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对我院门诊中药房药品调配正确率的影响
2019-02-11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477150范增利
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477150)范增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发放的8531件药品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8月~2017年7月4231件药品为实施前,采用常规药房管理模式,2017年8月~2018年7月4300件药品为实施后,采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
1.2方法
1.2.1实施前 采用常规药房管理模式。依照常规中药房药品管理制度,管理药品存储方式、摆放;分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解决措施。
1.2.2实施后 采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①规范包装常用中药。统一药物包装袋规格,并规范包装常用中药(如15g为党参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过期失效率、不合格率 实施后过期失效率1.47%、不合格率0.26%,低于实施前的7.02%、2.17%(P<0.05)。
2.2调配正确率、发放正确率 实施后调配正确率99.48%、发放正确率99.67%,高于实施前的95.86%、96.23%(P<0.05)。
2.3调配时间、候药时间 实施前调配时间(6.43±1.76)min,候药时间(16.53±4.29)min;实施后调配时间(4.02±1.41)min,候药时间(8.64±2.23)min。实施后调配时间、候药时间短于实施前(t1=69.732,P1=0.000;t2=106.328,P2=0.000)。
3 讨论
常用剂量,可将15g党参提前放入15g规格包装袋),以提高配药速度及药品调配正确率。②优化药品布局及摆放。统计实施前发放的药品种类、数量,按照使用次数排序,并打印清单;按照排序清单分类摆放特殊用中药、常规中药及非常规中药,以缩短取药时间。③配备复核员。复核员负责记录工作人员药品发放错误(数量错误、剂型错误等)事件,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讲解错误事件,以提高药品发放正确率。④强化对药品准入管理。制定准入规范,定期培训、考核采购人员,并在药品入库前,仔细核对数量、质量及有效期等。同时做好保存工作,调节存储室湿度、光照及温度,防止生虫、受潮等问题。
1.3观察指标 对比实施前后药品过期失效率、不合格(生虫、受潮等)率;对比实施前后药品调配正确率、发放正确率;对比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调配时间、候药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分析,计
随着就医人数的上升及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常规药房管理模式以不能满足实际需求[1][2]。基于此,本研究将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中药房,结果显示,实施后过期失效率、不合格率低于实施前,调配正确率、发放正确率高于实施前(P<0.05)。表明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可降低药品过期失效率、不合格率,提高药品调配正确率、发放正确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定期培训、考核采购人员,并在药品入库前,仔细核对数量、质量及有效期等,同时做好保存工作,以降低药品过期失效率、不合格率;优化药品布局及摆放,并统一药物包装袋规格,并规范包装常用中药,以提高配药速度、药品调配正确率及药品发放正确率;此外,配备复核员,记录、分析、讲解药品发放错误事件,以提高药品发放正确率。同时,本研究中,实施后调配时间、候药时间短于实施前(P<0.05),表明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可调配时间、候药时间。分析其原因在于,制作统一规格药品包装袋,规范包装常用中药,并统计实施前发放的药品种类、数量,打印清单,按清单分类摆放药物,有利于缩短调配时间、候药时间。
综上可知,门诊中药房采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可降低药品过期失效率、不合格率,提高药品调配正确率、发放正确率及工作人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