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制剂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2019-02-11万建琴须玉红

关键词:药制剂微粒输液

万建琴,高 佳,须玉红*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中药注射剂具有成分复杂易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做好安全输液管理在临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我院静疗小组进行了安全输液管理,制定了中药输液规章制度及流程,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6月使用中药制剂静脉输液的39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使用中药制剂静脉输液的4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法,实验组按照中药制剂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办法进行输液。

1.2.1 建立中药制剂静疗小组

制定中药制剂输液规章制度、流程、不良反应及应急预案。

1.2.2 定期对科内护士进行中药制剂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

1.2.3 做好中药高危药品A、B、C分类,临床用药时,对于年老体弱、儿童、孕妇和抵抗力低下者慎用。用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1.2.4 做好中药制剂的储藏。

1.2.5 规范中药制剂输液的流程

1.2.5.1 输液过程加强质量管理正确执行医嘱,加强医护人员间的沟通与协调[1],避免造成耦合性给药错误。

1.2.5.2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及配伍禁忌,中、西药制剂之间用30~60ml生理盐水冲管。

1.2.5.3 选用精密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根据药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

1.2.5.4 严格查对制度,使用前检查药品的质量及有效期,若有质量问题不得使用。

1.2.6 输液操

1.2.6.1 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选择静脉留置针。

1.2.6.2 正确的消毒方法 消毒时以穿刺点为中心旋转擦拭,消毒面积不小于6cm,消毒时间不不小于1min。

1.2.6.3 输液速度应以40滴/min为宜,输液前30min应重点巡,若发生不良反应,立即执行输液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1.3 中药制剂静脉输液规章制度于2017年7月1日制定并由护理部审核通过。培训考核后实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3 例(占2.1%),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53例(占1.29%),P=0.004,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 论

3.1 提高了静脉输液的质量

成立中药制剂静脉输液小组,制定中药制剂输注流程,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避免了因知识欠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的输液反应。本研究显示:实行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53例,占1.29%,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

3.2 降低了中药微粒引发的不良反应

由于中药制剂成分复杂且与其他药物同用时易造成药物pH值的改变而导致不溶性微粒增多,选用精密输液器,可滤过≥5m的微粒。配药时选择适宜注射器,可避免护士的手来回穿梭在瓶口,造成液体微粒污染而引发的不良反应。

3.3 保证了药物的质量与疗效

因中药制剂所含成分的不稳定性,如储存条件不当,患者使用药品后易发生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中药储存不当是构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2]。因此,正确的存储药物是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重要手段之一。用药时注重个体差异,药物做到现用现配,可有效避免药效降低或药物污染。 我科通过临床用药发现,中药制剂血栓通遇鼠神经时液体变成淡白色,瓜萎皮遇头孢类药物液体变成乳白色。为确保安全,在输入两种液体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可避免残留在输液器中的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与疗效。

尽管导致中药注射制剂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3],但通过中药制剂的输液安全管理,规范各项操作流程,细化每项工作,就能较好的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药制剂微粒输液
SIMS微粒分析制样装置研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FePt纳米微粒有序化温度的影响因素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颈枕输液袋
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