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
2019-03-27江海静孙颖超
江海静,孙颖超
(山东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山东威海 264300)
1 中医对小儿外感发热的认识
外感发热在中医理论中属于“伤寒”的范畴,病因是疫毒由外而入内,正气与之抗衡的结果,此病多急,且易持续发热,经常性会伴有头疼及鼻塞等问题。外感发热常见于幼儿时期,一年内均处于高发阶段。同时幼儿因为内脏抵抗力弱,相较于成年人而言临床病症较严重,病情严重的患儿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引发窒息性休克,故此针对幼儿外感发热,应及时的观察与治疗。外感发热的患儿会伴有寒热躁动的情况,中医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患儿体内的阴阳不调,最终导致邪气入侵,外邪没有及时被排出,引起内里的正气与之抗衡,在抗衡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由此出现外感发热。中医认为相较于成年人,幼儿更容易受到外部邪气的影响。这是因为幼儿的体质较弱,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低,难以自我调节体温,因此一旦气候突变就会导致幼儿患病的风险增加。
2 足浴药浴
2.1 概述
足浴药浴主要根据中医望闻问切原则,将特定的处方药物加水煮沸,在过滤后用于泡脚借此来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传统的药用足浴法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主要成分是芳香类花草一类的药材。用于驱魔和祭祀,后续经过发展成为一种待客之道,在当时的贵族阶级中很受追捧。
秦汉时期,足浴已经成了一种正常的防治手段并且逐渐的传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记录了多种婴幼儿足浴的处方,并且对具体的使用效果以及患儿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唐宋元明时期也有不少和足浴有关的内容,如《女方》《太平圣仁方》《专工方》《本草纲目》《理越骈文》等由此可见,随着洗浴疗法的发展历史逐渐完善,已成为中医对外治疗的重要内容。
2.2 足浴药浴的理论依据
足浴药浴现阶段还是以中医理论作为基础指导,而中医的核心理念是“内治本”。中医认为,病是因为内里五行不调,邪气内生导致的故此只要帮助人排除内里的浊气,就能让人康复。血脉经络作为人体气血的主要通路可以运转体内气息流动,足浴正是接住了血脉的流动性,通过皮肤吸收直接作用于人体内脏,使其活性成分通过经络作用于内脏器官。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现阶段足浴治疗用药主要目的是帮助排除毒气,通过协调内外之气来帮助人体实现和恢复阴阳平衡。
2.3 足浴药浴的作用机制
现代研究发现,中医足浴药浴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这是因为足浴时因为水温较高,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体内部循环,带动体内血液加速排毒,因为水压以及浮力和冲击力的按摩作用可以刺激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可以借此来增强人的心脏功能,有利于此类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水中所富含的矿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足浴药浴因为药物可以通过血管流经全身,所以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药液随皮肤吸收后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肝脏的压力比较小,不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同时因为用药范围大因此可以很好地发挥给药的作用,而且足浴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较高的药用浴温度和湿度,借此打开毛孔,增加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帮助足浴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和扩散,帮助皮肤更好的渗透和吸收。
3 足浴药浴的临床应用
足浴药浴疗法主要是通过浸泡或者通过药液擦洗儿童脚部,借此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同时药物经由皮肤吸收可以有效缓解病情,足浴药浴对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相比较其他方案而言较为简单,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相较于其他方案来说对患儿的身体影响小,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3.1 足浴浸泡法
足浴法是采用浸泡足部和踝部作为一定浓度的药物以此来治疗儿童疾病的办法,采用这一方案的原因是因为足部含有人体大量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血液循环速度,通过皮肤吸收直接作用于患儿内脏,使其活性成分通过经络作用于内脏器官,借此来帮助患儿散热。目前有研究表明足浴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外感发热的时间。
学者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一问题,将患有外感发热的儿童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以足浴艾草汤8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下,治疗组采用艾液汤足浴。结果:治疗组治疗时间最短12 h,最长5 d,平均治疗时间3.25 d。对照组分别为24 h、7 d、5.6 d。两组患者解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样具有显著疗效,王晓燕,武琪琳,张艳梅,刘娟,许晓强,郑宏,韩雪,陈丽芸通过对外感发热183例患儿的对比后,验证了这一假设,他们对93例患儿进行(柴胡、防风各20 g,桔梗,藿香,鱼腥草,板蓝根,各30 g,石膏100 g)了对应的治疗,而对照组的90例患儿则采用西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最终的结果表明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要明显的短于对照组。
