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黄蘑菌种生产技术
2019-02-12颜丹红屠昌鹏
潘 静 颜丹红 屠昌鹏 龚 芬
(浙江省玉环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浙江 玉环317600)
榆黄蘑是一种药食两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降压、预防肿瘤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市场前景广阔[1]。菌种(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生产是榆黄蘑栽培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榆黄蘑的产量和质量。
1 榆黄蘑菌种分级
1.1 母种
母种是榆黄蘑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获得的纯试管种,也叫一级菌种。母种分离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原种和栽培种的遗传和生理特性,关系到榆黄蘑子实体的产量和品质,是制种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必须经过提纯、筛选、试种、出菇、鉴定。母种大多使用以试管为容器、以琼脂为凝固剂的培养基。母种可以进行扩管。
1.2 原种
将母种在木屑、棉壳、麸皮等基质或麦粒基质上扩大繁殖,成为原种,也叫二级菌种。1支母种可移接4~6瓶(袋)原种。原种可直接用于生产,但因其数量少,生产上使用成本高,往往需要进一步扩繁。
1.3 栽培种
栽培种是指由原种扩培而成的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又称生产种、三级菌种。一般每瓶原种可扩接栽培种25~30瓶(袋)。
经过母种、原种、栽培种的扩大繁殖,菌丝更加粗壮,其分解基质的能力更强,子实体高产优质。
2 母种制作
2.1 母种培养基配方
一般母种培养基配方有2 种。(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 g,琼脂20 g,葡萄糖20 g,水1 000 mL,pH值5.5~6.0;(2)PDA综合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2 g,琼脂20 g,水1 000 mL,pH值5.5~6.0。
2.2 制作
配方1 和配方2 培养基制作方法相同,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应先分别溶解后再混合。将马铃薯(不干缩、无病虫、未出芽)洗净去皮,称取200 g,切成薄片;蒸锅中加入清水1 000 mL,放入马铃薯煮沸,至薯片酥而不烂,时间约15 min;用4 层纱布过滤溶液,取其汁液,将滤液置于锅中,加入琼脂,小火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汁液溢出和焦底;加入葡萄糖,用热水补足1 000 mL,最后测定并调节pH 值至所需范围。配制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入试管(培养基不可沾到试管口),装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5~1/4。分装完毕后,试管塞上棉塞或硅胶塞,要求松紧合适,确保既可通气又能防止杂菌侵入。棉塞应用干净普通棉花制作,脱脂棉易吸潮感染杂菌。
2.3 灭菌
每7支试管用橡皮筋捆好,管塞部分用报纸或牛皮纸包扎,然后将试管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灭菌时,排干锅内冷空气,压力达到103 kPa(121.3 ℃)后维持30 min。试管灭菌后温度降至60 ℃时,在桌上放1根1 cm厚木条,将试管倾斜放在桌上,斜面长度为试管总长度的2/3~3/4,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2.4 接种
可在接种箱内或超净工作台上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切下1 块母种的菌丝体,然后迅速接到斜面培养基的中央,接种动作要快而且菌丝体不可接触到其他物品。最后将试管置于25 ℃条件下恒温培养。
