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02-13邹小莲

考试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有效措施低年级

摘 要:低年级计算教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师需要有效针对低年级学习心理与情况,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效掌握计算方法与计算技能。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从多元教学方法上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措施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就有人问道:有了计算器还有必要学计算吗?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中有一部分知识就是计算知识,有一种基本方法就是计算方法,有一种基本技能就是计算技能,计算是数学学习也是数学能力发展的基础。在长期的教学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难发现:现在孩子们的计算能力与以往的学生比较,确实比较弱,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效率越来越低,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该如何解决小学计算教学问题呢?现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低年级计算教学进行有效探讨。

一、 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当前教学使用新教材,对口算训练这方面较少涉及,影响学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算得慢且正确率不高。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想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必须加强口算训练,有了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会水到渠成。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都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天天口算我最棒”,学生就能逐步达到熟能生巧、正确率高、计算速度快的程度,每学期开始笔者为每人准备一本听算本,每天的数学课在课前用3分钟进行听算训练。这样,不但能训练好学生的听力,而且能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专心学习,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口算训练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得到让人满意的效果。

另外,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研究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个人具有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但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也反映了其拥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加强口算的常规训练也是很必要的。口算训练不但可以在每节数学课的前3分钟,课外活动中也可以进行口算卡片训练,在课后活动中我们可以安排与口算相关的游戏活动,如师生可以一起玩“算式跳跳跳”游戏(在A4纸上写出一排排的算式,谁算出得数后就能跳到下一排上,看谁跳得远),以及每三天一次的“错题PK”(将三天下来的学生经常出错的,比较典型的错题老师都板书到黑板上供学生PK)。在口算的常规训练中,只要我们经常训练,日积月累,学生就能熟练生巧;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妙笔生花;只要我们循序渐进,学生就能有所提升。

二、 运用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低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也伴有一定的直观动作思维。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直观动手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就能真正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退位减法例题36-8时,笔者让学生摆小棒,同桌合作,摆出三捆小棒和6根小棒,在课桌上摆好,要从这些小棒中去掉8根小棒,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后,就知道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打开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再与原来的6根合在一起就是16根小棒,再从这16根小棒中去掉8根,就还剩下8根,再与剩下的两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所以我们得到结果:36减8结果是28。这样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帮助他们理解算理。

再如,笔者还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家长问我:“如何让孩子理解80-9等于几,我试过从小的数开始,从20-9讲起,还试过以10-9为例,可是无论怎样都讲不通,这可怎么办呀?”看着这位家长很苦恼的样子,后来笔者告诉她这样的方法:用80根小棒,每10根捆成一捆,一共8捆,拿走9根,我们应该怎样拿?她根据教师的方法,让孩子把10根捆成1捆,从捆成8捆的小棒中取走9根,孩子很自然地就把其中1捆拆开,变为10根,然后从10根里拿走9根,而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剩下是81根,通过这次操作,小孩终于明白了,当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退来的十然后再减。此后,不管碰到任何退位减学生都能很熟练地完成了。

三、 鼓励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数学思想就是算法多样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并要多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由于每个小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凑十法”等方法对于个别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好方法,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的思维放开,注意算法多样化的提倡,有些好方法确实是要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学生的创造力真是不可估量。例如,学生在计算6+7时,就有如下不同的方法:

生1:数数法,我心里记住7这个数字,再往后数6个,得13。

生2:摆一摆。我用摆小棒的方法,先摆6个,再摆7个,一共13个。

生3:把7分成5和2,把6分成5和1,5+5=10,2+1=3,10+3=13。

生4:可以把6分成3和3,先算7+3=10,再算10+3=13。

生5:可以把7分成4和3,先算6+4=10,再算10+3=13。

生6:我早就知道7+6=13,所以6+7=13。

生7:我會算6+6=12,所以6+7=13。

生8:2×6=12,12+1=13。

生9:2×7=14,14-1=13。

……

再比如在计算“17-8”时,班里有好几个学生说用“8-7=1”,一开始笔者真是大惊小怪,以为他们计算时弄反了,后面让他们接着说为什么这么做。学生说“因为8只比7小1,所以只要算10减1就可以了,等于9。”对于孩子能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方法,说明他们确实爱动脑筋,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方法,总之只要算对算得快就可以。当学生的方法比较多,又比较杂的时候,教师也一定不能急于评价,不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通过对各种算法特点的比较,找出各种算法的利弊,然后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平时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数学的计算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要进行扎实有效的计算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春霞.试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0(2).

[2]刘珊.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5(25).

作者简介:邹小莲,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有效措施低年级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