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9-02-13刘萍史冬娜
刘萍 史冬娜
[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新课改倡导的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小组合作学习是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真正做到了信息、思维上的沟通,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大有益处。如何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点、合理分组、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角色转变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组合作;沟通交流;学习模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时都要围绕这种学习方式而开展。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经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教师备课时要考虑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点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真正的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学情、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对课堂教学要有一个预设:本节课适不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哪个知识点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不可以;如果用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哪些问题;合作学习多长时间合适;哪些学习内容适合教师集体讲授;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学,没必要开展合作学习等,这些问题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共同讨论、探究,互相启迪和完善,以集体智慧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前提,当学生无法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需要与他人合作交流时会产生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会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同时,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研讨时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独到的见解需要教師给予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只有把合作学习前的准备工作做足,掌握好学生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和时机,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
三、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特点、特长、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建立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明确成员各自的职责,通过以下三层管理规范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层——小组长管理。小组长对全组进行全面管理,不管是成员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还是思想教育,小组长都要全权负责。小组长要向教师汇报全组同学的表现,包括预习情况、课堂交流情况、发言、纪律等。
第二层——班长管理。班长负责对各小组长的管理,对小组长的表现及时向教师汇报,作出正确评价。
第三层——教师管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要做到管理有法、有度。教师必须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对优秀小组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
四、培养学生合作中倾听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倾听习惯比积极回答问题更为重要。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举起手,一人发言时,其他学生还高高地举手,嘴里还不停地喊“老师,我、我”,发言者还未回答完毕,有些学生就已忍不住打断,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值得鼓励的,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倾听。倾听是对发言者的一种尊重,更是学生应拥有的一种良好品质,只有学会认真倾听,才会让发言者感到被重视。相反,发言时无人倾听,将会大大打消发言者的积极性。同时,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倾听者将会从中受到启发,完善自我。高效的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指导学生在倾听中多思、多想。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教师要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做到“三心”:一要有耐心,无论是上课听讲,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做到耐心听完。如遇到同学发言有错时,也一定要耐心听完再举手请求补充或更正。二要做到虚心,当遇到别人与自己意见不同时,要虚心接受,细心推敲与别人探讨得出正确结论。三要做到用心,学会倾听不等于盲从接受他人的意见,要用心思考,选择正确的吸纳。培养学会倾听的习惯,不仅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是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做人。
五、面向全体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宗旨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优等生频频发言、学困生只做旁听者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事实就是“少数学生得发展,多数学生当陪衬”。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使得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促进学生共同发展。首先,以组评促发展。小组评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学生制定分层目标,包括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小组目标要建立在个人目标的基础之上,小组成员要得到评比机会,先要达到个人目标,继而完成小组目标。通过这样的目标设置,为学生创造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氛围,全体小组成员会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目标。教师的评价也要更注重对小组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智慧的伟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其次,实行小组发言人轮换制度。每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都要由一名学生作为发言人汇报展示成果,通常这个小组的发言人是由优等生来担任,但长期的这种汇报只会让少数学生得到发展,造成好的学生更好,其他学生躲在角落观望别人、无心表现的现象。因此,小组“发言人”不应固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角色轮换,尤其要关注那些学习主动性差、没有自信、不爱表现的学生。最后,关注学困生。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困生闪光点的眼睛,在他们有优异表现时要不失时机地表扬,使学困生建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鼓励学优生主动帮扶学困生,在小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使每个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六、教师角色定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新课标倡导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设计好合作学习要讨论的问题和小组合作要求;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要转变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高效,教师必须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了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调整,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恰到好处,既要给学生讨论的空间,不能过多干预,又要在学生有困难时适时地加以引导,把握好度。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总结和运用环节,教师扮演的是指导者角色,首先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转变自己的角色,使每个角色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
学生不应是学习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教学中宝贵的资源,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自主学习、共同探索、交往互动,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益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还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得这种学习模式更具合理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陈燕.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9,(07).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