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护理进展研究

2019-02-11刘长虹

关键词:针筒毛细血管腹壁

刘长虹

(威海威里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9)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在普通肝素的基础上分解、强化制成的新型抗凝药物,拥有极强的抗血栓能力,其强度为普通肝素的2.2~3.5倍,同时LMWH还具有半衰期长、利用率高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1]。但在LMWH的实际注射中,极易对患者组织内毛细血管造成损伤,使患者发生皮下出血、瘀斑等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生理痛苦,并引起患者心理恐慌、紧张等情绪,甚至会有部分患者出现质疑医疗工作的情况,进一步产生医患纠纷,影响治疗效果[2],本文就针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关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1 注射方法及部位

在现阶段的医疗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传统的注射方式,即:对注射器进行消毒后,注射医师左手绷紧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紧注射器,并使注射针头与患者皮肤保持30~45%夹角,抽吸无回血后将药物注入患者体内,在注射完成后用棉签按压注射部位3~5分钟,传统注射方式由于患者皮肤紧绷,针头对皮下组织创口较大,同时由于操作者对于进针角度、深度很难进行精准掌握,进针太深也将引起患者疼痛并损坏肌层毛细血管,应用传统方式发生出血的情况在35%以上[3]。

近年来,根据国外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使用腹壁垂直皮下注射的方式,可以显著较少皮下出血情况的发生。因为,人体腹部面积较大,脂肪组织相对比较丰富,并且在人体脐部血管网分布密集,更加有利于药物的弥散及吸收,其具体操作为:在为患实施腹壁皮下注射时,需要选取患者脐部上下4~6cm,左右9~11cm,并捏起腹部皮肤使其形成褶皱,随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褶皱部位垂直进针,确认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慢注入,注射结束后再用消毒棉签做按压处理并松开褶皱。在我国也有部分学者就腹壁皮下注射法进行实际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方式确实能够显著减低患者疼痛感,并且出现淤血情况也明显更少。

2 注射部位间隔

为了避免患者在多次进行注射治疗时,注射部位过于集中,出现多次损伤,在实际注射中,可以将患者腹部以脐部为中心,分为四个象限,并将象限按照一定顺序(顺时针或逆时针)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分,在注射时就可以依次对每部分进行轮换注射,此外,尽可能保证每次注射间距>2.5cm,以此降低患者皮下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并能有效减小出血面积。

3 注射时间

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通过缓慢注射法进行LMWH注射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率,注射时间需要保持在25s~35s,其依据为:注射药物较慢时,药物在患者皮下的冲击力较小,一定程度避免了皮下张力过大导致LMWH药物溢出穿刺孔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出血率。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注射时间保持在30s左右,能够明显减低注射过程对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同时减少出血情况的发生,减小瘀斑直径。

4 按压方法及按压时间

4.1 按压方法

目前,在注射中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按压方式:①捏提皮肤按压:在完成对LMWH的注射后,继续保持对患者注射部位腹壁的捏提状态,持续2~3min,能够有效对注射部位出现损伤的毛细血起到按压作用,同时能够避免注射药液沿注射孔道流回,对孔道周围毛细血管造成损伤;②棉球按压:注射结束后,使用无菌棉球对注射部位精准按压,按压时应当增加无菌棉球体积,加大按压面积,按压时是注射部位受力均匀,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小毛细血管损伤。

4.2 按压时间

在对LMWH的实际注射中,对其注射完成后的按压时间及按压力度并没有明确标准,完全凭借注射操作者自身经验,近期有相关研究显示,按压时间选择2~3min,按压力度最好控制在使患者皮肤下陷1cm左右,按压力度不宜过大,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概率10%~25%。因为通常情况下,正常的凝血时间为1.3~2min,轻柔按压时间与凝血时间相符,保持在2min左右即可,当患者正在使用其他抗凝药物时,凝血能力是正常情况的1.5倍左右[4],因此,从理论进行分析,其按压时间应当相应提升至3~5min。

5 针管排气

在进行传统皮下注射工作之前必须要将针筒内的空气排尽,但由于在实际注射中,LMWH的用量较少,在注射过程中会使一部分药物粘黏在针筒壁上,导致药液量减少,并进一步降低抗凝效果;除此之外,通过针头排出的药物还可能进入毛细血管中,是患者皮下出现瘀斑。在医疗技术相对发达的今天,通常使用预灌针剂进行LMWH的注射工作,其针管中预留有0.2ml左右空气,不需要进排气处理,在注射时可适当将针头向下,使空气上升至针管上方,随后将药液缓缓注入患者体内,在推注过程中,空气会将针筒内残留的药物推入患者皮下,切实保证了药物剂量准确,同时注射过程中的少量空气也能有效降低了皮下出血的危险,显著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6 结 语

LMWH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已得到众多医师及患者的认可、肯定。并且针对皮下注射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也由多位学者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并且从注射方式、注射部位、注射间隔、按压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改进,以求降低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针筒毛细血管腹壁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奇妙的针筒画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好玩的针筒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
全腹壁成形术临床体会
IPL—Queen皇后光子嫩肤仪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治疗作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