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民俗传承与保护研究

2019-02-13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铜陵遗产地旅游节

沈 琳

(1.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230036)

1 研究背景

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既包括遗产的物质文化部分,也包括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部分,民俗就属于后者。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民俗是这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遗产所特有的精神价值。从已有的研究论文看,从物质文化的角度研究的成果较多,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研究的成果少。本文试从遗产地的民俗传承与保护入手,以期获得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深度认识。

安徽目前有4项遗产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分别是休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寿县芍陂(安丰塘)及灌区农业系统、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它们分别流布于黄山市的休宁县、黄山区、淮南市的寿县、铜陵市等四地。四地都保留着较为鲜明生动蕴含丰富的民俗形式,比如:休宁板桥乡村养鱼送鱼的习俗,并以草鱼作婚丧节庆宴席上的压轴大菜和祭祖仪式上的供品,寿县的肘阁抬阁、祭水神习俗,铜陵白姜制作工艺、太平猴魁制作技艺、祭茶王树等。它们是遗产地居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民间信仰,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单一的民俗传承保护模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多元化的民俗传承与保护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民俗的原真性受损,出现伪民俗等问题,所以需要遗产地进一步加大对民俗的挖掘力度,采取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2 遗产地的民俗传承与保护特点

2.1 突破传统单一的家族、社区内部自发的直接传承模式

从目前四地留存的民俗看,年代久远的民俗以传统的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得以沿袭,在遗产地这种模式虽然犹存,但已不是唯一的形式。休宁县板桥乡梓坞村汪长生家的鱼池里有一条体长1.4 m、体重30 kg、鱼龄近48年的草鱼,当地人称“状元鱼王”(图1),鱼王的诞生与当地的习俗有关联。在板桥乡,一般子女出生时,村民会在自家的鱼塘里放下一尾鱼苗,让它陪伴子女成长。汪家的这条鱼一直没有被宰杀,成为目前当地年龄最大的鱼,后来某年汪家孙子高考在全县考取头名状元,此鱼被唤作“状元鱼王”。太平猴魁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方继凡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绿茶制作技艺均得自其祖上代代传承。铜陵白姜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佘晓明已届六旬,目前其儿子金如林成为佘家贡姜的传承人。

然而,随着民俗传承人的后代离开故土去城市发展,家族式的传承渐显乏力。已产生断代之虞。在黄山区猴魁村——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的核心区域,村民们指出现在村里很多人家的下一代都在城里工作生活,如果还是采取家族式的传承和保护的话,很难把太平猴魁的制作工艺传下去。当地政府组织对制茶感兴趣的年轻人进行培训,方继凡亲自传授并进行指导。为将太平猴魁茶产业做大,方继凡带领猴坑村民创办太平猴魁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创立了“猴坑”品牌。因此,也扩大了民俗传承保护的队伍。

2.2 形成多元化的传承和保护模式

突破了传统单一的传承保护模式,遗产地在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和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当地热爱民俗的民间组织的扶持和帮助下,形成了以下几个传承保护模式。

(1)以旅游、节庆为抓手的民俗传承保护模式。遗产地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户式的民俗活动,而是以旅游或节庆为抓手,将民俗内容融入旅游业和节日,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季节性特色,实时打造旅游文化节、节庆活动。每年4月黄山区都在猴坑村举行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到今年已经连续举行了12届,最初几届只是以“太平猴魁开园仪式”名目举行。如今,开园仪式成为旅游节上一个重要内容,开园仪式主要是举行祭拜茶王树民俗活动,祭祀活动有仪仗走场、祭文唱诵、祭品祭祀、行祭拜礼、童儿叨茶等主要内容。活动现场锣鼓声声,祭歌悠悠,表达了猴坑人对“茶王树”深深的感恩崇敬之情,同时也祈愿当年的茶农们茶丰收增。每年9月生姜收获之际,铜陵市在中华白姜文化园举行“铜陵白姜文化旅游节”(最初命名为“白姜开市活动”)。今年是第六届,恰逢该活动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节组织评选“姜王”,举行论坛,让市民体验白姜文化。休宁县每年三月油菜花开的时候,举办“赏油菜花品泉水鱼旅游节”活动。届时,表演稻草龙民俗活动。旅游节期间,游客如云,对于宣传当地民俗活动确实有奇效。甚至一些外地来的游客被这些民俗活动所吸引,自发地在其自媒体平台推介这些民俗活动。民俗的传承和保护通常意义是表现在历时性的代代相传上,意味着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承和延展,但是旅游文化节则会带来另一种效果,就是民俗文化信息可以随着这些游客在空间上得以扩布和流行,以致影响到遗产地以外的社群乃至全国,因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遗产地体验民俗甚至留在当地,入乡随俗,进而有机会成为新的传承人。

