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历史演变下的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19-02-11顾晶姝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历史演变创新人才高等教育

摘 要:大学的使命是通过师生共同的探究与创造,为社会培养人才。通过对知识的探究与创造,实现知识的保存、创新、传播,最终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要求大学培养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依靠大学从基本职能、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多个环节进行改革,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研究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及其历史演变,有利于探寻当今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和出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历史演变;创新人才

美国学者戴维·林德伯格指出,“一个大学不是一块土地、一群建筑甚至是一个章程,而是教师和学生的社团和协会。” 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出发,大学的自在目的是知识的生成。而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出发,大学的自在目的是服务社会。而无论哪一种取向的高等教育哲学最终都离不开一个轴心,那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创新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年美国出台了《国家创新法》,确保其在创新研究和开发方面的世界领袖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美国科学院第146届年会上发表演说,宣布了科学研究、创新和教育投资的新计划。

同样,全球经济发展要求中国迅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实现创新驱动。要求大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重新审视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历史演变,考察中国当代大学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寻找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和出路。

一、欧洲中世纪大学与“辩论精神”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前,是为中世纪。由于教会的蒙昧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滞后以及封建专制主义,中世纪也被通常认为是一个黑暗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大学(studium generale)却与大教堂(cathedrals)、议会(parliaments)一起称之为中世纪三个重要遗产。

在中世纪大学创办前,欧洲的高等教育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有些专家认为,高等教育的起源或许更早,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实施主要以讲授和辩论为主。讲授主要是对《圣经》的宗教教义加以说明,教师朗读学习的课文,学生对内容进行深刻提炼并加以评注。辩论主要分为“普通辩论”和“随意辩论”,辩论的目标是从不同角度论证上帝的存在和基督教教义的正确,并同时训练学生的辩论技巧,为其以后进行布道及对异教徒进行审判打下基础。

1100年,在巴黎讲学的教师越来越多的吸引了在此学习逻辑和辩证法的学生。阿拉伯尔是众多优秀教师中的佼佼者,以讲授雄辩术和逻辑著称,从四处求学的学生纷至沓来。一般来说,辩论的题目由教师每两周提出一次,用来训练学生。然后教师试图解答或“裁定”这些问题,并对学生的不同论据及其论证的正确性和优缺点作出结论。教师必须当着许多学生的面举行大的辩论,辩论的主题可以是任何想辩论的内容。学生在读完一年级之后,就开始不断的练习辩论这一艺术,并在学校生活中参加公开辩论,作为答辩人(respondent)或反方辩手(opponent)。巴黎大学所建立的这种标准化的辩论流程和充满实用主义色彩的辩论精神后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虽然中世纪大学的这种辩论精神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但是大学氛围充满了论证和辩论的精神,也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中世纪大学的辩论精神也具有实用性和创新型,它无疑为了那些未来在法庭、封建议会和教会会议上进行辩论的学生,提供了成为专业人士所必须的技能。并且在自由辩论的精神引导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独立的人格,辩证思维等也能得到激发和锻炼。

二、德国古典大学与“柏林精神”

在中世纪发展较慢的德国高等教育,自进入18世纪末以来却异军突起,直到19世纪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与中世纪大学注重辩论的价值取向相比,德国大学教育强调重视人的理性本质。1808年,施莱尔马赫在《关于德国式大学的断想——论将要建立的大学》一文中,阐明了自己的大学观,其中提到了主张思想自由和思想独立。他认为,学习并非一定是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认识。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自由研究的科学精神,独立地深入到科学中去,最终为社会发展服务。施莱尔马赫的大学观后来也对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影响深远。

随后担任柏林大学哲学院长的德国伟大哲学家费希特,也沿袭了施莱尔马赫的教育理念。他主张“自己思维、自己判断,这是人的特权,是人之为人的特权。”费希特还认为,大学应该是“科学地运用理智的艺术学校”,应该致力于培养“有思维有头脑的人”。

洪堡的大学思想与施莱尔马赫和费希特等人的影响有关,他提出的“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都体现了培养理性人和自由人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课堂实施方式,习明纳是由学生组成研讨小组或者研讨班,在教授的指导下就某个专题展开探讨。习明纳这种独特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独立研究中探索并提升自己的理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科学人才。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产生创新成果。

三、中国当代大学与“课程危机”

美国大学协会(AAC)在1985年对于全美大学课程的报告中指出,“目前课程几乎倾向市场哲学:学生是自由的购买者,教授是知识的贩卖者。”而反观中国当代大学之现状,不难发现,大学的课程设置和當今社会经济形势下所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呈现以下问题:

