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效果与措施
2019-02-11韩树芳汪荣银郭文娴
韩树芳,汪荣银,郭文娴
(1.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外四科,贵州凯里 556000;2.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贵州凯里 556000)
临床认为下肢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会因为血小板反应性改变而出现高凝状态,同时术后下肢不能活动,继而导致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凝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1]。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护理措施的完善,针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开展预防措施,但此时机体功能受限,心理状态差,因此预防护理应具有全面性,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身心特征,尤其当并发深静脉血栓后需及时有效处理,避免引起相关器官组织功能障碍[2]。为此,该次研究以2017年5月—2019年7月为研究段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效果与措施进行了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为该院于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共40例,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3]。其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8±3.01)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32例;骨折位置: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干骨折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髌骨骨折5例,踝部骨折3例。排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等。
1.2 方法
针对40例患者均按照以下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术前心理护理,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讲解当前医疗技术对治疗下肢骨折的优势,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需告知术前准备及术后恢复注意事项,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及防范措施,促使其主动配合预防护理工作,提高依从性[4]。(2)术前评估护理,综合患者年龄、身体机能、合并症及心理状态等综合信息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评估,且可借助血液实验室检验结果和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为评估结果提供可靠的依据;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及预防护理方案,并与患者沟通,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如术前运动、饮食管理及术后注意事项等[5]。(3)抗凝药物的预防护理,部分患者术前或术后可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1~2次/d,2 500 U/次,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做好对患者的术前功能指导,需考虑患者骨折严重程度适当进行或转变为在治疗允许下进行按摩,促进静脉回流,并需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预防术后尿潴留;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影像学检查,术中需严格执行手术规范及流程,并重视术中保温,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做好肢体血管保护;尽可能避免在下肢同一静脉反复穿刺,避免患者静脉穿刺输液。(4)饮食护理,饮食以少盐、清淡为主,需确保高维生素、营养丰富食物,增强体质,增强手术耐受性;术后一般6 h可进食流质食物,应以清淡、以消化食物为主,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及普通食物,如蔬菜、瓜果等,具有营养丰富,降低血液粘稠度作用,尤其注意严禁辛辣刺激性强食物,禁止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5)风险护理,术后可依据Autar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预防监控表进行风险评估,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如低风险以抗凝治疗为主,中风险则密切监测,饮食管理及抗凝治疗,高风险则需检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并定时进行危险评估,实施对症治疗[6]。(6)康复护理,针对不能活动下肢在患者可将患肢抬高20°~30°,需避免过度伸展下肢;密切监测肢体状态,以髌骨上缘以上15 cm位置和髌骨下缘以下10 cm位置进行标记,定期测量周径,评估是否存在肿胀情况,并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及足部动脉搏动情况,若存在异常需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针对预防性应用抗凝、止痛药物患者需观察是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定时复查大便、凝血酶原时间,为用药提供可靠依据。(7)早期足部、踝部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对于能忍痛、意志相对坚强的患者,术后早期鼓励其主动活动足背各足趾及踝关节,以小腿肌肉的运动驱动下肢血液循环,促进静脉血回流;对于年老体弱或痛域低的患者,每天为其被动活动足踝,或早期辅以CPM功能锻炼。(8)术后患肢的间歇性气压泵治疗,2~3次/d,10~20 min/次。(9)鼓励术后早期下床不负重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记录术后住院时间,并评估下肢肿胀改善情况,测定术后3 d、15 d患肢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并评价护理满意度,由该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将SPSS 17.0统计学软件作为该次研究中的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予以t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例患者共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形成率为2.50%,最终治愈。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2~20 d,平均住院时间(14.95±1.61)d。护理满意患者24例。护理一般患者14例,护理不满意患者2例,护理满意度为95.00%。护理15 d后患者患肢肿胀情况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肢与健侧肢体周径差改善效果分析(±s)
表1 患肢与健侧肢体周径差改善效果分析(±s)
组别髌骨上15 cm周径差 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差术后3 d(n=40)术后15 d(n=40)t值P值3.18±0.46 2.39±0.32 8.81<0.05 3.11±0.38 2.35±0.47 7.95<0.05
3 讨论
下肢骨折属于常见的骨折类型,导致患者伴随剧烈的疼痛及严重的活动限制,虽然依据骨折病情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逐渐恢复肢体功能,但术后1周内患者大多处于制动状态,易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出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瘀滞性溃疡等。针对此种情况需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患者术后良好恢复[7]。下肢骨折属于严重的伤病,患者伴随剧烈疼痛并担心终身残疾,此时需做好对其的心理安抚,帮助其稳定情绪,通过主动与其沟通交流,引导其诉说压抑情绪,利于疏导内心不良情绪,并针对性劝解和安抚。术后依据患者恢复情况展开肢体功能训练,麻醉苏醒后可实施间歇充气压力泵治疗,并配合股四头肌、腓肠肌等锻炼,在治疗允许情况下可尽早主动活动踝关节。针对下肢不能够自主活动者,此时多伴随血管输缩反射减弱,血流减慢,易诱发血栓形成,可通过被动活动肢体,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需合理控制运动量。该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患者共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形成率为2.50%。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95±1.61)d,护理满意度为95.00%。护理15 d后患者患肢肿胀情况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开展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深静脉血栓形成,防范效果较好,促进术后快速恢复,缓解肢体肿胀,而且护理服务获得患者高度认可,护理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综合性预防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