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院故事多
2017-04-15郭文峰
郭文峰
公元1368年,穷小子朱元璋终于逆袭成功,带着他的造反团队扫平一众竞争对手,赶跑蒙古人,成为中国大院的新任老大。
他把大院改名为大明大院,办公室设在应天府(今南京)。
拼了老命才争来的大院老大一职,朱元璋自然十分珍惜,生怕别人抢了他的工作。他专门设了一个特务机构——锦衣卫,来监视手下的干部。只要某人有一丁点儿可疑,便毫不留情地杀掉,“宁可错杀一千,不让一人漏网”。干部们每天上班都像进阎王殿,胆战心惊。到最后,跟着他组团打天下的老干部几乎都死了。
把能干的干部都杀光了,他还不放心,又把他的子孙分封到各地当藩王,建小院,组建地方保安队。有了这双重保险,再没人敢和我们老朱家争抢了吧?
确实没人敢了——除了他们老朱家自己的人。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wén)接了班。朱允炆的不少藩王叔叔本来就不服气一个毛头娃娃当皇帝,没想到他还大肆削藩,把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dì)逼得造反,带着私人保安队从北京一路南下,一直打进大院办公室南京。这下朱允炆傻眼了,只好在办公室里放了一把火,从此下落不明。
朱棣把大院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能把侄子给翻出来。于是,他怀疑侄子跑到别的大院去了,便派一个叫郑和的开着大船下海去找,结果搞出一个举世震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起,郑和七下西洋,从亚洲一直跑到非洲。虽然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朱允炆,但大明大院和沿路的许多大小院联络了感情,提高了大明大院的知名度。
朱棣的猜忌心与朱元璋相比毫不逊色,由于老大的宝座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他总担心自己的位置坐不安稳,因此更加卖力地监视整个大院的人。一个锦衣卫不够用,他又设了一个特务机构——东厂,更加残忍地对待大院居民。
虽然朱棣心狠手辣,但他确实是一个能干的老大,在他的管理下整个大院一派繁荣向上的景象。朱棣的接班人明仁宗和明宣宗也是劳模,开创了一度繁荣的“仁宣之治”。可再向下传,后面明英宗的工作便不怎么积极了,还任家奴王振兴风作浪。
大院不安定,北面的邻居北元大杂院同样不老实。
它是由被大院赶出去的蒙古人建立的,势力最大的是瓦剌(là)小院和鞑靼(dá dá)小院。蒙古人一直想卷土重来,经常翻墙到大明大院打砸抢。为了对付他们,朱棣不但把大院办公室由应天府搬迁到了顺天府(今北京),还多次亲自带队打砸北元大杂院,吓得他们逃得远远的。
如今,见大明大院內部不稳,瓦剌小院在老大也先的带领下大举南下。明英宗慌了,他没有问专业人士,反而向对打仗一窍不通的家奴王振求助。结果被王振忽悠着亲自上阵,在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被瓦剌人给包了饺子,50万人全军覆没,明英宗也沦为俘虏。
眼看着大明大院又要换招牌,关键时刻,一个叫于谦的保安队干部站起来,带领大院居民赶跑了瓦剌人。这一年是1449年。
明英宗够不靠谱了吧?他的后代更不靠谱,大都是懒蛋,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主儿。老大不办公,管理大院的工作谁来干?
