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方案初探
2019-02-13杨波,何露,王斌
杨 波,何 露,王 斌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101;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400)
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以来,相关概念和保护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工作不断深入[1-3]。为加强对全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农业部启动了一系列关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4-6]。根据农业部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与保护工作的要求,遗产地需编制保护与发展规划,规划中涉及遗产地范围和功能区划两类空间指标,两者可统称为分区划定。
目前,在遗产地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实际编制过程中,有关遗产地的分区划定并无具体要求,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影响了各类保护与发展措施的落实。本文拟通过对潜在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空间特征分析,明确遗产地分区,从而完善规划编制中关于分区标准的制定,促进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
郫都区,原郫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东经103°42'~104°2',北纬30°43'~30°52'。郫都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包含了灌区轮作模式和川西林盘景观两个紧密相关的子系统,涵盖了支撑农业遗产系统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文化载体以及部分农业接续产业等。
1 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的基本概念
1.1 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的内涵
农业文化遗产地是一类特殊的具有一定保护地属性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不仅是农业生产系统,更是包括了生态、景观、文化和生产等内涵的复合系统。一般认为,保护地分区指的是依据保护地的自然地理、生态学特征,其所能提供的游憩体验和承载力,以及相关各利益主体的权益等因素对保护地中全部土地进行分类、赋予特定目标后再予以管理的办法[7]。
鉴于农业文化遗产地与其他保护地类型不完全相同,其分区方案也与一般保护地分区方案有所不同,差异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保护对象不同,其他保护地围绕保护主体对象,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则围绕农业生产系统;二是资源利用程度不同,其他保护地按照分区部分保护、部分开放,农业文化遗产地则是自然与人文系统复合资源的综合利用;三是边界范围不同,其他保护地多以自然地理要素为分界线,农业遗产地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多以行政界线为边界。
遗产地分区的意义主要是适应保护、利用、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分区能够有效缓解不同使用者或利益群体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系统不受侵害,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保护区管理技巧;另一方面,分区可以有效地优化用地布局,发挥各资源功能,提高规划的规范程度。
1.2 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的基本原则
与其他空间类规划中的分区方案相类似,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匹配上位规划等一般性原则,是以梳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特征、价值和评估遗产地现状为基础进行开展,制科学合理的保护目标、切实可行的保护路径和有效的规划方案;分区与措施的制定应注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协调、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使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同已有法规和规划有效衔接,实现目标可检查、措施可操作、工作可评估等目标。此外,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方案还应遵循以下特殊原则。
(1)基于要素分级推动原则。明确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内保护与发展的要素,通过区分关键要素与一般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便于遗产地实际的管理和操作。从3个层级推动保护与发展工作:严格保护关键要素价值,确保遗产的真实性、活态性和适应性;适度利用各类要素的多重功能,确保遗产的复合性、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带动产品综合开发和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各类要素的衍生价值,通过遗产地的示范作用,全面提高遗产地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
(2)遗产系统保护优先原则。农业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系统,主要体现人类长期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动态平衡。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保护的途径。
(3)动态保护带动融合发展原则。作为一种活态的、具有多功能的农业生产系统,保护中应注重保持农业生物的多样性和农业文化的多样性,并根据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保护手段,提高其适应能力。同时,在保护的基础上拓展遗产功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遗产综合效益。
