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特征、价值与保护实践

2019-02-13李禾尧贺献林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涉县旱作梯田

李禾尧,贺献林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 涉县农牧局,河北 涉县 056400)

1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概况

涉县地处太行山地区中段,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典型的太行山深山区县。境内以王金庄为核心的旱作梯田系统于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图1)。当地人在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700余年间,创造出了独特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和规模宏大的石堰梯田景观。远望绵延近万里的石堰梯田,沟岭交错,群峰对峙,一望无际。其巨大的规模造就了壮观震撼旱作梯田的景观,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专家誉为“中国第二大万里长城”。

在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当地人充分利用丰富的食物资源,通过“藏粮于地”的耕作技术、“存粮于仓”的贮存技术和“节粮于口”的本土生态知识与生存智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使得“十年九旱”的山区,即使在严重灾害之年,也能保证人口不减反增,维系梯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规模宏大的旱作梯田,充分展现了当地人强大的抗争力、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天人合一的农业生态智慧。梯田的农林作物种类繁多,装点着万顷梯田,呈现出春华秋实、冬雪夏翠的壮丽景象,是具有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大地艺术。

2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特征分析

2.1 悠久的梯田修建历史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北方旱作石堰梯田最具代表的地区之一。涉县旱作梯田的源起,最早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赵简子在涉县东北旱源地带的“筑城屯兵”,距今2 500余年[2]。宋元时期战乱频仍,屯兵建寨的现象逐渐增多,涉县先民逐渐将农业生产带入山区,促进的石堰梯田的产生与发展。据史料考证及农业考古发现,核心区王金庄村的旱作梯田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3]。到20世纪80年代,涉县石堰梯田面积达182 931亩(1亩≈666.67 m2),涉及人口146 646人,大约分布在432个村落。在414个移民村中,元代立村7个,明代立村130个,清代立村256个,是旱作梯田发展演化的历史见证[4]。

2.2 丰富的遗传资源与物种多样性

据《涉县农业志》记载,涉县旱作梯田有植物176科、633属、1 441种;有动物307科、791属、1 080种[5]。其中,黑鹳、大鸨等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鸳鸯、红隼等8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黄鼬、松鼠等20多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常见于梯田山林之中。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多样化的食物资源,如粮食作物、蔬菜作物、药用植物、林果产品等为生活在涉县旱作梯田的村民提供了有力的粮食安全保障。此外,当地村民世代沿袭的留种习俗保存了大量玉米、谷子、小麦、花椒、豆类等作物的农家品种,增强了旱作梯田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稳定性,增强旱作梯田的农业生产抵御病虫害及旱涝灾害的能力,使得在7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旱作梯田几经战乱灾荒之年而始终存续。

2.3 宏大的石堰旱作梯田景观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总面积达26.8万亩,其中核心区王金庄村的3 500多亩梯田是由46 000余块田地组成的,散落分布在村落周边24条大沟、120余条小沟,占地面积达12 km2的区域内。在陡峭耸立的石灰岩山上面,分布着大小差异显著的石堰梯田,其中最小的田块面积甚至不足1 m2,土壤瘠薄处深度不足20 cm,正所谓“两山夹一沟,没土光石头,路没五步平,地在半空中”[6]。规模宏大的旱作石堰梯田都是由一块块山石修葺而成,石堰平均厚度为0.7 m,每立方米石堰大约由400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堆叠而成。可谓山有多高,堰有多高。居住于此的先民将石堰层层叠叠修至山顶,对山坡面进行较为充分的利用。而根据坡面情况与耕作需求,石堰的高度也存在从1~3 m的差异。村落内部则俨然是一座生动的石头博物馆。世居于此的当地农民巧妙利用石头资源,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村落风貌(图2)。

2.4 高效的山地雨养农业生产方式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地处缺土少雨的石灰岩山区,当地村民通过保土、保水、蓄水和用水,实现了对土壤和雨水的有效利用,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传统农器具,逐步完善了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并最终形成了高效的山地雨养农业生产方式。其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库、坝、塘、窖拦蓄雨水以及梯田花椒生物埂建设等为主体的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体系;二是以精耕细作、蓄雨保墒为主体的耕作技术体系;三是以节水抗旱的作物种类、品种选育及其轮作倒茬、错季适应栽培为主体的作物管理技术体系。独特的生产系统使山区坡地农业生产达到“田尽而地,地尽而山”[7]。

当地村民在垒石堰时,充分利用土少石多的自然资源特征,在基部用大石头铺垫,中部用碎石分层填充,上部则用过筛细土铺就。这样的石堰梯田不仅结构稳固,而且具有很强的蓄水保土能力,达到“有洪防洪、无雨防旱”的效果。田间水窖是与梯田相配套的小型水利设施,将自然降水收集起来,为点种等农事活动提供水源,节约了宝贵的生活用水[8]。此外,机井、水柜、水井、水库等大大小小的水利设施都是当地村民惜土惜水的生存智慧的体现,是旱作梯田农业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基础。

2.5 独特的旱作梯田文化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各种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既是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反映,也展现了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驴文化与石文化是遗产系统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毛驴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工具、运输工具,更是村民们眼中的“家庭成员”。忌吃驴肉、给驴过生、祭拜马王庙、精心修葺驴棚驴圈等活动都体现了驴文化在遗产系统的深厚传统[9]。巧用丰富的石头资源,当地先民创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石制品。不仅修筑了万里梯田石堰,更将其运用到生活日常。曲折蜿蜒的石街石巷、规矩方圆的石院石屋、雕工细致的石门石窗、厚重敦实的石碾石磨,无不体现着当地人的精湛技艺以及适应自然的非凡智慧(图3)。