(一)大学职能的模糊性

传统大学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作为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问题,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阐释。

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大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大学的三大职能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一种新型的大学模式逐渐显现了出来,那就是“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伯顿·克拉克于1994~1996年间曾10次走访欧洲,展开了以大学转型为核心的调查,并于1998年出版了《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书中阐明了当代大学转型的五个要素:(1)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2)一个拓宽的发展外围;(3)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4)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5)一个整合的创业文化。此书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大学教育转型发展的“圣经”,而伯顿·克拉克也被誉为是“创业型大学”之父。

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对建立创业型大学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解肤浅,行动优柔寡断。而这种优柔寡断的根源在于,对大学职能理解的模糊。大学是因学生而存在的。美国的大学对人才培养一向重视, 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 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人才创新培养一直处于不断改革与发展之中, 这种主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不断创新与变革的历程, 奠定了其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特色。而我国目前在核心课程设置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则由于起步较晚, 基本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生搬硬套985高校或者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的做法,导致了培养人才目标模糊,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定位不明确,所谓高不成低不就。

培养创新人才,大学必须勇于承担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任,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项新的使命。

(二)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一开局就表现出全方位的紧张态势。在全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单一构架的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已然呈现出了弊端。

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辩论”,德国古典大学的“习明纳”,到日本现代大学的现场研究(field study),美國现代大学的小型研讨班(seminar)、工作坊(workshop)等形式,教学方法的变革,体现了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观念上的差异。

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坚持聘请诸如诺贝尔奖得主等一流的学术研究大师为同学开设课程,并以小型讨论班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发表观点并捍卫观点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际上,无论大学的教学方法如何改变,都脱离不了一个概念,那就是“人”。当今社会工具理性的社会文化使得大学教学方法脱离了“人”的作用,漠视了“人”的自由发展,于是创新人才培养成了纸上谈兵,更多的大学生成为了大学“流水线”制造的产品。因此,以“人”为核心,开展创新性课程,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大学培养创新人才。

(三)课程设置的功用性

由于受一种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代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知识的功用性,重视课程的社会价值。换言之,大学开设的课程是否能在将来为学生带来经济效益,成为了大学课程的“指挥棒”。大学往往对那些“热门专业”趋之若鹜,却从未真正考量过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优势、区位条件等是否适合开设该专业或课程,以及各门课程的设置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据调查,美国36.7%的大学在本科阶段开设创业课程,23.7%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哈佛大学还建立了暑期学制,为那些求知欲强,有自己发展特殊要求的学生提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训练、工程实践教育等培训,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里兰大学定期邀请创业成功的人士为学生举办交流会,并且每个学期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组建企业的计划书,然后参与学校组织的商业创业竞赛,前三名可以获得10万美金的奖金。水牛城州立大学则设立了“创新研究中心”,给本科和研究生均提供相关的创新课程。包括创新的基本学说、创意思考方法、团队创意活动、发展创意领导能力等内容。

传统的课程设置一般是围绕教授进行的,根据教授的兴趣制定教学计划,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要培养创新人才,势必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提升实用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创新应用能力。

四、结语

纵观高等教育历史演变过程,从中世纪教会性质的高等学校,到现代大学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发展模式,高等学校从注重知识传授的“孤岛”,到担当起社会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高等学校正在以崭新的姿态适应着时代的变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预测了教育的前景。文中提到“必须废除内部那些死板的区分,对外界更加开放。”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想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进行内部结构的调整和革新。现有的教育体制和陈旧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胜任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因此,一场高等教育届的改革势在必行。

而反观中国高等教育之现状,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之下,高等教育在改革创新中释放办学活力必然成为一种新常态。正如李克强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是关键。创新造就中国的未来。高等学校作为年轻人踏上社会之前最后的一道门,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做出贡献。而肩负这样重要使命的中国高等学校,必须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冲破藩篱走出去,才能有朝一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谢冉,母小勇.大学课程演变的人学逻辑[J].大学(研究版),2015(06).

[2] 孙卫华,许庆豫.试析洪堡高等教育自由原则——读洪堡《论国家的作用》[J].现代大学教育,2015(01).

[3] 谢梅,苗青.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借鉴——以美国三所高校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03).

[4]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陈劲等.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文集[A].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6] 贺祖斌.思考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 朱永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8] 江学勤.创新中国教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文章为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学视域下的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TJGB-07,文章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顾晶姝(1987- ),女,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语言政策、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历史演变创新人才高等教育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