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因素分析及其科学发展建议

2019-02-13与晴

职教通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技术型效能条件

苏 兆 斌,苏 与晴

(1.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2.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本科和专科院校。当前,我国倡导的应用技术型高校主要指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本研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也与此一致。但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在定位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级应用技能人才为己任,注重高端应用技能和应用研究的培养,对接行业、企业应用技能管理与实践工作;高职院校以职业需求和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对接行业、企业一线应用技能工作。2015年,我国1 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的600 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开始正式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高校转型发展,这些地方本科高校主要包括高考扩招后专升本的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等,重点发展培养职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科学发展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相关院校教育质量及其社会效益,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位结构,指导相关教育实践,促进校企合作,推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等都具有现实应用价值。当前,我国专业学位制度也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与学士专业学位相关的研究对于完善专业学位制度、政府决策及解决现实问题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对象主要就是这600 所转型发展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和各类以应用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

一、理论分析与量表设计

由于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相关研究的学术梳理及研究动态的追踪只能从现有文献做起。笔者以“应用技术型高校”为搜索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共检索到212篇,其中大部分发表于2015—2018年度,这表明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且研究成果相对零散而不系统,其中尤其是对其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更为罕见。目前,对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培养机制、标准体系、评价方式、发展模式、发展沿革、发展对策和专业学位等几个方面。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对于政策建议实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究,而针对现实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更为罕见,因此,相关策略的提出略显空洞,不能很好地契合应用技术类高校现实发展的需求。

根据调研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将影响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归纳为:标准体系、培养条件、评价方式、发展模式、发展效能五个要素。本研究调查量表参照国内外相关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具体特点,编制评价方式、标准体系、培养条件、发展模式和发展效能分量表,最后汇总形成初始调查量表,并依据统计学原理对初始量表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形成最终调查量表。笔者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因素分析及项目分析,删除了不必要指标,最终确定了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调查量表(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量表维度及指标划分

二、基本数据及实证结果统计分析

本研究通过实证调研,以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对应用技术型高校(主要针对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领导及相关企业人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所在企业)展开调查和采访工作。调研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横跨全国26个省份58所院校,其中转型发展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23 所,高职高专院校35所。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 089份,剔除无效回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015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将调研数据利用SPSS和AMO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多变量分析,数据拆分、频数分析、结构模型分析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精确处理。通过建模及模型检验,本研究模型各维度检验结果概括如下。

1.标准体系到发展效能的标准路径系数S=0.225,检验统计结果临界比值C.R.=4.963,路径系数显著水平p=0.000<0. 001。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标准体系对其发展效能具有正向的非常显著的影响效应。

2.培养条件到发展效能的标准路径系数S=0.150,检验统计的临界比值C.R.=2.201,路径系数显著水平p=0.028<0.05。因此,培养条件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效能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效应。

3.评价方式到发展效能的标准路径系数S=0.266,检验统计结果的临界比值C.R.=6.027,路径系数显著水平p=0.000<0. 001。因此,评价方式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效能具有正向非常显著影响效应。

4.发展模式到发展效能的标准路径系数S=0.410,检验统计结果的临界比值C.R.=8.577,路径系数显著水平p=0.000<0. 001。因此,发展模式对应用型技术型高校发展效能具有正向非常显著的影响效应。

5.培养条件到发展模式的标准路径系数S=0.616,检验统计量临界比值C.R.=10.431,路径系数显著水平p=0.000<0. 001。因此,培养条件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模式具有正向的非常显著影响效应。

6.评价方式到发展模式的标准路径系数S=0.163,检验统计量临界比值C.R.=3.188,路径系数显著水平p=0.001。因此,评价方式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模式具有正向的非常显著影响效应。

调查发现,自变量培养条件和评价方式对因变量发展模式影响显著,其中,培养条件的影响作用最大;自变量标准体系、培养条件、评价方式和发展模式对因变量发展效能影响显著,其中,发展模式的影响作用最大。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可以概括为评价方式、标准体系、培养条件和发展模式和发展效能等五个方面。其中,评价方式发挥着导向职能;标准体系和培养条件发挥着基础保障职能;发展模式则发挥着核心保障职能;发展效能则是考量应用技术型高校科学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

(一)评价方式的导向职能

通过实证结果验证可以发现,评价方式具有导向作用,评价方式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的基本走向。同时,科学的评价方式还具有一定的校正偏差的职能。以科学评价为导向,不仅关注最终结果的评价,更应注意过程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错,避免形成终极性无法更正的错误,从而有效节约运营成本。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其评价方式应具有鲜明的应用技术型特征,因此,评价的指挥棒应倾向于实践应用,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其在生产实践岗位的发明、革新和创造。因此,通过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夯实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学生实践岗位的发明创造能力。

(二)标准体系和培养条件的基础保障职能

标准体系和培养条件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则具有基础保障职能,尤其是标准体系既涉及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质量标准,也涉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标准等一系列标准体系,这些都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科学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标准体系必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以实用技能培养为前提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培养条件则是指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培养过程中实际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如果说标准体系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科学发展的先决保障条件,那么培养条件则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科学发展的现实保障条件。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而言,现实保障条件应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在完善校内基本实训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同时,课堂教学必须随时跟进企业、行业发展实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提供切实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三)发展模式的核心保障职能

