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2019-02-13顾维祖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一方面互联网为孩子提供了便捷的海量学习资源,传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转变;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种种弊端又影响着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值得關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家庭教育;策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密切而深入,一方面在多领域多层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另一方面,许多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QQ聊天、不良短信,甚至黄毒赌等信息平台,已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已受到强烈冲击,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应如何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家庭教育有效策略。
一、 “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1. 社会的发展使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发生变化,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诸如网恋、网瘾、手机控、游戏控等诸多问题,大部分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应对乏力,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文化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构建及普及过程,但传统的优秀家庭教育方式已悄然消解。
2. 相当一部分家庭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往往比较粗放简单,加上部分家庭长期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顽疾日愈凸显,一些孩子中小学阶段就开始出现诸如厌学、早恋、自暴自弃、自杀等问题,重视家庭教育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聊天、购物、进行网络游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挑战,孩子沉迷网络、寻奇猎怪、网上搜题、色情暴力、网络直播等因素,导致孩子耗费时间、视力下降、厌学逃学;互联网的普及也弱化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父母在孩子的心理地位边缘化,更有甚者一些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缺失,亲子关系恶化,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策略初探
(一) 要注重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传统家庭教育相比,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多元化,父母权威不断弱化,孩子的自主意识强化。如果家庭生活中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对话交流沟通方式,家长还执着于要求孩子听话,一味对孩子进行控制,有可能愈加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更容易产生挣脱家长掌控的心理动机,而沉迷于网络世界。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理需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交流方式,尊重孩子,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影响孩子。家长应该把互联网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良性媒介体,了解孩子在互联网中的关注点,积极参与到孩子的互联网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科学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否则,孩子在网络中的独立性愈强,对父母的依赖性越弱,孩子的“三观”与家长的观念产生冲突,以致造成亲子关系恶化。所以,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充分表达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注重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 要充分发挥家长的正向引领
在“互联网+”时代,家长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要积极跟进社会发展,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有利的一面,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上网习惯,使孩子既能利用互联网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又能有节制地上网,不沉迷于网络。
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沉迷于网络,热衷于网络聊天、手机游戏、视频直播等娱乐方式,这不利于对孩子的教导。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沉迷于网络,却希望孩子有良好的上网习惯,这是很难的。家长要注重家庭文化氛围营造,积极利用互联网做有意义的事情,做好孩子的表率,要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正向引领作用。
(三)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情趣
孩子自制力差,空余时间生活单调,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情趣,让孩子能够享受节日的氛围、享受大自然的美妙,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情感交流为契机,充分挖掘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或者家庭成员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为背景,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活动,这会增加孩子愉悦的家庭生活体验,尽量弱化孩子对互联网的关注度和依赖性。特别是对于网络成瘾的孩子,父母要加强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经常陪伴孩子进行户外运动,缓解网络对孩子的吸引力。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热爱家庭生活的健康情趣,把家庭教育目标活动化、生活化,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应用互联网,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融合,要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教育孩子趋利避害。家长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孩子形成有效的交流沟通方式,既让孩子有自由空间,又能够让孩子积极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获得健康正向信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萍.“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3):47-49.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84-385
[3]邱静文.“互联网+”时代的家校合作教育及其优化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3):146-147.
[4]李家成.家校合作的问题反思与发展可能[J].班主任之友,2013(1):113-115.
作者简介:顾维祖,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