(4)多方参与、惠益共享原则。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得到农民、企业、协会组织、政府等社会各界的支持,确定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方,明确责任和保护中的利益,建立惠益共享机制,以此调动各利益相关方保护的积极性和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发展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2 郫都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遗产地分区方案应着眼于遗产系统的整体性,针对灌区农地和川西林盘系统内的诸多关键要素,如灌区内的水系、农地,林盘内的竹林、建筑等,在明确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红线的同时,加入农业遗产景观红线的划定。除遗产系统的关键要素外,影响遗产地分区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两大类。
2.1 自然条件因素
影响遗产地分区的自然条件因素包括了地形、水文、土壤等多个要素,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总体上看,郫都区地处川西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因古河道冲击和近代河流冲刷切割多呈扇形展开,微地貌呈凸凹状的条堤形地;水文特征显示,该区地处都江堰内江分水下游,区内8大干渠、66条支渠、116条斗渠、219条农渠和众多毛渠共同构成发达的排灌体系;土地资源方面,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壤土是灰色潮土性水稻土。在众多自然条件共同作用下,作为都江堰渠首灌区,具有水旱从人、耕作省力等特征,其耕地质量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2.2 人文环境因素
影响遗产地分区的人文环境因素包括产业发展格局、传统村落分布、政策等多种因素。
作为一种活态遗产,农业发展格局、就业结构等产业发展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的影响最为直观。根据郫都区提供的《农村社会经济综合统计年报表》和《农业统计业务年报表》数据测算发现,当前郫都区北部和西部各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相对高于南部和东部各镇①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农业劳动生产率,V为第i类农业生产活动生产总值,P为乡村劳LAiS动力资源总数;劳动参与率计算公式为RE=PA/PS ,式中RE为农业劳动参与率,PA为乡村劳动力资源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PS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同时与都市区的空间距离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也在影响着农业空间格局。
郫都区是川西林盘这一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和居住模式的集中分布区,川西林盘作为郫都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关键要素,其分布对遗产地分区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可知,郫都区川西林盘主要分布在区西、北部地区(图1)。
影响遗产地分区的政策因素主要体现在已经编制并执行的各类上位规划上,在各规划和实施方案中既包括了各级政府对各镇、村发展定位,也包括了各镇、村的建设方向。通过总结郫都区正在执行的各类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遗产地范围。如,成都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涵盖唐昌、安德等5个镇(街道);三道堰镇、友爱镇、安德镇、唐昌镇已成功创建成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等。当前郫都区规划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在加快城区建设的同时;发展安德国际美食文化中心、团结中国西部影视硅谷、三道堰国际亲水度假小镇、唐昌文旅小镇、友爱农家旅游创新小镇、古城文博小镇等,农业文化遗产地范围与分区应考虑与此相协调。
3 郫都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方案
结合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的内涵、原则和影响因素,分区方案的提出是整合以上分析的综合结果,其核心是要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发展(利用)的关系,灌区农地与林盘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红线、基本农田、饮用水源保护地之间的关系等。
除了处理好各类关系之外,遗产地分区还要与各级政府的战略部署相匹配,如郫都区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应与成都市“西控”战略相契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一方面产业类型上以绿色、生态为主;另一方面在发展规模上维持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农业文化遗产地区划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同时,也有助于重塑城乡空间结构。
考虑到郫都区农业发展空间格局及农业文化遗产地分区影响因素的情况,建议将郫都区划分为农业遗产区、特色休闲区和城镇发展区(图2)。其中西北部各镇(街道)确定为农业文化遗产地范围,包括唐昌镇、安德镇、唐元镇、新民场镇和三道堰镇。这一地区涵盖了柏条河、徐堰河流域(其中包括了成都饮用水源保护区),既具备作为精华灌区的水土基础,又具备保护景观、维持系统稳定的政策基础。
特色休闲区包括花园镇、友爱镇、古城镇,尽管这3个镇位于精华灌区边缘,但农业发展仍然具有较好的基础,且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因此特色休闲区与农业遗产区可以划定为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中花园镇和友爱镇可以作为花卉种植基础,同时借助“农家乐发源地”的品牌效应,推进花木种植观赏化、特色化发展,打造花木景观园;古城镇林盘景观相对丰富,可以以“川西林盘+景区”的模式建设特色镇。
