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护理干预在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率的影响评价

2019-02-11郦佳柠

关键词:胸腔镜心脏常规

郦佳柠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护理要求也随之增高。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被越来越广泛推广。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也逐渐增加,采取何种护理可以提高围手术期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率的影响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性别;男32例,女18例;年龄:22岁至69岁,平均年龄为(43.50±110.45)岁。研究组:性别;男34例,女16例;年龄:23岁至68岁,平均年龄为(43.35±110.7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性,有可比性,P>0.05。

1.2 方 法

两组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强化护理干预。强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1)手术前。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疾病宣教,以提高对手术优势及安全性了解掌握度,提高手术安全性以及降低手术应激。强调手术前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指导患者学习掌握呼吸功能训练,以提高其配合度。(2)手术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心脏指数、心输出量等各项生命体征,预防发生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以积极维持患者血压稳定。若患者首次生命体征监测均正常,则可调整为低坡卧位,待2小时后太高床头20-30°半卧位,待拔出气管插管后,可调整为床头抬高45°的半卧位。运用改良排痰方式吸痰。护理人员在给予常规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过程中,应运用亚低温治疗,通过微量泵注入血管活性药物,以有效维持机体正常循环;给予患者家属指导鼓励其参加护理,以提高协同护理作用;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情况,积极预防发生坠床等不良事件,保障患者安全。其次,还需积极预防压疮、预防腹部并发症发生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性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有29例十分满意,有20例比较满意,有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研究组有18例十分满意,有23例比较满意,有9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00%(41/5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x2值=7.1111,P值=0.0077。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发生1例肺部并发症,1例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0%;研究组术后发生3例肺部并发症,2例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腹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x2值=4.0000,P值=0.0455。

3 讨 论

随时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中,胸腔镜手术也日渐成熟,被越来越多的心脏病手术患者以胸腔镜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属于微创技术,其创伤性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以有效缩短术后ICU停留时间、缩短术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及其家庭负担[1]。

虽然胸腔镜手术为微创技术类型,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要求更高。以往临床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为功能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过程中较缺乏预见性,导致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不甚理想。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包括手术前及手术后,从结果可知,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提示,临床结合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的疾病特点、手术方法以及心理状态,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更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及配合度,更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预后[2]。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况,在常规护理过程中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自信心及配合度,保障手术顺利开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

猜你喜欢

胸腔镜心脏常规
常规之外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心脏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