(2)以申报各类名录为抓手的传承模式。安徽4个遗产地在成功申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之前,也努力申报其他名录,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平猴魁绿茶制作技艺、肘阁抬阁先后入选了安徽省非遗名录和中国非遗名录,铜陵白姜制作技艺入选了安徽省非遗名录。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指导帮助下,遗产地居民借助于国家、地方对于非遗政策和财力的支持,做好这些民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这些名录也为遗产地的民俗挂上了品牌的标签。相对于农业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从国际到国家再到省、地市、县都制定了保护的内容和标准,保护的措施更系统成熟。相应配套的还有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太平猴魁绿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方继凡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代表,这种方式对于提高民俗的传承和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3)以博物馆和民间研究会为抓手的传承模式。随着传播技术的提高,对于民俗的传承和保护,遗产地设计了博物馆和民间研究会两种传承模式。从传承途径上看,这是一种借助文字、图像等媒介的间接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是活态遗产,现代传播手段替代了口耳相传式的传承。目前,遗产地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4个遗产地分别建有4个博物馆,寿县安丰塘建有孙公祠(图2),孙公祠里有关于芍陂水利工程和水利风俗的图片文字展,虽然空间局促,但是安徽省水利厅已经作出了扩建水利文化园的计划,届时将会有更丰富生动的风俗展览。休宁在板桥建有板桥鱼博馆,馆里展示了渔具等实物,还有鱼文化图片展。猴坑茶产业公司在黄山区太平经济开发区建有太平猴魁博物馆,馆里有太平猴魁茶文化图片文字展览,可以亲眼看见百年之前先祖方南山所写的“猴魁真经”,并感受与猴魁茶相关的各种风俗故事。铜陵天门镇建有中华白姜文化园,园里有关于白姜生产的民俗(比如姜阁等)以及与食用白姜有关的民俗图片、实物和文字,可谓白姜文化大观园。

铜陵因白姜成立了铜陵白姜研究会(原铜陵生姜协会),研究会成员常汇聚于中华白姜园讨论与白姜有关的话题。根据《铜陵市生姜协会章程》的规定和铜陵市社会团体登记机关的要求,白姜研究会成员将进一步突出白姜文化宗旨,主攻保护手段、挖掘铜陵白姜文化内涵的各项内容,以文化促铜陵白姜产业健康发展,以研究、交流合作促品牌保护,以保护性研究促铜陵白姜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由上可见,遗产地居民对于民俗的传承和保护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只在遗产地内部进行传承的模式,传承的队伍不断扩大,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个人、媒体等都介入了民俗传承和保护活动,并在其中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政府以引导、制定相关政策为主,促进并进行监管;民间组织以汇拢大批有志于民俗传承和保护的群众,具体做一些传承和保护活动;企业以资金投入的方式,有效保证民俗的传承和保护活动,媒体借助现代传播工具为遗产地造势宣传。

3 问题及建议

在遗产地的民俗传承和保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因为旅游开发过于商业化、市场化,民俗的原真性遭到破坏,还出现了一些将非本地的民俗引入的伪民俗,表演型的民俗越来越多,日常的民俗遭冷遇,甚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遗产地的民俗很多,与遗产关联密切的民俗没有被进一步挖掘提炼,这样很难凸显民俗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遗产地原居民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年轻人外出打工,对于民俗的认同感低,影响了其传承和保护民俗的内生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平衡旅游发展与民俗传承和保护之间的冲突,促使两者得以良性循环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意义是相互促进,但就一些遗产地的现状看,有的把握得当,有的失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一定是建立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主旨设计旅游项目。休宁这两年举行的“赏油菜花品泉水鱼旅游节”活动为招揽游客,将舞稻草龙的民俗活动搬进旅游节,其实这个民俗活动通常是在中秋、春节之际,村民走村串户进行娱乐的民俗活动,旅游节提前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俗的原真性,虽然满足了游客,却可能伤到了原居民的情感。

(2)加大对遗产地民俗挖掘的力度,特别是挖掘与遗产系统关系更为紧密的民俗。遗产地的民俗有些是与农业文化遗产密切关联,比如,养鱼习俗之于山泉流水养鱼,祭茶王树之于太平猴魁、姜阁之于铜陵白姜、祭水神之于芍陂(安丰塘)及灌区农业系统。可惜,就目前的文献看,这些民俗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全面,尤其是对于民俗与当地的遗产系统的关系基本没有明晰,就民俗谈民俗,很难突出农业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甚至有些材料介绍仅是当地的一个民俗,没有阐明与遗产的关系。而现有的遗产博物馆,民俗内涵还挖掘的不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进一步提升当地居民对民俗的认同感、自豪感。当前在遗产地与当地居民聊天,会发现居民们对民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下降,有些年轻人居然不了解家乡的民俗,且认为这些民俗属于封资修,传承这些民俗是落后的表现,更缺失对民俗的自信心。所以在遗产地要进一步加强对居民的教育,帮助农民提高对民俗的认同感。另外,民俗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哲人有云:“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先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使用。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便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便已是他的信仰,社群的纪律便已是他的纪律”[1]。有的遗产地请专家编写地域民俗的校本教材,从孩子开始抓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植下民俗文化的种子,伴随其成长。

猜你喜欢

铜陵遗产地旅游节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亲亲的鸟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新疆吉木乃:萨吾尔冬牧文化旅游节开幕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其实冬天不可怕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在福州正式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