郫筒街道等东部各街道(镇)临近成都市区,是未来郫都区城镇发展的主要空间,因此,可以依托中心城区的产业、物流等资源,使之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产品深加工区和仓储物流转运区。
综合考虑灌区农地和川西林盘两类遗产系统关键要素以及自然条件与人文因素,同时考虑到郫都区落实“西控”战略布局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等政策连续性,与《成都市郫都灌区轮作系统与川西林盘景观申遗起步区保护性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等相衔接,农业文化遗产地重点保护区可建立在“乡村振兴安唐示范片区”内的泉水村、安宁村、红专村、留驾村、星罗村、平乐村、平康村7个村(图3)。
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具有多功能性,遗产地范围内的乡村均具有相应的农业生产功能、景观展示功能、文化体验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等,因此为促进乡村差异化发展、强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可对个别乡村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如柏条河流域作为生态安全控制区,依托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农业产业功能区,依托景观多样的林盘资源建设林盘特色景观区,依托区位优势明显和农田景观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区等。在明确重点保护区和差异化分区的基础上,基于已有遗产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建设包括林盘生活体验点、农耕文化体验点、灌区河道观光点、赏花观叶基地等农业和旅游结合的体验区。
4 遗产地重点保护区管理的基本措施
在重点保护区划定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遗产系统核心要素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措施,按照灌区、林盘和生态等核心要素将基本措施分成3类,其中生态环境以水系为核心。
4.1 灌区保护与利用
郫都区遗产地灌区保护与利用主要涉及轮作系统内传统农作物品种资源、典型的传统轮作模式、相关生态农业技术和农田景观得到有效的保护、推广和恢复。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传统水旱轮作模式和基于轮作模式形成的农田景观。
传统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在遗产地范围内推广水稻-小麦、水稻-油菜等传统水旱轮作经营模式,建立复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在试点地区恢复部分传统农耕生产活动,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产景观,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农田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保护遗产地内各村庄内现有的、保存较好的小田机理农田和水旱轮作农田,禁止破坏或占用行为;加强对传统水旱轮作种植模式保护,通过设立示范基地,宣传推广传统水旱轮作种植模式,进而形成时移景异的乡村特色景观,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观光点和休闲体验区。
4.2 林盘保护与发展
参照已有的川西林盘保护方案开展修复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分阶段、分批次、分类型推进川西林盘聚居点建设。
林盘聚落景观保护和利用:对遗产地内已损坏丧失功能的林盘进行复原修护;恢复林盘内原有乔灌草竹的植被种植结构;对林盘内传统民居进行基础调研工作,建立保护机制。依托林盘景观发展休闲产业、开发文化旅游产品,鼓励居民恢复部分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和传统农产品制作活动。
林盘-农田-灌溉渠系复合景观保护:合理规划林盘与农田、灌溉渠系分布配比关系,根据不同季节选种不同农作物,增加整体景观变化;在景观设置中注入遗产地传统水旱轮作耕作、传统民居、传统林盘植物配置等特色地域元素,结合遗产地已有景观类型,营造错落有致、相互呼应的综合景观,并以此建立农商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
4.3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侧重于绿道、湿地保护和灌溉渠系维护等。其重点在于:一方面着重保护和重建干、支、斗、农、毛五级灌溉渠系,保持河流、湿地的自然功能;另一方面围绕成都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搬迁和湿地建设。
遗产地生态环境定位监测:在遗产地农田、林盘、灌溉渠系复合生态系统内设置生态定位监测点,定位监测遗产地水土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变化情况。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由于遗产地土质和农田灌溉方式特殊,并且遗产地处成都市饮用水源地,必须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替代,控制面源污染,维持系统内土壤、水、大气的安全。
农村环境治理与维护:合理建设乡村垃圾处理设施,加强遗产地生活污水处理、畜禽粪便处理等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通过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垃圾净化、环境美化、村容绿化。
5 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范围与分区划定,有助于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对遗产地范围与分区方案的探讨,有助于强化遗产地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同时也有助于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然而遗产地分区的影响因素涉及了遗产系统关键要素特征、自然条件、人文环境3大类多项要素,各因素影响层次、影响程度如何确定将是未来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