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津砖雕墀头特征的分析研究
——以天津石家大院为例
2019-02-13张文东刘斯思
张文东,刘斯思,孙 明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传统的砖雕艺术是建筑装饰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以及砖雕艺术本身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砖雕艺术一直受建筑研究者的重视,宋代《营造法式》、清代《清工程做法则例》对于砖雕的雕刻技法和制作工艺都有详尽的描述。近代许多建筑学者对砖雕有着系统的论述,如梁思成《中国雕塑史》、张道一与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三雕》、楼庆西《砖雕石刻》等。地方性的砖雕研究也层出不穷,如居晴磊《苏州砖雕的渊源与艺术特点》、赵一娇《临夏砖雕的继承与创新应用研究》等。
作为装饰艺术的一种,砖雕依附于建筑而存在,按部位可分为门楼砖雕、影壁砖雕、墀头砖雕、墙面砖雕、屋脊砖雕等。国内对于各部分砖雕所开展的研究十分丰富,如张旭《苏州传统民居门楼砖雕艺术审美研究》研究苏州传统民居门楼砖雕艺术的审美,挖掘其美的外在与内在表现及价值,并对其所在环境及其所承载文化进行挖掘。张雪坤《浅谈常家庄园影壁的装饰艺术》以常家庄园影壁为对象,探究其形式结构、放置位置、材料、装饰题材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风水格局和功能意义等。
本文主要研究天津砖雕及其墀头部分,现有相关研究较少。对于天津砖雕,主要结合实地考察后的论说性研究,总结了其功能、形式、寓意、工艺、材质等方面内容。
2 石家大院墀头装饰特色
作为中国迄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北方晚清民宅建筑群,石家大院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其建筑上精美的砖雕极具代表性。墀头砖雕作为砖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纹饰通过传统匠人的精雕细琢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景高度凝练在有限的空间组织里[1]。石家大院的墀头纹饰具有鲜明的北方砖雕特色,且在北京砖雕基础上的吸收发展本地艺术元素,形成有自我特点的墀头纹饰,充分显示了晚清时天津民居建筑砖雕的装饰特色。
2.1 高浮雕、透雕以及贴砖法的立体化表现
石家大院的墀头纹饰主要以高浮雕、透雕以及贴砖法为主。不同于南方对于建筑装饰的彩饰,天津建筑的等级、装饰、用料都受到规格的限制,因而在民居建筑上只能使用青砖这一建筑材料。无法在色彩上进行表达,于是工匠便转向在空间上营造丰富意向。同时,由于天津本地的泥土土质细腻,黏性高,少有杂质,也为雕刻复杂图形创造了先天条件。因此,相较于平雕浅浮雕的平面化表达,天津砖雕墀头上的纹饰更偏向于高浮雕和透雕的手法,立体化层次感分明。
硬山墀头(图1)由下碱、上身和盘头戗檐3部分组成,墀头上身墙之上为盘头和戗檐[2]。天津砖雕一般将戗檐作为雕刻的重点,仰视是对其主要欣赏方式。高浮雕是一种介于浅浮雕与圆雕之间的雕刻技法,透雕则通过镂空的手法在浮雕基础上更加突出立体感,二者都更适合仰视或远景欣赏。同时,在石家大院的墀头上,可发现采用将高浮雕与透雕结合的贴砖法雕刻的砖雕,使画面产生了远中近景的不同层次感,立体感强烈。高浮雕刻画出的凤戏牡丹,充分展示了牡丹枝叶与花瓣层层叠叠的空间关系以及不同层次的凤羽之间的压叠关系,塑造了动态化的视觉体验(图2)。其中部分砖雕展示了贴砖法所营造的立体化空间。在戗檐的有限空间内,利用贴砖法,将藤蔓与葡萄之间前后错落的形态生动刻画,以少带多营造了硕果累累的景象,使葡萄连珠子、孙延绵的寓意跃然而出(图3)。
