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地瓜规范化生产技术
2019-02-12王恒华汪福贵孙士龙
王恒华 汪福贵 孙士龙
(1.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环保局,山东 临沂276700;2.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蛟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临沂276708;
3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林业站,山东 临沂276700)
临沭地瓜薯块呈纺锤形,薯皮红润,烤熟后肉质软糯、口感香甜、有板栗味,品质好,2017年12月临沭地瓜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临沭地瓜以鲜食为主,反季节销售,部分产区已形成地上栽植、地下窖藏的独特模式。
1 培育壮苗
1.1 苗床准备
3 月25 日~4 月10 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7~8 ℃时育苗。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无病残薯残留的地块作苗床,筑床宽1~1.7 m,长度不限。翻耕床土深33 cm,晾晒10~15 d,随后每667 m2施腐熟粪肥3 500~4 000 kg、硫酸铵30 kg、过磷酸钙35 kg、硫酸钾25 kg 作基肥,整平床面后浇足水,搭建拱型棚(拱高36 cm),覆盖薄膜保温。
1.2 种薯处理
小花叶品种高产、优质、抗病,为临沭地瓜的主栽品种。出窖时、浸种前、排种时精选薯种,剔除受冻害、湿害,有病虫害、破口及杂劣种薯,随后进行种薯消毒处理。(1)温水浸种:将种薯放在50~54 ℃温水中浸泡10~12 min,可杀死黑斑病菌和茎线虫卵。(2)药剂浸种:将种薯放入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倍液中浸10~12 min。
1.3 排薯
采用斜排法,每m2床面排种20~25 kg,分清头尾,不得倒排,种薯头尾相压不超过1/4。排种后覆盖细沙厚5 cm,使排薯后的床面与地面相平,喷水湿润床土。薯苗发芽出土阶段,床土温度保持32~35 ℃;齐苗后床土温度保持25~30 ℃,浇透水,保持床土湿润;采苗前2~3 d停止浇水进行炼苗,温度保持20~25 ℃,揭除覆盖物;苗高20 cm 以上时采苗。将秧苗放在潮湿阴凉处,忌暴晒,并用50%多菌灵1 000 倍液浸泡苗基部(10 cm)10 min。
2 整地筑垄
选择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周围无污染源、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地力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深翻土壤25~30 cm,起垄,做到垄直、垄平、垄距匀、垄土实落、垄内无硬心、垄形高胖、垄沟深窄。春薯垄距70~80 cm、垄高30 cm,夏薯垄距60~70 cm、垄高25 cm。
3 移栽
春薯于5 月上旬、5~10 cm 地温稳定在16~17 ℃时移栽,夏薯在6 月底前栽植结束,确保全生育期积温2 700 ℃以上。定植时挖穴深6 cm,浇足水,待水渗下后667 m2施毒铒1 kg 防治地下害虫,穴内再施少量苗肥。将第3~5节茎部栽入土层,外露2~3节、3~4片叶,栽后随手壅土,压住植株基部,使苗头直立,保全母叶。春薯667 m2栽3 500~4 500株,夏薯667 m2栽4 000~5 000株。定植后6 d,及时查苗,如有缺株及时补栽。
4 田间管理
若天气干旱植株发生萎蔫,采用分段浇水或隔沟浇水的方法浇1次促苗水,浇水量不可过大,浇后锄地,防止土壤板结并防除杂草。雨季及时排涝,久旱不雨适当轻浇水。植株生长期应保护茎叶,不可采叶、翻蔓,及时提秧防止秧蔓垄底结瓜。
5 病虫害防治
临沭地瓜病害主要有甘薯茎线虫病、黑斑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黑绒金龟、蝼蛄、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卷叶虫等。应采用合理耕作制度,科学轮作换茬。(1)茎线虫病:将秧苗基部8~10 cm浸入50%辛硫磷100 倍液中10 min 进行预防。(2)黑斑病:可用50%甲基硫菌灵1 000 倍液浸种薯10 min,或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浸种薯5 min,也可用50%甲基硫菌灵500~1 000倍液浸种苗10 min 预防。(3)小地老虎:可用25%灭幼脲悬浮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4)黑绒金龟:用5%氯氰菊酯乳油600 mL兑水5 kg,喷在50 kg碾碎炒香的棉子饼、花生饼或麦麸上,搅拌均匀制成毒饵,傍晚将毒饵顺垄撒在植株周围,667 m2用量5 kg。(5)蝼蛄与地老虎老龄幼虫:可用5%氯氰菊酯乳油60 mL加少量水,拌入25~40 kg鲜草(或菜叶)制成毒饵,傍晚撒施毒饵诱杀;也可在起垄时每667 m2用5%辛硫磷颗粒剂1 kg 撒入垄内诱杀,或用25%灭幼脲悬浮剂2 000倍液于傍晚喷雾防治。(6)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和卷叶虫:可用5%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
6 采收
10 月中旬、地温降至16~18 ℃、薯块停止膨大时,选择无风晴暖天气的上午采收。将采收后的薯块,中午放在田间晾晒,下午入窖。霜降前采收结束(9 ℃以下植株会发生冷害)。
7 贮藏
选择背风向阳、干燥通风、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建贮藏窖,薯窖的容积为计划贮藏量的1.5倍,散装地瓜每m3可放500 kg。老窖应提前1 个月进行清理消毒,新建薯窖应在用前2 个月建成,建成后进行干燥处理。薯块入窖初期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入窖后,前5~7 d 窖温保持15~18 ℃,促进伤口愈合;5~7 d 后窖温保持12~14 ℃,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薯块入窖后30 d至翌年立春前后,以保温防寒为主,当窖温降至12~13 ℃时采取封土、关闭门窗与通气口、在薯堆上盖干草等措施进行保温,严冬窖温降至9~10 ℃时可适当加热;立春至出窖前,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开闭门窗与通气口,保持窖温10~15 ℃、相对湿度不低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