发展模式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所选择的基本模式,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其他影响因素必须通过一定的发展模式才能发挥作用,因为任何一所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必然存在一种具体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几种模式的综合,但通常是以一种发展模式为主,其他发展模式为辅。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采取顶岗实习、综合考核的方式,让学生将理论及时应用于实践,并不断地巩固加强。此外,课堂教学要采用多元模式,及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对于有项目的学校,还可通过项目引导发展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总之,通过充分运用以上有效且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必将会取得满意的发展效能。

(四)发展效能的科学评价职能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水平最终是以发展效能作为衡量标准的。它通过上述标准体系、培养条件、评价方式的作用,以发展模式作为载体,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形成一定的评价、监控、制约和促进职能。发展效能具有终极的评价职能,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具体的指标上,如: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以此能带动就业率的稳步提升;应用技术型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技术转让及成果转化促进社会生产水平提升方面;此外,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效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则体现在校企合作成果方面,以及教师和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上这些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效能指标共同决定了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现有发展水平,并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后续发展指明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可以根据发展效能的测算指标扬长避短,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实证结果分析,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五个要素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构成了一个整体的逻辑结构。其中,评价方式通过导向作用对标准体系和培养条件产生交互作用,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效能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其具有正向非常显著影响效应;标准体系对发展效能产生直接影响,并对其具有正向的非常显著的影响效应;培养条件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效能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其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效应;发展模式对发展效能产生直接影响,并对其具有正向非常显著的影响效应。

四、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科学发展建议

由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各主要影响因子均对学校发展起到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因此,加强校内外条件保障和标准体系建设及认证工作,同时发挥评价的积极引导功能,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科学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一)加强院校内外部条件保障,提升学生应用技能培养水平

培养条件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效能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效应,因此,应不断加强应用技术型高校内外部培养条件的保障,这既包括制度和经费的保障,也包括实习基地和实训条件的保障。应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保障。

1.发挥政府资金导向功能,促进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科学发展。促进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相关政策应由政府部门、学校和监督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协同制定,以对应用技术型高校进行系统规范、约束和引导。政府导向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强化政策组织,突出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国家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高端引领与短板补齐相结合原则,设置国家级示范性项目,对接制造强国、精准扶贫,区域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有序推进、有效实施。相关培训经费应以政府投入为主,明确培训经费投入目标,厘清各方责任并逐步增加投入标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导向功能。中央财政要有专项预算和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中央应通过财政倾斜政策帮扶困难地区和弱势群体,促进职业教育培训的均衡发展。强化省级统筹实施以及多方协同机制,推进项目优化设置,紧跟产业步伐。省级政府的配套资金要足额及时到位,以提高本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市相关教育的专项投入,逐步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方式。[1]

(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及认证工作,保障院校运行的科学性

应用技术型高校标准体系对其发展效能具有正向的非常显著的影响效应,因此,应加强应用技术型高校标准体系建设。

1.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应进一步提升其规范、科学、严谨性。首先,提升应用技术型高校各专业教学标准的规范性,将应用技术型高校划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面,针对本科和专科应用技术型高校分别制定统一的标准框架,对于特殊专业可以经过充分考察设计专用的标准框架,规范专业教学标准。其次,在严谨性、科学性方面,以现有的相对规范、严谨、科学、详实的专业教学标准为基准,进一步进行充实完善,提升专业教学标准的科学严谨性。在核心课程方面,必须明确界定某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将核心课程作为重点进行规划设计。此外,对于表述不清、详略不当的专业教学标准必须及时予以通报,严格审查,限期整改,不断提升其严谨性和科学性。

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适用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关于“毕业要求”一项,在基本的要求之上,应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发展作为主要目标,提出灵活多样的毕业条件,对于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的院校可适当放宽条件,从而更加有利于特色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避免僵化、同质性趋向。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求,应在原有规范性基础上,鼓励拟认证专业灵活、自由地开展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积极促进课程和教学的不断创新发展。同时,应用技术型高校、尤其是处于转型发展期间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针对标准自我完善的同时,应大胆进行创新实践,促进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加强评价的引导职能,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评价方式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效能具有正向非常显著影响效应,因此,要高度重视评价方式所起的引导作用。首先,通过评价引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其次,通过评价促进实践和应用性研究,加强成果转化;最后,通过评价引领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社会化服务职能。

通过评价的引领职能促进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实践和应用型研究,吸纳各界精英及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以行业和企业的现实需求为依托精准定位,不断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行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持续提升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缩短应用性研究及成果转化的周期。与此同时,把校企的科研合作作为双方业绩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并逐步提高其评价权重,将相关评价结果定期公示,作为对其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应用及技术型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要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对相关院校的发展效能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合理分配资源。完善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除了需要完善政府层面的行为监督机制、政绩评价机制、公共职能部门管理效率机制等,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较为权威、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相关评价工作,以行业协会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可靠性,这样既能减轻政府负担,又能充分利用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的优势,提高监督评价的实效性。[2]

猜你喜欢

技术型效能条件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