2.2 植物、动物、器物与文字等装饰纹样
由于墀头体量小,仅占建筑很小的的比例,故不能像影壁、山门一般大面积雕刻复杂的纹饰,工匠只能通过有限的雕塑手段塑造特定印象。天津砖雕墀头纹饰主要以植物、器物、动物纹样为主,以象征、比喻、隐喻等方法表达人们的生活愿景[3]。
石家大院的墀头上雕刻了非常多的植物类装饰纹样。戗檐作为主要的装饰重点,运用高浮雕等手法,以或单一或组合的方式雕刻了各类吉祥植物的饱满纹样。雕刻常用的形象梅兰竹菊四君子作为传统的具有文人精神象征的植物昭显了主人高雅、谦逊的品格;展现的宝相花的形象寓有“宝”“仙”之意,中央以牡丹为主体花蕊嵌珠,四周以高超的雕刻手法环绕飘带,整个图案由于运用帖转法浮于底部图案,灵动飘逸(图4);雕刻内容为四季平安、事事如意,象征平安的花瓶相对浅雕,运用高浮雕的方法表现四季花与如意的柿子,对比之间使复杂纹饰的高浮雕部分凸显(图5)。盘头部分纹样以卷草和花朵等简单图案作对称式构图,浅浮雕与高浮雕结合线条流畅清洗,视觉观感稳定。
中国自古就有以各种瑞兽为对象的图腾崇拜传统。石家大院墀头上雕刻的各类动物纹样种类丰富,常见的有麒麟、凤、蝙蝠等。石家大院入口处的墀头雕有“麟吐玉书”为内容的砖雕(图6),借麒麟瑞兽及孔子典故,传达了祥瑞的意向以及对于家族的旺文期望,侧面展现了古代重文轻商的传统观念。此外,在石家大院墀头上可发现多种以凤为主要雕刻对象的图案,凤作为整个构图的中心,通体遍鳞,头部扭转,双翅伸展,凤目圆睁,形象灵动飘逸(图2)。凤作为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象征祥瑞,与同样表现富贵吉祥的牡丹、如意搭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石家大院墀头动物类纹饰值得一提的是一幅大猴背小猴取蜜却都被马蜂蜇背的图画,取寓意“辈辈封侯”。雕饰生动传神,以通俗的画面传达出了普通老百姓对于子孙后代福寿绵长的期待。
器物类砖雕在石家大院墀头上的展示主要以瓶器、如意、盘长等。盘长主要作为盘头的装饰性纹饰存在,而它作为佛教法器也展现了佛法思想在百姓家的渗透。如意作为传统吉祥图案,与多种图案组合,与瓶器组合意为“平安如意”(图5)。瓶器主要取谐音“平”,做平安意,内插3只戟意为“平生三级”,用于男宾庭院(图7);内插牡丹等花卉意为“富贵平安”“四季平安”,用于女宾庭院。此时,墀头纹饰作为装饰纹样同样承担着礼制的作用,服务于建筑内部。
总的来说,无论是牡丹等的植物纹饰,还是蝙蝠等的动物纹饰,或是如意等的器物纹饰,都是古人吉祥观的反应。匠人对于墀头砖雕的精雕细刻一方面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对于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更深层的则是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因此其内容是居住者对于未知生活期望的物化表现。其次,石家大院的墀头砖雕除了具有北方砖雕传统的造型特点,以及作为八大流派的天津砖雕运用贴砖法的立体化表现特点外,还具有本地的杨柳青年画的特点。除了从内容上表现吉祥主题和日常生活主题与杨柳青年画相似外,在表现手法上也吸收借鉴了年画的手法,更倾向表现动态的画面。
3 石家大院墀头图案分析
3.1 戗檐作为装饰重点的分析
