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文化的渗透
2019-02-14李慧
李慧
摘 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民族的传承,代表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历史上的道德传承、思想文化、精神形态的展示都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对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上的教学就会提升其综合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国家需要型人才。因此,重点论述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是一块璀璨的瑰宝,作为一名中国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任与义务。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这一课时应该担负起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在教学中传播优秀文化的优点
(一)有助于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中華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十个朝代的打磨与历练,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道理。这些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对塑造人格、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优秀的文化发展至今,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学习优秀文化能使学生经得住学习和生活上对他们的考验。学生在进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对自身的认知起到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入一些与优秀文化有关的内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优秀文化。
(二)有助于同学们认识现实生活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到处都保留着古代人智慧的结晶,这些智慧在保存与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所以如果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传统文化,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体会文化和生活发展的相同之处。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承可以使同学们在以后的为人处世方面表现得更优秀,从而能够构建良好的关系,更容易地融入社会之中。
(三)使同学们做到心中有爱
墨子主张“仁者爱人”“兼爱非攻”的文化理念。由此可见,在可以像爱自己那样爱不同的人或者事物的同时就会使世界变得更加温暖与美好。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和世界的美好,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生活环境下长大才会让他们养成健康的品质,优良的品德。人教版教材“我爱我家”这一单元就重点讲述了什么是爱,应该用什么方式去爱。教师应该专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爱文化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优秀文化中感受到爱,学会感恩,学会表达内心的想法,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只要孩子们心中存在着爱,其就会成为一名有爱心的优良少年。
二、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优秀文化的渗透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
教师在用案例教学时,可以采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者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利用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视频将内容传递给同学们,使他们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自己结合案例,理解传统文化所表述的中心思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与之前的教材版本有一定的区别,现今的教材内容主要是针对道德与法治两方面进行延伸与扩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材中应用的实际案例都注重展现优秀文化,能使同学们在进行阅读时,发散思维,扩展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直接将文化内容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
(二)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要在与学生的交流与教学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学人教版五年级关于“家”的内容时应重点讲述有关孝道传承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利用有关家的成语故事告诉同学们什么是孝,然后指导他们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用自己的行为体现孝道,如主动关怀父母,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便是一种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应用的方式。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工作重心,使他们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提高,从而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列举出来,与学生一起进行辩论,让他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对于阅读量有限的学生来说,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扩展。
中国优秀的文化可以展示在各个方面,道德与法治这本书只是展示了其中的冰山一角。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三观的形成与发展,促使他们积极地学习有关优秀文化的知识。作为一名教授优秀文化的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发展的中心,让他们更好地接触传统文化,自觉地成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学习者与发扬者,为以后成为祖国栋梁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72.
[2]张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的路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3]刘莹.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26-227.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