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制度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内涵及其构成解析

2019-02-13玥,杨华,魏

职教通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双师院校

孙 玥,杨 前 华,魏 欣

(1.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2.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23;3.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时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担负起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同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使命。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广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层次。尤其是“职教20条”提出“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这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职业教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普遍实行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旨在通过育训结合,书证融通,培养出产业亟须的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实行1+X 证书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职业院校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促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在大力开展产教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不仅要关注企业的“产”和学生的“做”,还要关注教师的“教”。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教学过程,“产”是方式,“学”是结果,而“教”是关键。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教师应该结合“产”与“教”的能力,决不能将“产”这个环节简单的交给“企业师傅”,教师只偏重于“教”的过程。本文在分析现有政策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结构进行了探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二、现有政策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无论是《教育法》《教师法》,还是《职业教育法》都没有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资格条件,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一直未能明确。

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对职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的要求:“改变教师资质评估指标与高职院校专业的聘请方式,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素质,并创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师级别评定制度。”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早在1995 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就明确要求:“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中1/3 以上的达到‘双师型’教师。”《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8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提升教师能力素质,重点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19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自原国家教委提出“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至今,尚无官方文件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标准给予统一的界定。各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和标准界定均不统一,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双职称论”“双能力论”及“双融合论”。[1]其中,“双职称论”意即“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两个系列的中级以上职称(如工程师+讲师等),为许多高职院校所采用。无论是哪一种结论,都对高职教师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了具体描述和要求,即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岗位职业能力(教学、科研与服务)才是“双师素质”的核心。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传道授业的能力,更应该是专业领域中的技能师傅或教练。“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职教师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这也是高职教师的独特之处和需要重点培养之处。”[2]这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学历教育的最大特点。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提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作为支撑企业集聚发展和中国智造的主力军,将成为我国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根本保障。因此,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师更是肩负重任,教师的职业能力构成也会随之迎来挑战和重构。笔者认为,在持续不断提高要求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基础上,优化和健全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是适应新时代职教发展的关键之处。

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 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在新的职业教育要求下,以及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不断涌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高职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三、高等职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立足于“职业需求”,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应源自职业,而教育教学的成果则应由行业企业来评价。“1+X”证书制度从校内培养的学习成果和实践应用的职业能力两方面来综合评价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其中,“X”证书是以职业标准为起点,所制定出的各行业、各领域的职业等级认证标准。[3]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指导下,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高专业知识水平,更需要紧贴行业企业要求的、高超的职业技术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和工业发展的要求。新时代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应与时俱进,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工匠精神[4],并不断提升职业能力,促进自身能力的“保鲜”。

新时代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除了基本的教学科研能力外,还有应包含立德树人的职业道德,应对飞速技术革新的专业技能提升能力等,其构成要素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描述如图2所示。

图1 教师职业能力构成框架

(一)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包含“德育树人”和基本“教学能力”。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提倡“工匠精神”的培育,强调职业教育要将提高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身怀高技能、具有高度使命感、强烈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生产、经营和服务一线的劳动者。因此,高职教师不仅自身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更要以此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职业意识,培养其职业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职业规范意识、职业操守,培养“工匠精神”。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作用,将校企文化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职业归属感提前养成。

图2 教师职业能力构成分析

在教学能力上,高职教师还应具备基本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过硬的教学实施能力。能够根据国家发展和行业技术需求展开专业调研,并以此制定或优化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内容开发和整合。在教学实施中,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过程设计,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同时,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成效,及时进行教学诊断和改进。

(二)实践创新能力

“1+X”证书制度在本质上可以体现产教融合育人的结果[4],在育人过程中教师自身应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的认证,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师应具备最新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示教能力,并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及手段,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将企业技术问题引用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或科研课题。研究行业发展和技术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教学中进行将其有机融入,提高教学质量。

(三)科研服务能力

高职教师应具备对行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展开研究分析的能力,能将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比如,将相关科研项目或子任务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课题,以此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成长。教师还可以对接行业或企业的技术服务需求,利用自身的研究专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将相关成果推广应用,同时,反哺教学,优化专业教学设计,实现校企双赢。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双师院校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