不同于其他地区楼阁式墀头的复杂造型,北京天津地区的墀头雕饰主要集中在对戗檐的塑造,按是否对上身墙进行装饰,可分为复杂式与简易式两种(图8、图9)。虽然墀头的层次较多,但由于运用了大量的雕饰进行层级衔接,使得整个墀头显得完整和谐。基于对石家大院的实地调研,现将墀头部分砖雕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对其内容位置特点等的定量分析,简析石家大院以戗檐作为装饰重点的共性特征。
从内容上来说,戗檐雕饰的内容主要以植物、动物以及器物纹饰为主。从数据上看,植物类纹饰占总数的40%,传统器具、纹样纹饰占总数的31.4%,动物类纹饰占总数的22.9%,历史人物故事纹饰占总数的5.7%。除了单独出现,各类纹样也以组合的方式表现在墀头装饰上,植物与器物造型的组合和植物与动物造型的组合占比相似,均占纹饰总数的17.1%左右,动物与传统纹饰造型的组合占纹饰总数的2.8%。
根据数据得出,对于石家大院的墀头砖雕图案,雕刻者较之其他类型主题更偏向于以植物为主题的图案,这与植物类造型表达的意向更加丰富是分不开的。古人吉祥观主要表现在:①期望财富,如牡丹的富贵意向;②期望平安如意,如四季花插瓶、“五蝠捧寿”的传统构图;③期望功名利禄,如“辈辈封侯”“平生三级”的传统构图;④期望高洁品质,如花中四君子。而这几类吉祥观在植物类纹饰中都可找到并体现,因此,匠人也就更偏向植物类纹饰。同时相比较植物类与动物类纹饰高浮雕等立体化表现,传统器物、纹饰类砖雕的雕刻手法主要使用浅浮雕侧重平面化表达,这也正符合瓶器等作为图像内容器的功能处于次级地位的特点。
从位置上来说,戗檐相对面积较大,进而雕刻内容也更加丰富,手法也更加复杂。而中段的盘头横向分割明显,相对来说每一横向窄条部分空间较小,因而结合调研可以发现,雕刻内容更偏向重复对称的植物纹饰或是传统吉祥纹饰。当然,如若上身墙没有进行雕饰或建筑处于主要位置(如正房等位置)则盘头位置上会辅以相对复杂的雕塑。
3.2 墀头装饰上的美学特征
(1)空间感,作为天津本地砖雕最大的特点,高浮雕、贴砖法等手法,使得墀头上的砖雕具有强烈的空间层次感;由二维转向三维的构图方式,使得纹饰在外观与内容上突破了墀头狭小的空间限制;营造的远与近、疏与密、繁与简的对比,为参观者塑造了最丰富的视觉体验。
(2)尺度感,由于墀头本身位置的限制,使得即使将三维空间利用到最大化,也无法忽视本身尺度上的限制,这就使得墀头的砖雕在内容上必须相互衡量。从观者的角度来说,由于视线高度的限制,使得墀头的砖雕在尺度上要保证一定体量;而从雕刻内容之间来说,则在尺度上保证表达内容上有主从之别。服从于上述纵向与横向要求下的砖雕也会在尺度上营造良好的视觉体验。
(3)非对称的布局,除了在盘头等位于从属地位位置的砖雕会使用对称重复性的传统纹样和植物纹样外,在石家大院墀头砖雕的主要雕刻位置戗檐上,雕刻纹饰只要采用了非对称的布局手法。采用对称手法主要是为了强调主题,相对来说,非对称构图则是为了表现内容之间更复杂的意向。
根据实地调研,石家大院墀头砖雕从内容上来说,多种类型纹饰组合出现的比例达到80%以上。不同类型纹饰之间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作用,不规则的雕刻构图使得纹饰变得更加生动,戗檐非对称构图所营造的丰富意象也为观者提供了最优体验。
4 结束语
石家大院的墀头砖雕为天津砖雕的典型代表,为我们展现了本地砖雕最美的一面。从视觉上,它展现了砖雕匠人巧夺天工的技艺;从精神上,它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最直接的向往;从内容上,它体现儒释道精神、图腾崇拜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其进行深的研究,对于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