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足部压疮预防护理分析
2019-02-11刘莉
刘莉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济宁 272000)
压疮指的是身体表面皮肤、皮下组织因长时间受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等作用造成损伤的情况。对于ICU重症病房患者来讲,普遍存在危险性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需长时间卧床修养,因此极容易出现压疮情况,尤以足部压疮发生率最高[1]。一旦患者出现足部压疮而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容易造成肢体皮肤溃烂、感染等,危急患者健康安全。因此,应重视对ICU患者足部压疮的预防及护理工作[2]。该文以2018年5月—2019年5月该院ICU收治60例患者为例,阐述预防足部压疮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选择该院ICU重症病房患者60例,参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30例,包括男性16例,女性14例,最低年龄23岁,最高年龄75岁,平均年龄(41.3±1.5)岁,其中17例因患脑卒中入院,12例因患脑出血入院,1例因患其他疾病入院。观察组总计患者30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15例,最低年龄24岁,最高年龄74岁,平均年龄(41.4±1.4)岁,其中16例因患脑卒中入院,13例因患脑出血入院,1例因患其他疾病入院。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用于此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护理,如观察记录体征指标,定时清理患者皮肤等。
观察组患者辅以压疮预防性护理,具体如下。
第一,需做好病房环境的预防性护理。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ICU物品更换标准对被褥、床单等进行定时更换,一定要保证患者接触的物品表面足够干燥和平整,以防止细菌的滋生和褶皱对皮肤的挤压。同时,需强化ICU内温度、湿度等的管控,其中温度需控制在23℃~25℃之间,如冬季时可适当上调温度上限,并做好保暖工作。湿度需控制在约50%,每日擦拭地面后一定要将其拭干,湿度过大也会增加细菌滋生的概率,因此ICU病房内湿度应略低于普通病房,对足部压疮也能有效预防[3]。另外,每日需定时通风换气,冬季时可减少1次换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病房内放置空气净化器,进一步增加室内空气除菌效果。
第二,通过定时的体位调整预防足部局部位置的压疮。ICU内患者应每隔1 h更换1次体位,在翻动患者身体时切记不可发生推拉、拖曳等操作,以预防足部皮肤的擦伤、划伤,降低皮肤与床褥间的摩擦。对于无法调整体位的严重患者,则可为其铺设气垫床,以缓解皮肤受到的压力。如患者已经发生轻度压疮,则为预防病情恶化,需适当调整体位更换的频率,且需详细记录翻身的具体时间,并将其制成专用档案,以方便后续护理操作[4]。
第三,在实际护理过程中ICU患者因高热等症状会导致汗液分泌量增加,而汗液中的所含有的油脂、盐分、代谢废物等物质如长时间与皮肤接触会造成损伤,进而导致足部压疮发生概率大幅提升。为此,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护理垫进行防护,要求护理垫的吸水性要强,且每天需定时更换,以防止细菌在护理垫表面滋生并侵犯皮肤[5]。同时,每天均需对皮肤状态进行评估,且需定时使用温水浸泡和清洗足部,浸泡后需严格拭干,以保持皮肤的干燥性。
第四,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开展健康宣教,使其了解足部压疮预防的方法和意义,提高其配合程度,并预防体位更换频率过高时的抵触情绪。对于足部压疮预防的每一项护理内容均需与患者详细解释,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其理解能力因疾病影响会出现一定的障碍,在解释过程中需注意语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工作。
第五,在患者病症的康复阶段需同步开展营养干预,在饮食方面应推荐其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实际护理时需先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以往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偏好,并对其中不利于足部压疮预防的食物进行剔除,并告知患者剔除的具体原因。同时鼓励告知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而多食用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则可提升创面的恢复速度[6]。
第六,可使用物理降温设备对患者的高热症状进行缓解,通过控制皮肤温度的方式降低细胞受到的损伤,同时也能抑制汗液分泌量。可选择水垫、降温毯等工具,其中水垫的效果相对较好,因水体本身柔软程度更高,且会随着压迫物的形态改变自身形态,能够更好地将足跟部托住,使足跟部皮肤能够均匀受力。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对水垫中的水温进行调节,大约每隔30 min需检查1次水温,当温度过低时需更换垫内的水,但水温也不宜过高,通常达到50℃~60℃即可,以免对接触的皮肤形成烫伤。
第七,对于已经出现足部压疮的患者要视其病情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其中Ⅰ类压疮患者需每天定时进行皮肤清洁,并使用芦荟膏等补水润滑药膏进行涂抹,同时保持体位更换的频率,必要时可使用透明敷贴对创面进行覆盖,以预防进一步感染。Ⅱ类压疮者则需使用消毒药剂对创面进行擦拭,但要注意擦拭力度,不可造成创面皮肤破损,同时使用康惠尔贴进行覆盖。要注意将患者足跟部悬空一定高度,借此降低足跟部所受到的压力。Ⅲ类压疮者需根据其创面情况进行清理,并剔除已经坏死的部分组织,并对渗出液进行搜集和培养,以获得感染的病菌种类[7]。同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采用高通量氧护理方法,以降低厌氧型细菌的存活率,治疗持续20~30 min即可,每天开展2次治疗。每次治疗完毕后需使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如患者创面分泌物量过大,则需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进行湿化处理,从而抑制局部细菌生长,促进创面的愈合。Ⅳ类压疮则需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清创,对坏死组织进行剔除,并使用牵引带将患侧下肢抬高,避免其与创面接触。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计算两组患者发生足部压疮的概率。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各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满意水平,总计100分,得分超过70分代表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十分满意,得分不足70分高于50分代表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满意度一般,得分不足50分代表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不满意。总满意水平为十分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二者之和。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此次护理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利用P值验证数据间差异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疮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压疮的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压疮发生率比较[n(%)]
2.2 满意水平比较
观察组48例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总满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满意水平比较[n(%)]
3 讨论
足部压疮是ICU患者严重类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引发感染,加之ICU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恢复能力等均相对较低,一旦出现压疮无法快速好转,为其病症的治疗带来严重的阻碍。根据现代临床研究显示,足部压疮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8]。其中外源性因素包括皮肤压力、皮肤剪力、潮湿环境,当人体足跟皮肤在受到4.67 kpa以上压力,且持续时间在4 h以上时就会引发细胞缺氧性坏死,而当压力增加到9.3 kpa以上时,只需要2 h就会导致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足部压疮的形成与其受到的皮肤压力成正比。而皮肤剪力则主要与深层组织异常位移有关,从而导致局部组织供血量降低,造成细胞坏死。潮湿的外部环境主要是由于如汗液分泌过多、大小便失禁等引发的,这种环境会造成细菌的大量滋生。内源性因素则与ICU患者免疫功能障碍、营养失调、合并急性损伤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也是ICU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9]。利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针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进行干预,利用环境、体位、皮肤、心理、饮食、物理减压等多种护理方式,对足部皮肤进行保护,最大程度降低对局部皮肤的压迫,从而预防足部压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