浸泡法可以帮助患儿打开血脉,让血脉畅通,起到调和经络,调和气血、汗液热解的作用。同时这种方案对患儿内脏的压力和负担小,不会对患儿的肝脏造成严重损伤,同时因为用药范围大因此可以很好地发挥给药的作用,较高的水温也可以帮助足浴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和扩散,帮助皮肤更好的渗透和吸收。
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一课题,国内学者对小儿外感发热时采用足浴浸泡法后具体痊愈时间进行了分析,其中田凤云认为中医足部浸泡法的办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幼儿的高热症状,在治疗后患儿一般在12 h内退热,相较于其他疗法如传统的酒精浴而言具有不良反应小、见效快的优势。
王善平在对比分析和研究中将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5例采用中药(麻黄、薄荷、知了、木兰各30 g)熏蒸洗解热,对照组105例采用酒精搓浴解热。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8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解热开始时间分别为(2.13±0.68)、(3.36±0.75)h,总解热时间分别为(6.59±2.31)、(9.64±3.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笔者认为足浴药浴在应对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十分显著,同时足浴药浴不良反应小、疗效快,是目前较为适宜治疗幼儿的医疗方案。为了更好地验证这一课题,笔者对其他学者的案例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其中。一部分学者认为足部浸泡法再结合内服中草药可以更好地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其效果甚至要高于常见的抗生素,而为了验证这一观点黄英军采用足浴并加中药内服的方式对患有外感发热的儿童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发现患儿的体温在3 h内逐步的恢复正常。
刘志文等将外感发热高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4例患者经解热治疗后,采用柴胡解热方加中药内服熏蒸清洗。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8%和8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李石将感冒发热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加足浴药浴袋(金银花、板蓝根、柴胡各10 g,薄荷5 g)对照组65例,口服西药颗粒对症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和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吴海燕将急性高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中药(艾蒿、金银花、广藿香、连翘、各30 g、薄荷15 g)洗浴法和酒精揉搓法降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0%和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全身沐浴结合对症或常规治疗有明显的降温效果,相比酒精揉搓而言对患儿的病情缓解更为有利。
3.2 局部擦浴
局部沐浴是根据足部血管或者是穴位的方向用中药来为外感发热儿童进行降温的一种方式,其作用是通过皮肤吸收药液,直接作用于病灶部分,可以有效地避免幼儿产生耐药性,通过协调患儿的循环,发挥药物排汗解毒、清热解毒的作用。
金福厚将发热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使用乙酰氨基酚和温酒精浴及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对照组患儿的体温明显降低,但是随后又出现了升温现象,而相比较而言治疗组患儿的体温稳定下降,可见降温效果要优于对照组。
黄美珍将因外感发热发烧的孩子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用复方柴胡酊(柴胡20 g,细辛10 g,贝母20 g,10 g冰片、薄荷和20 g,浓度30%的酒精500 mL,添加2%月桂氮卓酮)为患儿擦拭,并口服退热药。而对照组的92例则采用酒精洗浴或温浴解热,4次/d,连续d,发现治疗组的实际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好一些,由此可知这一方案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病症,并且优于传统的物理降温法,达到了内外兼治的目标和目的。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药足浴对于治疗患儿外感发热的实际效果要优于传统的西药治疗,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小,患儿治疗后情况稳定等诸多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药足浴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方面获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但是就现在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这一医疗方式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临床研究,没有具体研究影响中药足浴的关键因素,如洗浴温度、药物浓度、洗浴时间等;中药足浴法暂时依旧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操作规范,而在很多医院中大部分的医生并不愿意用这种办法为患儿治疗。该文通过分析现有研究和实际案例,希望可以对影响足浴药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借此来规范这一方案的操作流程并提高临床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