2.6 “梯田-村民-作物-毛驴-石头”五位一体的复合社会生态系统

旱作梯田系统是一个秉承循环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依山而建的石头梯田、颇为丰富的食物资源、既是生产工具又是运输工具还是有机物转化重要环节的毛驴、随处可见的集雨水窖、散落田间的石屋,在人的作用下巧妙结合,石头、梯田、毛驴、作物、村民相得益彰,融为一个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旱作生态系统。石头无处不在,无处不精,存在于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梯田系统的基础所在;独具特色的旱作梯田,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基础和经济基础;毛驴是梯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提供者、有机废弃物的转化者,起着平衡土壤养分、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多样的作物品种,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和生计安全保障;村民充分利用丰富的食物资源,创造了优秀的农业文化遗产[7]。

3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价值分析

3.1 生态价值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农林间作、林药间作等栽培技术,以及封山育林、兴修水利等工程措施,在自然条件贫瘠的太行山区形成了独特的山地农业生态系统,发挥着保持水土资源、保护遗传资源与物种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方面,花椒树强健根系网络及毛驴的秸秆过腹还田使梯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起到重要的固土保墒作用;另一方面,当地人在梯田周围和山顶种树育林,兴修水柜等储水设施,为梯田农业系统提供温度调节与水源保障。

3.2 经济价值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当地农民在严苛的自然条件下通过逐步适应与改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农业生产方式。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在这片赖以生存的梯田上,探索多种种植模式,逐步提高土地收益率,稳定支撑了生计所需。花椒、核桃、黑枣、柴胡、连翘等特色农产品先后申请为地理标志产品;王金庄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农业功能向农事体验、生态观光和产品深加工的逐步拓展,进一步为农户生计提供多种来源与坚实保障。

3.3 社会价值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提供了一种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使得当地农民在采用传统农法耕作的过程中,既丰富了农作物的多样性,又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由于山高坡陡、田块破碎而分散的缘故,毛驴成为关键的生产与运输工具。农户间基于传统小农生产模式,因共用毛驴彼此间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互助关系,是构筑旱作梯田社会稳定的基石。

3.4 文化价值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北方旱作农耕文明的生态博物馆与民俗文化园,它集中展示了当地农民适应自然的农耕技术,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生存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与系统密切相关的乡村礼仪、风俗习惯、民间文艺与饮食文化等。其中,丰富多彩的毛驴文化与石头文化是对旱作梯田系统的凝练写照,一年一度给毛驴过生日的习俗以及蔚为壮观的石街石巷、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门石窗都鲜明地反映了遗产系统的特征,代代相传,延续着当地朴素的文化传统。

3.5 科研价值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拥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为农业基础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料。旱作梯田农业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交互影响都可以作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同时,遗产系统的旱作梯田修建历史悠久,但文献记载相对较少,对其进行追根溯源的深入挖掘,有利于深入了解太行山区旱区农业的发展历史。其独特的文化形态与社会组织形式,也为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专业的专家学者提供广阔的研究天地。

4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保护实践

自2014年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在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相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涉县县委县政府围绕构建“政府、科技、企业、农民、社会‘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卓有成效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实现遗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1 政府层面,完善组织制度建设

涉县成立了由县长汪涛任组长的旱作梯田保护领导小组,统筹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制定《梯田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建立一整套遗产保护与利用政策激励机制;出台《涉县旱作梯田修复建设及保护发展实施方案》,并投入4 000多万元,对遗产地的道路、河道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修缮,促进了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及特色农产品销售。2018年8月7—17日,指导开展主题为“魅力乡村椒香涉县”的中国.涉县首届花椒采摘节,举办花椒采摘趣味赛、花椒加工企业展示(展销)、花椒文化摄影、亲子摘花椒、采摘体验观光游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4.2 科技层面,加强院地交流合作

涉县农牧局等政府部门先后配合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相关科研院所,针对河北涉县旱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从生态学、地理学、农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开展历史起源与演变、农耕文化、经济发展变化、社会变迁、农业系统特点、粮食安全、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专题调查研究,其产出的学术成果为旱作梯田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4.3 企业层面,鼓励特色产品开发

涉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引入涉县梯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河北乡惠农产品有限公司、涉县微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县曹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采用传统农耕技艺开发梯田农产品与特色旅游纪念品。同时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与品牌培育,先后协助企业完成5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请及5件国家地理证明商标的注册。梯田特色产品的开发与市场运作,为梯田特色农产品及传统农作物品种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一条有效路径。

4.4 农民层面,开展专业技术指导

2017—2018年度,涉县农牧局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传统农耕技术的现代应用等主题,先后在遗产核心区的8个乡村举办农业文化遗产农民培训班共12期,培训农民40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自信。组织农民开展传统农作物品种收集与种植比较,并协助对花椒、核桃、黑枣、柴胡、连翘等特色农产品申请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4.5 社会层面,引导民间组织建立

顺应旱作梯田系统基于小农户经营模式存续的规律,县委县政府引导遗产系统核心区王金庄村的贤达志士组建了“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图4),将关心梯田保护与利用的村干部、企业家、合作社以及传统农耕的老农民、老手工艺人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到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之中。协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王金庄梯田摄影展》、梯田协会logo注册、梯田社区农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等工作。

5 结束语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当地人不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所留存下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与物种多样性、精深的本土知识与技术体系、悠久的农耕历史与文化,为当地村民的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和社会福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促进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鲜明而重要的价值。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保护与弘扬农业文化遗产的工作之中,不仅有利于提升涉县旱作梯田的知名度,促进遗产地特色产品与生态旅游的发展,更将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发展典范。

猜你喜欢

涉县旱作梯田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甘肃梯田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涉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展现状研究
龙脊梯田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涉县花椒常见几种虫害及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