理责任人具有一定的管理自觉性和意识。学生如果难以掌握教师的检查节奏,必定会减少侥幸心理,从而督促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班主任要深入到班级当中,担负起整个班级管理的重任,发挥班级核心和灵魂人物的作用,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和不良现象,从而营造良好的班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三)科学化评估管理效果,进一步激发班级管理动力

在实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来实施,确保管理过程有措施、有分工、有检查、有评估以及有验收,从而有效完善班级管理体系。

对此,首先要确保班级管理获得合理化的评价,通过有效的监督与检查来给予科学化的评价结果,其中主要涉及阶段性评价、教师点评、分量化评价等。

其次,积极引入奖惩机制,通过有效的奖惩制度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以现代化管理模式来优化班级管理路径[2]。同时要注重精神层面上的奖励,尽可能減少物质激励的比重,避免过多实施榜样性示范,多选择责任性奖惩方式。

再次,要积极进行补偿和矫正,针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依照班级管理实际状况来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从而以学生为主体来落实管理办法,有效优化班级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和学习环境。

(四)开展不同形式的班级活动,促进班级凝集力提升

高中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班级活动的作用,积极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不同形式的班级活动[3],在活动当中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加深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

首先,要组织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集体活动当中,比如演讲比赛、科技活动周、文艺表演、运动会等,积极做好活动服务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和团队意识,促进班级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提升。

其次,适当开展班级文体活动,比如班级联欢会、红色旅游活动以及春游等,进一步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并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再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及时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分析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压力,及时进行干预,有效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为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密切家校联系,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三个系统: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背景、社会背景,从而导致学生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学习态度、目标、动机等。因此,班级管理措施的落实,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和谐、高效和富于进取精神的班级氛围的形成、提升,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密切配合。

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的工作经历、社会经验、人生感悟都是很丰富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做好每个家长的工作,把家长的力量变成丰厚的教育资源,发挥好、调动好家长资源,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家长的爱心和责任感使他们愿意接受教师的邀请,为学生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班主任,要善加利用、巧借家长之力,让他们在班级管理、帮助学生成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极个别教育方法失當的家长,班主任要悉心引导,使家长意识到家教的误区和盲点,把家长的阻力变为推动力,同心协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高中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必须用班级制度、条例、规范把学生的行为定向管理起来,使每个学生都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积极行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认真倾听,适时交流,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充分发挥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职能小组协助管理、班干部直接管理的作用,合理规划班级管理检查评价、检查时机以及检查方式,及时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常反思、优化班级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效率[4]。

【参考文献】

[1]颜俊儒,唐瑾,赵景云.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提升班级管理绩效的路径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1):68-70.

[2]韦尚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8):204.

[3]兰兰.优化班级活动,创班级特色文化——高中中澳班班级活动实践探索[J].新校园(中旬),2017(05):182.

[4]包兵兵.行为科学管理视域下中小学班级管理路径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 31(08):71-73.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高中学生班级管理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