当然是他的秘书班子——内阁。尽管朱元璋取消了管家(丞相),可凭皇帝一人之力哪能处理完天下事啊!于是,自朱棣起,又从大院干部中选聘了一批秘书。秘书原本是为老大跑腿的,可由于后来的老大经常撂挑子,他们慢慢掌握了大院的管理大权,权力甚至比原先的大院管家还大。秘书里的老大叫内阁首辅,最厉害的要数张居正,在他面前,连老大万历(明神宗)都吓得大气不敢喘。
张居正是大院最牛气的管家之一,推行张居正改革,让衰败的大院慢慢恢复了生机。可惜他一死,他的改革也随之失败。
老大不干活,但又担心秘书夺权,便想了一招,让家奴宦官来监督。这下大院可被折腾惨了,这些家奴大都仗着有人撑腰,作威作福,先后涌现出了四大极品坏蛋——王振、汪直、刘瑾和魏忠贤。
大院干部和家奴进行了激烈又漫长的窝里斗,在斗来斗去中,大院慢慢走向衰落,周围的邻居——北方的蒙古人和东南的日本人——趁机来骚扰。好不容易搞定了他们,东北的后金小院又冒了头。
后金小院的老大努尔哈赤,原本是大明大院的居民,后来私建小院,建立了一支强悍的保安队——八旗军,不断挤占大明大院的地盘。为了对付后金,大院办公室想方设法地提高物业费,许多居民破产,被迫组团造反。这就是明末的农民起义,其中最强大的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两大团队。
在内外夹攻中,1644年,大院办公室北京被李自成攻克,大明大院关门歇业。
李自成很兴奋,他觉得自己像朱元璋一样,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逆袭。可接着,他便被人一脚踹出了北京城,最终死在一个山旮旯里。
而他之所以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稳住一个看门的。
一个看门的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关键在于他看守的是大院最重要的一道大门——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这个人,就是吴三桂。他打开大门,把大清大院的人放进了中原。
等等,大清大院是从哪儿来的?
大清大院其实就是后金小院,不过被第二任老大皇太极换了一件马甲。大清保安队一路南下,把大明保安队和各个造反团队全部扫平,最终把两个大院合二为一。
大明大院的干部,不是战死,就是投降,只有一个漏网之鱼——郑成功。1661年,他仗着自己水性好,跑到了大院南边的一个小岛——台湾岛上。此时的台湾岛正被来自遥远欧洲的荷兰小院的人占据着,他把荷兰人赶跑,建立了郑家小院,直到20年后才被康熙给拆掉。
康熙是大清大院第四任院长,也是中国大院五大老大——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之外最猛的院长。在他13岁的时候,就把专横的干部鳌拜给秒杀了;长大后,他又收拾了吴三桂等三个企图分家的干部。他还赶走了来抢地盘的俄国大院的人,于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中俄边界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和平;三次打趴准噶尔大院的老大噶尔丹,把准噶尔大院并入大清大院,趁机收服一直不听话的蒙古人,从秦朝开始就困扰中原的北方民族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康熙并不是一个只会打架的肌肉男,他还是一个品学兼修的学霸,一个勤恳的劳模。大清大院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到他的孙子乾隆当院长时,大院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大院——这就是康乾盛世。
同时也是衰败的开始。
当大清大院的管理者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遥远的欧洲大杂院却正发生着神奇的变化。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推动下,发明了无数新奇的玩意和先进的工具。他们利用中国大院传过去的火药,造出了更厉害的打仗工具——枪炮,并扛着枪炮四处攻打别的大小院,曾经来抢地盘的荷兰人和俄罗斯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大清大院迅速落伍,可自己并不自知。不但如此,为了避免欧洲大杂院的骚扰,大清大院干脆把所有的大门都关闭,不和别的大院玩了。这被称作闭关锁国政策。
大院的大门一关就是200年,结果出大事了。1840年,英国大院的人开着大铁船过来,一脚便把紧闭的大门给踹开了。大院保安队被英国人揍得毫无招架之力,被迫签订了大院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乖乖地把大门给打开,还赔了大把的钱。
看到大清大院这么好欺负,法国大院、俄国大院和美国大院的人也一窝蜂地跑过来打劫,甚至连一向唯中国马首是瞻的日本小院也突然变脸,狠狠地咬了大清大院一口。
大清大院被捅成了马蜂窝,四面漏风,摇摇欲坠。
一些开明的干部企图挽救大院,决定学习别的大院的长处,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可更多老干部舍不得放弃到手的好处,坚决反对,改革失败。1911年,失望的大院居民在一个叫孙中山的革命者的领导下进行起义,最终把老大给赶跑了。
大清大院彻底关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