3 原种和栽培种制作
由于母种数量少,生活力弱,应选择菌丝健壮洁白、生长旺盛、无老化、无杂菌感染的母种试管进行原种和栽培种的扩大培养[2]。制作生产工艺流程为配料-装瓶(袋)-灭菌-接种-培养。
3.1 培养基配制
(1)木屑、棉籽壳培养基:阔叶树木屑40%,棉籽壳40%,麸皮或米糠15%,玉米粉3%,石膏1%,蔗糖1%,料水比为1∶(1.1~1.2);(2)棉籽壳、麸皮培养基:棉籽壳77%,麸皮20%,石膏1.5%,白糖1%,石灰0.5%,料水比为1∶(1.2~1.3);(3)木屑、麸皮培养基:木屑82%,麸皮16%,石灰1%,石膏1%,料水比为1∶(1.2~1.3);(4)麦粒培养基:麦粒94%,麸皮5%,石膏1%,含水量50%左右。
3.2 制作
(1)配方1、配方2、配方3 制作方法:按配方称取原料,先将不溶于水的原料混拌均匀,再将蔗糖等溶于水后加入料中,边洒水边拌料,最后用拌料机搅拌2~3次即可装瓶(袋)。(2)配方4制作方法: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籽粒饱满的陈麦,置于2%石灰水中浸泡(夏季浸泡24 h,冬季浸泡48 h),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锅中煮至膨大变软、无白心不破皮时捞出沥干水分,稍晾后拌入麸皮等辅料,装瓶灭菌。
3.3 装瓶或装袋
原种一般以装瓶为好,栽培种可装瓶或装袋。原种可选用专用菌种瓶,要求透明度好,便于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装瓶时,一般先装入2/3,然后手握瓶颈,将瓶底在手掌上叩几下,让培养料自然下沉,然后继续装到瓶颈,再用捣棒压实、压平。培养料以装至瓶肩为宜,要求松紧适度,上紧下松,便于菌丝生长,一般以翻瓶倒不出料为宜。培养料装瓶或装袋后,用接种棒打一深孔(麦粒培养基不需要打孔),用于接种,最后用清水洗净瓶的外壁及瓶颈上部内壁,然后封口。
3.4 灭菌
将栽培瓶放入高压锅内,当压力稳定在147 kPa 时开始计时,木屑棉籽壳培养基维持2~3 h、麦粒培养基维持3~4 h。如果栽培种采用聚乙烯袋,则采用常压灭菌方法,100 ℃维持10~12 h。
4 接种
灭菌后的培养基经冷却后出锅,温度降至28 ℃以下时即可接种。接种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前检查菌种质量,使用菌龄适中、菌丝生长健壮、无污染的菌种。
4.1 原种接种
用已消毒的接种钩切下1块母种的菌丝体及培养基,在酒精灯无菌区快速接入原种瓶,将瓶口和棉塞过火灭菌后塞紧。一般1支母种可转接4~6瓶原种。
4.2 栽培种接种
栽培种直接用于生产,因此其培养基应尽量和栽培料相近,以便菌种迅速适应栽培料配方。栽培种较原种应适当增大接种量,以尽快封闭料面,缩短发菌时间。把处理好菌皮、老接种块的原种迅速接入栽培种中,一般1瓶原种可接种25~35瓶栽培种。接种后,用火焰灼烧瓶口,盖上棉塞,最后移入培养室培养。
5 发菌管理
培养料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培养。最初几天,室温控制在24~28 ℃,以利菌丝定植,此时菌瓶应竖直放置;7 d后挑出被污染瓶(袋),未萌发的及时补种。待菌种萌发封面后菌瓶改为横卧放置,温度降至22~24 ℃,每周检查1次。室内保持干燥,要求较暗或黑暗,湿度控制在50%~60%。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隔7 d消毒1次,保证室内清洁,做好杀虫防鼠工作。
6 菌种质量鉴别
(1)直观法:新引进或刚分离的菌种,可通过肉眼观察其菌丝生长情况,再用鼻子闻气味,如菌丝洁白浓密,生长整齐,无霉味,则为优良菌种。(2)培养鉴定法:将菌种接在固体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和抗逆性,如果菌丝萌发快、生长迅速、健壮有力,且菌丝长势均匀一致,抗逆性强,则为优良菌种。(3)镜检鉴定法:选取少量菌丝制片,镜检观察。有榆黄蘑特征、无杂菌孢子或其他菌丝体,则为优良菌种。(4)出菇试验鉴定:出菇试验可直观筛选优良菌株,为大批量生产提供参考和菌种。
在实际生产中,直观法可容易鉴别栽培种的好坏,质优的栽培种有榆黄蘑特有的清香气味,其菌丝洁白浓密,不松散,菌袋内培养料含水量适当,不干燥,不积水[3]。菌种表面出现子实体原基,不是菌种老化,而是成熟的标志。当培养基表面出现大量黄豆大小的原基时,表明菌种已成熟过度,应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